广东顺德清晖园导游词(北门入)范文(共14页)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60114740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顺德清晖园导游词(北门入)范文(共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顺德清晖园导游词(北门入)范文(共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顺德清晖园导游词(北门入)范文(共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顺德清晖园导游词(北门入)范文(共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顺德清晖园导游词(北门入)范文(共14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顺德清晖园导游词(北门(bi mn)入)范文清晖园坐落在顺德大良新路,它和佛山的十二石斋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合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由于清晖园内整体布局独具匠心,既有江南园林风格,又有华南亚热带景物特点,加上建立至今已经有160年的历史,所以它是一处很具有欣赏、艺术与运用价值的园林景观。上世纪九十年头,清晖园更被列入中国十大名园之一,是我市主要的旅游景点。步入清晖园,坚信大家(dji)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里就象是繁嚣闹市中的一片蓬莱仙土。在进园之前(zhqin),我先简洁给大家介绍清晖园的建立历史。明万历35年即1607年顺德杏坛右滩村人黄土俊中学状元。相传这位黄状元入仕

2、三十年中曾三次辞官归故里,中间一次为侍奉病中老父,另两次因看不惯官场倾轧ga而独善其身。期间于明朝天启元年即1621年,在原太艮城今大良南郊建筑了黄家祠和天章阁、灵阿之阁,这些祠、阁四周都有花园,这便是(bin sh)清晖园最大的踪迹了。所以算来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好了,挚友们听完我一番讲解之后,就会清晰地知道,清晖园没有正式建立前是状元、礼部尚书黄士俊的园林旧址,距今360年;而它真正的主子(zh zi)是清代进士龙廷槐的曾孙龙渚惠,于160年前修建的。龙家是顺德人,在顺德能修建这么一座颇具岭南特色的园林,肯有明媚秀丽、淡雅朴实、曲折出深的特色,是很值得大家欣赏的。此时此刻就让我去细致

3、观赏清晖园的美。我们来到的清晖园是扩建后的新园大门,门楼的建筑式样是参照原清晖园正门而放大两倍,门楼上的金漆木精雕是由潮汕工匠所造,潮汕一带的木雕、灰塑工艺是广东省内最出名气的,整个清晖园全部的木雕、灰塑匀是出版潮汕工匠之巧手。门楼后按中国古典园林“欲扬先抑”的手法,设置了“暗八仙堂”,入门第一眼看到的是不太起眼的起屏风作用的蓝色陶瓷制品,它是清晖园珍藏已久的清代石湾陶瓷“八仙法器图”,大家能够辨别出八仙的法器吗?此物现已被列为文物,因此这个堂也就称为“暗八仙堂”。广东省博物馆导游词 快乐谷导游词 白云山导游词 光孝寺导游词穿过门堂,前面是一座晶莹通盘,没有砖墙,只用满洲窗装饰的玻璃屋建筑,叫

4、“红蕖书屋”,其装饰用色鲜亮,给人悠闲脱俗之感,是突破中国传统园林色泽风格的杰作。因为通透光亮,宜于读书写画,所以“书屋”名之。“蕖”指“芙蕖”,是莲花的别称,象征品德高洁,中国文人常以之自喻,屋前一泓碧波,遍植红莲,更与书屋的名字相应。这座建筑台基成T字形,没有砖墙,十多根赭红石石柱收嵌于立面之中,内部空间开阔大气,整体晶莹剔透,五彩缤纷。由于四面均是彩色玻璃门窗,所以又称“玻璃屋”。书屋前边一池碧波,水畔用黄石和本地的龙江石堆砌出五百罗汉群石,其间遍种种类植物,奇伟勃郁,禅意与野趣共治一炉。在整个清代,龙家都是当时大良出名的书香子弟。清晖园主龙廷槐少而好学,聪颖过人,而且质朴无奢,能诗善文

5、。在38岁中学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左春坊赞善、监察御史。后见奸臣和坤弄权,朝政黑暗肮脏,便决意隐居终老。由“红蕖书屋”出来,往西走我们将进入一个充溢自然气息的景点“沐英涧”,入上门上方是一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玻璃制品,分别被命名为“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涧谦泉”、“扶胥浴日”、“珠江夜月”、“金山古寺”、“景泰僧归”、“石门返照”,这八块彩绘蚀花金片玻璃,是一套目前仅存于世的旧羊城八景玻璃制品。清晖园整个新景区,装饰门窗的彩绘玻璃都是清代套色玻璃制品,是当年岭南玻璃业的工匠利用从意大利、法国进口的套色玻璃运用我国古代猢的蚀刻、车磨、手绘工艺制成,这些玻璃制品只用于当年岭

6、南宦官达贵、富户商贾所建的豪宅里,据说这门手艺已失传,园内装嵌在窗上的套色调绘玻璃,是由于广州西关豪宅的清拆,经过十三年的苦心收集,大规模地应用在同一个庭院里,可谓“后无来者”。每一个分园的地砖都是用手工制成的泥砖,选用这种材质可以啬整个新园的历史感。“沐英”有蒙受鲜花润泽的意思,而涧是指山间溪流。这里虽然有水池,但并非山野活水。为了模拟自然,池中放养了多数锦鲤,锦鲤活泼游动,便使水面保持浪花溅涌,原来静止的池水也游动起来,汩汩gu如溪涧了。沐英涧主要以游廊、小桥、花径、假山、荷塘、水榭结合,中心的这座玲珑榭是整个景点最具特色的建筑,它呈八角形,坐落在八角环流的池水中心,室外混种各种名花异木,

7、而室内八面全是木制装饰的玻璃窗格,大局部镶以无色透亮的玻璃,所以整体通透,人在榭中,可细览外面荷塘的风光。窗门上有八块红片玻璃,是原清晖园留下的清代玻璃制品。玲珑榭的四周有四座按坐落方位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的石山。坐落在西面的是秋石,它用黄石所造,秋石有灰雕彩绘“沐贡涧”三字,旁边种有枫树、乌柏、桂花、紫藤等植物,渲染秋天的气息。坐落在北面背阴处的是“冬石”,石料取自江苏湖州的太湖石,石面泛白,有雪景之意。构图选用元代袁江的“富贵玲珑石”,作屏风关。东南面置于晨光可照之处是“春石”,以英德石所造,配以松皮石笋,腾云驾雾种植竹子和灌木,让我们感受到初春大地复苏时草木的纤细和清秀。“春石”

8、的后面就是“夏石”,也是本园的主峰凤来峰。穿过小拱桥,来到另一个景点“凤来峰”。凤来峰是以古代经典的“风云际汇”石山构图,整体形态如九狮嬉舞,以宋代被列为贡品的山东花石岗石砌成,共用了近三千吨石,全高12.8米,是广东省内最大、最高的花石岗石山。大良镇中部有山状如凤凰,所以大良又称“凤城”。凤,历来就是顺德人最心仪的祥瑞之物,此石山也因此而得名。石山上有小径,一棵小榕树穿山破石而长,还有人工瀑布,凌空飞泻而下,全景到达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气场非凡,虽由人造犹如天开的境界。峰下水池几块“汀ting步”踏石,引导游人进入山洞,探究细水长流的古井。观瀑亭上有两幅灰塑作品。靠门口的那一幅是按唐代大诗

9、人李白的闻名七律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为意境的观瀑图,另一面灰塑题为“秦时明月,汉国山河,高山流水,琴瑟长鸣”,描写晋代大诗人、“竹林七贤”之嵇康、刘伶潇洒生活的奏乐进酒图。图中嵇康手挥五弦,正弹奏广陵散,琴音大方激扬,寄予怀古之思,而旁边的刘伶持酒倾听,假设有所悟。两幅作品一动一表,都抒发了恩古幽情,为这座奇山秀水的凤来峰,增加了文化的灵气。穿过塑有“读云”二字的门口,来到了读云轩。古语有说“读者品石、石乃云根”,意思是山间去霭都是从山石上枭枭升起的。而“读”有品尝鉴赏的意思,这也许就是读云轩的名字的由来。“读云轩”是依照佛山“十二石斋”

10、所造,而“十二石斋”的出处在国内资料并无记载,依据加拿大温哥华市立图书馆英国学者有“东方石学”一书,认为“十二石斋”应是古时东方传统庭院的布石形制,和佛教有非常亲密的关系。读云轩瓦面构造层层叠叠,融合了中国亭台楼阁“明标暗拱”的特点,每逢下雨季节,雨打瓦面,雨声嘹亮,恍如奏乐。据传当年顺德出名的败家仔“大良斗官”诞生后啼哭不已,家人不惜打碎宝贵的瓷器,或撕裂昂贵的丝绸以博斗官一笑,但日久失灵,后来发觉斗官很喜爱听雨打屋瓦的声音,但雨声一停哭声又起,于是其家人购置大量黄豆,派人抛洒上屋顶,年年月月日夜不停,直到斗官长大。往前走,你会看到清晖园璀保存最古老的门口,它建于嘉庆年间,上面“清晖园“三字

11、是李兆洛真迹托版,门旁一幅“白木棉九鱼图”壁画,画面上九尾大金鱼栩栩如生,据本地长者所讲,清晖园有三宝:大金鱼、白木棉、百寿图,但时过境迁,现今仅存的只有百寿图,为此特作大金鱼、白木棉图聊以为记。从读云轩转出来,沿着走廊,可看到一棵不起眼的龙眼树,细心留意一下,这棵树的树干只剩下几层树皮连着上面的树枝,而上面支枝叶茂密,它们之间只靠树皮上的气根相连,实属罕见。廊道终点的水池中是英石山“九狮图”,形态逼真生动,石山穿越走廊,形成了zao假山的一种新风格。旁边是“云集小筑”,与之相邻的园内最高建筑物“留芬阁,这种建筑物很适合广东地气潮湿的特点,但在古代只有富户人家才有实力兴建。据说,当年园主状元黄

12、士俊于明代历任礼部、户部尚书,后明覆灭,黄士俊将旧的奏章和著作全部烧毁,蛰zhe于楼上,不下地面,以示尽忠明室,不踏清朝土地。留芬阁分三层,首层窗上镶有六块蓝片玻璃蚀刻画,分别了神话传闻“八仙过海”中的六位道教仙人,名叫“八仙图”,惋惜只能局部传世,有两块已经无法找到了,这六块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藏价值。留芬阁还有一绝,那就是东面帖墙上装置的陶瓷出水筒。它从三层阳台直通到地面,烧制成一根又粗又笔直的茅竹形态。翠绿的“竹叶”帖着青砖墙身而“生长”,顶端有一燕巢,两只金黄色的大鸟护卫着一圈小鸟。当然这些全是陶瓷烧制的,但活灵活现。出水筒的燕巢局部为明代文物。园内每一株植物都以泥砖围上,仿似一盘盘的盘景

13、,坐落在东北面的是“连理树”,这种树是小叶榕,树长大后才连在一起,以雌雄异株同处。“留芬阁”前面的是一个兰台,拾级而上,是一座以风化石所造的吸水石山,石山的叠法取自古山水画之“披麻皱”,以适合吸水石的机理特性,石头长时间吸水后,简单长出表苔,整座石山变绿,有“绿云”之别称。穿过分隔新旧园的小门,池塘边分别是碧溪草堂、澄漪亭、六角亭。六角亭位于池塘短边中间,坐在这里看池,水景显得最为深远。亭两边栽种的水松两株,树干由水中屹立而出,苍劲挺立,生气勃勃。碧溪草堂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现今园内最古老的建筑,是当年园主子主要起居室,草堂正门是一幅精致的木雕,镂空成一弯翠竹,形成圆形门洞,这种圆门在古建筑

14、上叫做“圆光罩”,门框镂成两束叠翠禾状,两扇门的下方各刻有四十八个“寿”字,字字形态不同 ,这共96个字,都出自名家手笔,号称“百寿图”。相传百寿图的制造还有一段掌故。话说,乾隆年间顺德有个非常机灵的工匠,当年清晖园园主就是请他来雕刻百寿图的。工匠一时疏忽设计错误,每边只排下48个寿字。完工验收时,园主怎么也数不出一百零一个寿字出来,于是勃然大怒,工匠急中生智道:“老爷你有所不知,之所以这样支配,内中是大有玄机的。我们中国人讲究寿人能满,满招损。九就是久,六就是禄,九十六也就是福禄漫长的意思。大吉大利呀!”园主子想了想脸色起先多云转晴,但仍旧有些不甘心:“你说得倒也有道理,但当时我要的是百寿图

15、,现只有九十六个寿字那还算是百寿图么?”工匠一听,又起生一计:“当然算了,九十六个寿字那是明摆着能望见的,还有四个是藏起来的。常言说得好,藏寿长寿嘛。”园主子忙问:“藏在哪儿呀?”工匠道:“您看这左四十八个寿字,合起来就是一个大寿字,右边四十八个寿字,也暗藏着一个大寿字。”园主子又问:“那还有两个呢?”工匠道:“老爷您做这百寿图,目的不就是想长寿么?所以有一个寿字就藏在您身上;而我为您刻百寿图我也想长寿,不能把寿字用完了,所以有一个寿字便藏在我身上。这合起来不就是一幅完完整整的百寿图么?”园主子听后忽然笑逐颜开,加倍付了工钱。机智的工匠也长松了一口气,欢喜悦喜的回家去了。澄漪亭位于方池西边,是

16、一座伸向池中的水榭。亭两边檐角比拟开扬,似有展翅欲飞之态。由于澄漪亭位于长边中心,在此观池,景象最为开阔,满眼是莲翻碧浪,风荷婀娜,森林树木和密集屋舍退至远处,天光云色交汇,是中部景区最明朗最亮丽的去处。在澄漪亭内,假如不是别人提示,你确定不会留意到那一扇扇船头明媚阳光窗户,上面安的不是玻璃而是经过精工打磨而成的贝壳!做窗户的人们将收集到的贝壳集中起来,选择大块可成型的进展加工。他们首先将贝壳清洁干净,然后将它们细细地磨成极薄的贝壳片儿,再将它们切成长方型的一块块薄片儿,既美观又经济,表达了顺德人物尽其用,巧思叠出的特性。在这个澄漪亭内的门窗上、天花内的贝壳,都是明朝后期始终保存到今日的古物,它们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可算得上是清晖园内最有发言权的见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