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苏教版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58616223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4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胆(qi)_ 秀(q)_ 坦荡如(d)_ 争(yn)_斗艳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它所有的丫枝一率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溢斜出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峻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桨?我凑上去,想摘一朵。错别字改 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名(8分)淮南秋雨夜, _。 (韦应物闻雁) _ ,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迎燕)临风一唳思何事? 。 (_池鹤二首)看吧,狂风紧紧抱起

2、一层层巨浪,_, _。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 _ 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 的那种精神和意志?4模仿“示例”的写法,选择“蚕”和“鹦鹉”再仿写两句。(后面括号里填写相应的成语或俗语)(4分) 示例 老虎:都说我狠毒,可我从来不吃自己的孩子。(虎毒不食子) 野狼:虽然披了羊皮,但还是没人把我看作羊。(披着羊皮的狼) 蚕:_ 鹦鹉:_5本单元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鸟是自然的使者,是人类的朋友。就“爱鸟”、“护鸟”,请你回答: (1)就如何爱鸟、护鸟提两点建议。(2分) _(2)设计两条有关保护鸟的广告词。(2分) _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6分)阅读马说,完成6一10题。

3、(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是哪两组? (2分) ( )( )B。A。 执策而临之 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 风吹草低见牛羊C。D。 其真无马耶 故虽有名马 其真不知马也 故时有物外之趣E。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7用

4、现代汉语翻译“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分) _8“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_9文章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什么?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 _10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慨叹怀才不遇;但也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_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1114题)(8分)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率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

5、一束,绝不旁溢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11文中最能体现白杨树精神的两个词语是 _ 、 _ 。(2分)12选文从哪几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其作用是什么? (2分) _ _13文章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什么?(2分) _14“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说说带点的“泛”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 _阅读生活中的减法,完成1518题。(8分)生活中的减法

6、“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不如意事,又差不多八九成是由他人给咱带来的。比如,有人冷落咱,疏远咱,伤害咱,贬低咱,羞辱咱,乃至欺咱老实,骗咱好心,卖咱假货,偷咱财物等等不如意,不都是来自他人吗?面对这林林总总不如意事,咱当如何对待呢?想起了前些年常用的两句古话,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是“反其道而行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你不仁,我不义。你冷落咱,咱疏远你;你敢动口羞辱咱,咱就敢伸出老拳动手;你今天卖给咱假冒伪劣,咱明天回敬你缺斤少两;甚至,你偷了咱一辆自行车,明天咱去偷别人的摩托车,一气之下,做了偷摩托车的贼。这样,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加法,还

7、不越来越多?“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你负我,我不负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不如意事,咱心里难受,感到痛苦,咱就不能让别人也为这样的事而难过,而痛苦。你伤了咱,如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咱宽容你,以此为教训,遇事不迁怒于人,不伤害无辜。你给咱冷遇,让咱感到难堪,感到苦恼,咱遇事就当多给人一些热情,一些关爱,一些帮助。这般,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减法,会越来越少。遭遇不如意事,以身作则用减法,这自然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与宽容的精神,并且,还标志着一个人立身的高度与处事的眼光。他们会这样认为:有人冷落了你,同时也强化了你的自立;有人伤害了你,同时也磨炼了你的心志;有人欺骗了你,同时也增进了你

8、的见识;有人绊倒了你,同时也锤炼了你的能力。从而,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心胸狭隘、小肚鸡肠,遇不如意事,喜欢加法的人,自以为得计,可占到便宜了吗?没有,绝对没有。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有段对话,就很值得玩味。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看来,生活中的减法,确实是做人的一种智慧,不仅会完美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减少了不如意事,叉增进了社会的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赵亚兴摘自读者俱乐部,有删改)15本文标题是“生活中的减法”,为什么先从“生活中的加法”谈起?(2分) 16

9、结合一段有关内容,说说为什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生活的加法,而“反其 道而行之”是“生活的减法”。(2分) 17文中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耐人寻味,你能品出其中做人的智慧吗?(2分) 18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观点,为“指路大王”谢亮写几句点评文字。(2分)链接材料:北京有位76岁的老人,叫谢亮。4年前,他向人问路,却遭冷遇,那人不理不睬,一脸的冷漠。他自然感到气愤,但并未将这气愤撒给任何人,而是想到,之后别人向我问路,我要用最高的热情、最大的耐心给人家指路。此后,他将全市公交车站、大学、医院、公园、大使馆、各省办事处等47090多个地点,编成20万字的指路手册,每天风雨无阻地为成百上千的人“义务指路”,被誉为北京城的“指路大王”。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