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河集乡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8391771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河集乡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商丘市河集乡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河集乡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河集乡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商丘市河集乡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 2H2O(g) H=-890 kJ/molB.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SO2和0.5molO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 2SO3(g) H=158.4kJmol1CNaOH(s)1/2H2SO4(浓)

2、=1/2Na2SO4(aq)H2O(l) H=57.3kJmol1D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 H=2589.6kJmol1参考答案:DA项燃烧热指的是生成液态H2O,错误;B项,SO2与O2与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 SO2和0.5 molO2,置于容器不可能充分反应,错误;C项浓H2 SO4溶于水放热,NaOH固体溶于水也放热,该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D项正确。2. 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酸性溶液中:Cl、SO42、Fe3

3、+、Mg2+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O32、Cl、Al3+C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D1.0 mol?L1的CuSO4溶液:H+、Ba2+、AlO2、NH3?H2O参考答案:A【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C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离子之间结合生成沉淀【解答】解:A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选;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Al3+,且CO32、Al3+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共存,故B不选;C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C不选;DBa2

4、+、SO42结合生成沉淀,H+、AlO2结合生成沉淀,且H+、NH3?H2O反应,不能共存,故D不选;故选A3. 卫生部发出公告,自2013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CaO2)等食品添加剂。下列对于过氧化钙(CaO2)的叙述错误的是 ACaO2具有氧化性,对面粉可能具有增白作用BCa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CCaO2与水反应时,每产生1 mol O2转移电子4 molDCa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CO2=2CaCO3O2参考答案:C略4.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利用核磁共振分析可以辨别甲醚(CH3OCH3)和乙醇B.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淀粉溶

5、液与葡萄糖溶液C. 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任何两种难溶电解质,Ksp大的电解质的溶解度也一定大D. H0、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参考答案:C略5. 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18O2 + 2H2O = 4Nal8OH + O2 BNH4Cl + 2H2O NH32H2O + HCl C2KMnO4 + 5H218O2 + 3H2SO4= K2SO4 + 2MnSO4 + 518O2 + 8H2O D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 3H2O参考答案:C略6. (1998全国卷)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

6、中放入3 L气体R和5 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A.2 B.3 C.4 D.5参考答案:A略7. 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 molL1的是A将0.1 mol氨充分溶解在1 L水中B将10 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 g水混合C将8 g三氧化硫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D将0.1 mol氧化钠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参考答案:C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A、溶液的体积不是1 L,故A错误;B、只能计算稀释后硫

7、酸的质量分数,故B错误;C、8 g三氧化硫溶于水得到1摩尔硫酸,配成1 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 molL1,故C正确;D、根据钠元素守恒,0.1 mol氧化钠溶于水得0.2摩尔NaOH,配成1 L溶液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2molL1,故D错误。故答案选C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4Fe(OH)2O22H2O4Fe(OH)3属于化合反应CSO2+Cl2+2H2O2HCl+H2SO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AgNO3+HClAgCl+ HNO3-该反应不能说明盐酸酸性比硝酸强参考答案:A9. 25时,浓度均为02 molL1的NaHCO3和Na2

8、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均存在c(Na)+ c (H)c (CO32)+ c (OH)+ c (HCO3)DNa2CO3溶液c(Na) c (CO32) c (OH)c (HCO3)参考答案:C略10.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NaHSO4 Ca(H2PO4)2 Si Al2(SO4)3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耗碱最由多到少的顺序正确的是()A BC D参考答案:答案:C11. (08上海12校第二次联考)现有浓度为0.2摩尔/某升一元弱酸HX与浓度的0.1摩尔/升的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所得混合溶

9、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2c(Na+)=c(X)+c(HX)=0.2molL1B2CX)c(Na+)c(H+)c(OH)Cc(Na+)c(X)=c(H+)c(HX)+c(OH)Dc(Na+)c(X)c(OH)c(H+) 参考答案:答案:BD12. 将铁、铝、硅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一份跟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另一份跟足量稀硫酸反应,最终产生的H2一样多,则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 B4:1 C1:l D3:l参考答案:A略13. 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BHS和HCl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CCH2C12

10、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D1 mol 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 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参考答案: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粒子结构的综合考查。A项中H的价电子数为1,N的价电子数为5,S的价电子数为6,故H2S、NH3的价电子总数均为8,而且H2S为V形结构、NH3为三角锥形,属极性分子。B项是常见的18电子粒子,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B项正确。C项中CH2Cl2和CCl4均为四面体构型是正确的,但CH2Cl2极性不能抵消,属极性分子。而CCl4为正四面体构型,属非极性分子。D项中1个氘原子含1个中子、1个质子、1个电子,1个16O原子含8个质

11、子、8个中子、8个电子。故1mol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mol,所以D项正确。高考考点:粒子结构的考查易错提醒:对H2S、CCl4的空间构型不了解而错选A、D备考提示:粒子的微观结构,包括化学键、分子构型、微粒数是高考中的热点14. 下列实验用酸性KMnO4溶液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鉴别SO2和CO2B检验CH2=C(CH3)CHO中含碳碳双键C鉴别苯和甲苯D检验硫酸铝溶液中是否有硫酸亚铁参考答案:B【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达到实验目的说明反应现象不同,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和强氧化性的物质及部分有机物反应【解答】解:A二氧化硫能

12、还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而二氧化碳不能还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所以反应现象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故B错误;C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反应现象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D亚铁离子能还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而铝离子不能还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所以反应现象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性质以及比较方案的合理性15.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

13、10分)16. (15分)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1)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B_;C_;D_。(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填序号);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应加入的物质所起的作用ABCD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参考答案:(1)向上排气收集氯气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2)应加入的物质所起的作用A铜屑和稀硝酸产生NO气体B水排水收集NO气体C主要是接收B中排出的水D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2分)现有NaOH和NaHC03固体混合物02 mol,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