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归纳与整理 9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58127774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归纳与整理 9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归纳与整理 9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年归纳与整理 9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年归纳与整理 9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年归纳与整理 9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归纳与整理 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归纳与整理 9(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 好 题 再 练 1进行化学试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以下做法正确选项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刻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解析A 项,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同时钠燃烧后生成的Na2O2会与CO2、H2 O反应生成 O2,这样会使燃烧更猛烈甚至发生爆炸,应当用沙土盖灭,错误; B 项,加热碳酸氢钠时有水生成,如试管口竖直向上,水会倒流进入试管底部造成试管炸裂,错误;C项,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应快速用干布拭去,再用

2、大量水冲洗, 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错误;D项,制备乙烯时,向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正确;答案D 2以下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选项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解析A 项氢氟酸会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浓硝酸会腐蚀 氧化 橡胶塞; B 项汽油或煤油会使橡胶塞溶胀;C项由于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会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且二者见光不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3、-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分解,不用放于棕色瓶中; D项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时,为防止氯水腐蚀 氧化 橡胶塞,用磨口塞,为了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应存放在棕色玻璃瓶中;答案D 3以下储存物质的方法正确选项A新制氯水储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B波尔多液盛放在铁制容器中 C氨水易挥发,应密封且在低温处储存 D金属锂应储存在煤油中,防止被氧化解析新制氯水是见光易分解的液体试剂,应储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 A 错;波尔多液中的CuSO4 能与 Fe 发生置换反应, B 错;金属锂的密

4、度比煤油小,会漂浮在煤油上面,锂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 均能发生反应,金属锂应储存在固体石蜡中,D错;答案C 4以下试验操作正确选项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配制成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配制氯化铁溶液,是将FeCl3 溶于蒸馏水,再加入肯定量的铁粉 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 试纸上3解析容量瓶不能直接溶解固体,A 项错; Fe易水解,应加盐酸抑制其水解,加铁粉会使Fe3 仍原为 Fe2, B 项错;取用不同液体的滴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5、-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管必需专用, C项错;答案D5以下试验操作正确选项 A做过硫升华的试管可用酒精洗涤B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 溶液,发觉取量过多, 为了不铺张,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C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D称量 NaOH固体时,应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 左边纸上放 NaOH,右边纸上放砝码解析硫微溶于酒精, A 项错;钠、钾等活泼金属剩余药品要放回原 试剂瓶,其他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 项错, C 项正确; NaOH固体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片上称量,

6、D项错;答案C6以下有关试验操作正确或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解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简单失火,A 错;不能将水倒入硫酸中,B 错; D项未用玻璃棒引流;答案C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7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试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1) 化学试验必需以试验安全为前提;以下操作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把产生的气体直接点燃,观看燃烧现象把消石灰与 N

7、H4Cl 固体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用导管直接通入水中制取浓氨水为防止药品污染,将试验剩余的钠块放入垃圾桶中氢气仍原氧化铜的试验, 先通一段时间氢气, 验纯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白磷在水下切割(2) 熟识常见试验仪器的作用及操作要领是做好试验的基础,在试验桌上摆有如下列图仪器,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指导老师要求同学们写出仪器的名称,甲同学书写的答案如下表, 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将改正后的名称填写在下表中 如正确,就此空不需要填写 ;仪器编号abcde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8、- - - - - - - - - -溶量名称试管瓶集气碱式滴定瓶管一般漏斗改正的名称关于 e 的用途,乙同学说:组成防倒吸装置;你仍能说出其他两种用途吗?A ;_B ;_d仪器在使用前必需检查是否漏水,检查漏水的操作是 ;_(3) 试验装置的改进及创新能培育同学们的制造才能,丙同学想用如下列图装置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老师指出,这需要太多的稀盐酸,会造成铺张;该同学选用了上面的一种仪器,加在装置中,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把该仪器画在图中合适的位置;答案1 2 仪器编号bd改正的名容量酸式滴定称瓶管A. 往细口容器中加液体他合理答案亦可 B组成过滤装置 只要答对两种即可, 其精选名师

9、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关闭活塞, 向滴定管中加适量水, 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看是否漏水,如2 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旋转180,重复 上述操作38现有以下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1) 仪器的名称是 ,的名称是 ;(2) 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 KClO3 和 MnO2 制 O2 应选的装置是 填字母 ;用废 H2O2 和 MnO2 制 O2,并掌握产生 O2 的速率,应 选 填 字 母 ;(3) 如用装置

10、 X 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氧气应 从 填“ b”或“ c” 端导入; 如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氧气应从 填“ b”或“ c”端导入;(4) 如用 F 装置进行 CO仍原 Fe2O3 的试验, 试验室制取 CO的方法一般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实行甲酸脱水法 HCOO浓H硫酸 CO H2O,用纯洁的 CO完成该试验,除 F、X 外仍需要的装置有 ,X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X 与其他导管连接的次序是 填导管

11、口的序号 ;实验时,a处可能的现象为 ;_F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_解析2KClO 3 和 MnO2 制 O2属于“固固 气体”,因而要选用AE装置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 H2O2 和 MnO2 制 O2 属于“固液 气体”且要掌握产愤怒体的速率,要通过分液漏斗掌握加入的H2O2 的量,应用 BD装置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 3 使用 X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由于 O2 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应从长管进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从短管进气; 4 依据反应原理可知制取CO属于“液液 气体”,用分液漏斗掌握加入浓硫酸的量,应选DG为气体发生装置, X的作用是除去 CO中的水蒸气,可用浓H2SO4 作

12、干燥剂,洗气时气体流向为“进步短出”;答案1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2AEBD3cb 4 DG浓硫酸dcbe红棕色粉末逐步变黑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9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将烟气通过 装有石灰石浆液的脱硫装置可以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硫,最终生成硫酸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钙;硫酸钙可在下图所示的循环燃烧装置的燃料反应器中与甲烷反应,气体产物分别出水后得到几乎不含杂质的二氧化碳,从而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达到削减碳排放的目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 煤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