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章册课件区-域-发-展-阶段提升课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5MB
约24页
文档ID:258277774
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章册课件区-域-发-展-阶段提升课_第1页
1/24

第二章 阶段提升课知识识体系思维导图维导图主题归纳题归纳 能力提升一、区域能源、矿产资 源的开发 1.区域能源、矿产资矿产资 源的开发发条件:开发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区域资源开发的早晚、规模及区域发展的周期评价区域能源、矿产资 源的开发条件需要抓住以下几点:资源状况,包括分布范围、种类、储量、质量、开采条件等;市场条件;位置与交通2.区域能源、矿产资矿产资 源的开发发与区域发发展的关系:(1)能源资源和矿产资 源影响传统 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特征、工业结 构特征及企业规 模特征传统 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 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煤炭、钢铁 、机械、化工、纺织 等传统 工业为 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 心2)在能源资源或矿产资 源较为 丰富的区域,不同区域的能源资源或矿产资 源的构成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对区域能源资源和矿产资 源的开发和区域的可持续发 展有不同的影响,它决定着区域的产业结 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3.区域能源、矿产资矿产资 源开发发及资资源型区域发发展过过程中出现现的问题问题 及解决措施:(1)区域能源、矿产资 源开发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地下水的影响等。

2)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区域资源不断减少甚至枯竭,区域空间不断加大,资源供给与需求出现矛盾,导致区域经济 衰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化工业为 主的产业结 构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区域内部产业结 构单一,导致应对 市场变 化困难,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能源、资源地位下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世界性重工业产 能过剩导致传统产业 衰落;内部经营 与管理体制落后,技术更新缓慢,导致企业竞 争力下降等3)能源、矿产资 源丰富区域实现 可持续发 展的措施首先,提高能源、矿产资 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做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 境治理同步其次,针对 区域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从调整产业结 构和产业 布局、完善基础设 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制定可持续发 展的具体措施对于烟尘,可通过改造设备 ,增加除尘装置做无害处理;对于因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而产生的温室效应,应逐步改变能源消费结 构,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针对训练 】(2021天津高二检测 )阅读图 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美国匹兹堡市曾因钢铁 工业著称,20世纪70年代末,匹兹堡市的钢铁 工业持续、全面衰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匹兹堡市重视培养、引进人才和科技创新,从一个以钢铁 工业为 主导的资源型城市逐步转变为 以高技术产业为 主导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以“绿色”“宜居”“科技”等新的城市形象示人材料二 下面两幅图为 匹兹堡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 和匹兹堡市产业转 型演变图1)据图分析匹兹堡市发展钢铁 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及其衰退的主要原因2)简要分析钢铁 技术服务企业仍选址在匹兹堡市的主要原因3)简述匹兹堡市产业转 型的成功案例给我国传统 工业的转型发展带来的启示解析】第(1)题,匹兹堡市发展钢铁 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应从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该地煤、铁资 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利于钢铁 工业发展衰退原因是以重工业为 主,产业结 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 迅速发展,不愿在此落户;世界钢铁产 能过剩,竞争压力大第(2)题,钢铁技术服务企业选 址在匹兹堡市,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工业发 展早,原有钢铁 工业基础好,生产技术条件好,产业间协 作条件好第(3)题,匹兹堡市产业转 型成功的启示是,对原有传统 工业进 行升级改造,改变单 一生产结 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调整产业结 构;整治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答案:(1)区位条件:煤、铁资 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衰退原因:产业结构单一;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 迅速发展;世界钢铁产 能过剩2)原有钢铁 工业基础好;技术条件好;协作条件好3)对原有传统 工业进 行升级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调整产业结 构;整治环境污染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分析方法1.自然原因三字归纳归纳 法:2.主要人为为原因“三过过度”记忆记忆 法:我国西北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可归纳为“三过度”针对训练 】(2021长沙高二检测 )阅读图 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长期超载放牧,每年以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 境急剧恶 化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原进行了放牧试验 ,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说出图示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 ,并简述其危害2)分析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科尔沁草原的变化可知,19802008年草原退化程度逐渐加重,重度和荒漠的比例增大,说明该地存在草地退化问题 ;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加剧荒漠化进程第(2)题,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密度的变化可知,放牧强度越大,植物密度变化越大;随着时间变 化,放牧强度越大,植物密度越小;说明过度放牧是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土地(草地)退化危害: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 差,沙化面积扩 大,导致土地沙漠化2)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 畜牧业产 品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三、区域生态环 境问题 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及措施1.区域生态环态环 境问题问题 的分析思路与方法: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发展,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 ,把造成环境问题 的各方面原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 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综合治理区域生态环 境问题 的有效对策解决区域环境问题 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如下所示:2.不同区域的典型生态环态环 境问题问题 及治理措施:区域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治理措施东北地区黑土流失、湿地萎缩、森林破坏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被破坏,导致土壤冲刷;沼泽开垦导 致湿地萎缩;林木超采、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治理坡面、沟壑,植树造林,土壤培肥;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华北地区风沙、旱涝、盐碱地气候具有冬春早、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地形平坦,有大面积的低洼地;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及不合理开垦等采用鱼塘台田模式发展立体农业 ;兴建水利工程,发展节水农业 ;调节 、控制水盐运动区域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治理措施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坡地开荒发展立体农业 ;发展沼气、节能炉灶,营造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解决生活用能问题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气候干旱;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调整农业结 构;解决农牧区的生活用能问题 ;构筑防护林体系区域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导 致植被破坏保塬、护坡、固沟;调整农业结 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存放表土云贵高原石漠化地形崎岖,坡度大;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针对训练 】(2021怀化高二检测 )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阅读图 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黄土峁、黄土墚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材料二 随着时间 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 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了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 性的措施1)分别写出甲、乙、丙三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 程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 生产的不利影响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 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 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图甲为黄土塬,顶面平坦宽阔 或微有起伏,黄土堆积厚度较大,是黄土高原地区最重要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图乙为黄土墚,是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墚长 一般可达几千米或十几千米图丙是黄土峁,是呈孤立的黄土丘,浑圆 状形如馒头 ,大多数黄土峁是由黄土墚进 一步侵蚀切割形成的从流水侵蚀作用入手分析由黄土塬到黄土墚到黄土峁的黄土地貌形成过程第(2)题,可以通过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地表破碎增加耕作难度等角度分析对农业 生产的不利影响第(3)题,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沟谷地貌,所以减少高原面上的沟谷数量和面积,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且平整土地可以扩大耕地面积。

但大规模平整土地也扰动 了原土层结 构,且使表面的耕作层遭到破坏答案:(1)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 部季风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 ,顶部面积减少,变成长条形的黄土墚;黄土墚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 黄土峁2)黄土塬、墚、峁的演变过 程,实际 上是黄土地貌碎片化的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作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 瘠,水土流失加剧3)有利: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轻和防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机械化耕作、农田灌溉不利: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水土流失,破坏原有的耕作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