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省太原市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7.82KB
约11页
文档ID:259566536
山西省太原市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1

山西省太原市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二次大战在双牛镇的最后一天   冯曙光双牛镇1945年8月15日的这天清晨,一个日本军人用刀柄重重地撞在尤再三酒店的门上尤再三提着裤子打开门,把腰弯成一架桥:“太君,早请早请!”“酒店的开了开了,我的喝酒!”  听了这话,尤再三长出一口气情绪的巨大落差使他眼前一片黑暗,险些跌倒双牛镇人也都觉得奇怪:这个刽子手,怎么敢一个人出来喝酒?  中午,据点那边几声沉闷的枪响后,田中正二一声嚎叫,出现在小镇的石板街上  这一天,不仅对田中正二,对双牛镇,对整个中国、整个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的日子日本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双牛镇的人不知道  田中正二没醉他一下跪在地上,两眼注视着远方那里的天地已经区别开来,一线玫瑰色的红霞正冉冉升腾……  又有一连串枪声从据点那边传来他的部下在自杀他一把撕开军衣,抽出军刀这一刻,他觉得神圣庄严,丝毫没有绝望  双牛镇的人壮起胆步步挪动地围上来就在他们嘴里要惊叫出声的时候,巷尾,张货郎挑着货担边跑边喊:“乡亲们,日本鬼子投降了,据点的鬼子全死了!”这是一声炸雷。

也就这时,田中正二对自己举起的刀,收了回来  张货郎拨开人群指着田中正二:“这样死便宜了他,乡亲们,把他捆起来!”  人群挤动了一下,张货郎借势一推未及田中正二顺过刀柄,十几个人便压在了他的身上  血从田中正二嘴角流出他被捆成一团,这使他的形体失去了军人所有的气质,包括他的残忍和孤傲还是张货郎的声音:“给他灌辣椒水,再剥皮,烧死他!”  这个小贩,长期在据点里进进出出,拍着日本人的屁股骂自己祖宗,还把骗来的闺女往据点里引怎么一夜间换了另一个模样?   张货郎找来辣椒,撕碎,浸泡在一碗酒里,酒即刻鲜红他端起碗,向田中正二走去……  “住手!”一声呐喊,抽打在张货郎身上,使他一颤双牛镇德高望重的寿星,96岁的贝母大爷威严地出现在眼前他的一只手被田中正二砍去贝母大爷说:“就是砍下我的头,我还是说你们的日子长不了!”  贝母大爷接过碗,向田中正二走去  “田中队长,今天并不是我们双牛镇的人要你死,这是天意,是阎王爷要招你们这群害人精回地狱!我不想再提起这只手,不过当时有一句话,不知你忘了没有?”  田中正二燃烧着双眼,他没有忘记这位可以做他爷爷的老人与他打的赌对,那是一次极不公平的打赌,他肆意地砍去了一个中国人的手臂。

为了要贝母大爷看到他们的胜利,田中正二没杀死他结果他赌输了今天,他不得不在事实面前低下头:“嗨!你的赢了!”  人群蠕动了一下,没有欢呼长期的煎熬,人们麻木了  张货郎抱来了一堆干草,叫道:“贝母大爷,把辣椒酒给他灌了,再点燃他,好看得很哩!”  贝母大爷的手一挥,碗飞出在墙上撞了个粉碎他凝视着张货郎:“你是人吗!”  “我怎不是人?”张货郎惊讶  “你连畜牲都不如!”张货郎指着贝母大爷,一边后退一边惊呼:“你……你疯了  这是二次大战在双牛镇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双牛镇上自杀了一个日本军人,他很年轻这一天,双牛镇赶走了一个中国人,一个小贩人们忘不了这一天,用刀,刻在心里  捆绑田中正二的绳索被割开,为此,他跪向一片灾难深重的大地,跪向一群被他们践踏蹂躏的人民然后举起刀,奋力剖开自己的胸膛  这一天,从不哭的双牛镇人,扶着门框,扶着拐杖,扶着镇上那棵干死的大树,全都哭了23.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作品开篇写尤再三“情绪的巨大落差”,反映了日寇铁蹄践踏之下中国普通百姓惶恐、惊惧的状态,自然,真实B.日本无条件投降,“但双牛镇的人不知道”,这里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争中的人们麻木不仁的心理。

C.“天地区别开来”“红霞冉冉升腾”的景物描写,预示着抗战胜利的美好图景,预示着一个苦难民族的新生就要到来D.作品结尾写田中正二这个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最终剖腹自尽,表现了作者对日寇的无比愤恨E. 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又不失文学色彩,特别是人物的对话,不仅简练生动,而且突出了各自鲜明的性格24.小说中的贝母大爷、张货郎是特定条件下特定人群的典型代表他们性格中的典型特点各是什么?请分别作答4分)25.结合作品,简析划线句“贝母大爷接过碗,向田中正二走去”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5分)26.作品的结尾耐人寻味:“这—天,从不哭的双牛镇人,扶着门框,扶着拐杖,扶着镇上那棵干死的大树,全都哭了请写一段文字,赏析这一结尾的妙处6分) 参考答案:23. [B][D](每项2分)(4分)【B项中“但双牛镇的人不知道”,是平淡的叙述语,与“生动形象”无缘;且交代的情况属实,与“麻木不仁”无关D项中对田中正二的分析失当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而非个人,田中正二代表的日本军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作品中贝母大爷对田中说的话和结尾“双牛镇上自杀了一个日本军人,他很年轻”,都表明了作者对日本军人虽恨而又同情的态度。

24. (4分)贝母大爷:坚强、勇敢、善良、正直,不畏强敌,富有同情心,代表着人性中的真、善、美张货郎:欺软怕硬、卑鄙无耻、缺乏同情心对手强大时就奴颜卑膝,甘做汉奸;对手弱小时就凶神恶煞,冷酷无情,代表着人性中的假、丑、恶贝母大爷应抓住“勇敢”“善良”两个关键,张货郎应抓住“汉奸嘴脸”“卑鄙无耻”两个关键,其代表性从人格、人性角度分析均可简单的好坏辨析酌情给分 可以不结合原文,每个人物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25. (5分)①情节制造悬念,推动情节转折(2分)②引出下文贝母大爷扔碗的情节(1分)③为下文贝母大爷对侵略者的控诉和对张货郎的痛斥做铺垫2分)26. (6分)①内容上(2分)用三个“扶着”(排比手法)写出了双牛镇历经战争劫难的人们获知战争胜利消息后难以言状的精神状态②情感上(2分)由从不哭到都哭了,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战争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理创伤③结构上(1分)“这一天”与文题“最后一天”相呼应④表意效果上(1分)形象写出了战争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含蓄意蕴丰富,引发读者思考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

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今天,梅汝璈的儿子梅小璈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一下就想到了这一幕他对记者谈起父亲的晚年时,有些唏嘘他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孤寂”梅小璈说,虽然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尚不足花甲之年,可他心知肚明,属于他的那个“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时代已经逝去了新中国在学科建制上完全照搬“老大哥”苏联,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内容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这让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梅汝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据梅小璈说,现在他家还能找到父亲当年抄写俄文单词的小本在苏联法学教材上,还有父亲留下的铅笔批注作为一个留美法学博士,梅汝璈曾执著坚持的那些法学信念渐渐失去了依托——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这是法哲学奠基人孟德斯鸠奠定的理论,又在杰斐逊等人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显然,这一切已不合时宜文革”中,梅汝璈在一份“检查”里写道:“我实际上只是一本破烂过时的小字典而已。

其实,他个人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物质上如果以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为参照系,他并没有受太大的罪梅小璈在解释父亲晚年的孤寂心境时如是说,“但他的学科没有了,他的学术没有了在那个年代,“梅汝璈”三字变成一个空洞的符号充盈其间的,不是这个人的赤子情怀和渊博学识,而是一个随“形势”沉浮的抽象指称有研究者曾这样评价这位外交部前顾问:“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在上世纪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一旦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了,他就会被邀请出面撰写文章;而中日关系“良好”时,他的名字则不愿被各方的人们所提及但梅汝璈注定名垂青史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当日,《中央日报》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同时在显著版面刊出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东京帝国饭店,盟军最高统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璈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

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这位“壮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所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除两名病死狱中,1名因精神病终止审判外,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7人被判处绞刑,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者2人今天,由梅汝璈亲属捐赠的东京审判判决书底稿和梅汝璈当时身穿的法袍,已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相关链接:①东京审判中,一些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甚至有人主张以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等原因无罪释放25名战犯。

梅汝璈根据审判过程中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主张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必须处以死刑,并全力争取将几个侵华首恶判决死刑最后,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了绞刑架!②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意识形态操纵,高中历史课本都不记入南京屠杀当时梅汝璈写的《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遭到了莫须有的指责,被扣上煽动“民族仇恨”、“鼓吹战争报复”,还有人甚至从截然相反的方面指责文章夸耀侵略者的勇猛,为军国主义张目,迹近“汉奸”、“卖国贼”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面对新中国“苏联式”的学科建制和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学保留法律系,且只讲授苏联社会主义法学的现实,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B.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法学观念是以孟德斯鸠理论为基础,由杰斐逊等人在实践中完善的曾在美国留学的梅汝璈曾执着坚持这些法学信念C.以季羡林等人的遭遇为参考,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但是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这使他遭受了精神的孤寂D.梅汝璈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的态度,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

但是在一些历史时期,梅汝璈的观点和作品被误解和曲解E.在长达两年半、人类司法史上规模罕见的东京审判中,梅汝璈孤军奋战,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分别处以相应的惩罚2)首段介绍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