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四十八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8072239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四十八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上饶市四十八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四十八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四十八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市四十八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新诗百年,佳作不少,至今却没有个评判标准。旧诗则不同,不仅高手如林,佳作迭出,而且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后人根据这些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在每种诗体中都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压卷之作”或“第一”。其中推出数量较多、争论比较激烈的,还是在对唐人七律的推举上。宋人杨万里诚斋诗话拟推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为唐人七律压卷,严羽不以为然,在沧浪诗话中明确宣布:“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到了明代,“前七子”首领何景明又推沈俭期独不见为唐人七律压卷,鼎足而三。后来,大家

2、争来争去,结果反把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撂下,集中在黄鹤楼与独不见之间争高低。同在明代的王世贞非但否定了二诗,还把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重新提了出来,又开列了杜甫的登高、秋兴之一和之七三篇,以为欲求七律压卷,“当于四章求之” 。清人基本上在宋、明推出的七律压卷上争高低,同时也推出了新的七律压卷。如徐增等推杜甫秋兴八首为七律第一,管世铭等又推杜甫诸将五首为压卷,杨伦杜诗镜铨甚至认为诸将在“秋兴之上”。如此一来,杜甫被推七律压卷的票数直线上升,崔颢其次,占二首。或许有人会感到困惑,历代所推唐人七律压卷,为何多在初盛唐时期?中晚唐七律数量更多,为何不推?这就牵涉到古人对七律诗体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了。在

3、古代人的心目中,七律是难度最大的 一种诗体。五律以清空一气、意味深远为上,甚至可以空灵幽淡一些;七律则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为上。姚鼐以为“七言今体句引字赊,尤贵气健”。施补华甚至认为“七律以元气浑成为上以小巧粗犷为下”。如果以这些标准来衡量,宋人推出的九日蓝田崔氏庄、黄鹤楼二篇,的确称得上“句引字赊”,笔健气足,黄鹤楼更是气象壮阔,“元气浑成”。尽管黄鹤楼的前四句连平仄都不合,颔联对仗也成问题,但通篇笔力雄健,为他人所罕见。再看其他人推出的七律压卷,无论是登高也好,秋兴八首也罢,尽管篇名不同,题材不一,但基本上都是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的七律为主,都在气势浩大、骨力遒劲的风格范围之内。绝不会把“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小巧妙思的七律选为压卷。至于沈俭期的独不见有此荣幸,恐怕与其独特的位置有关。姚鼐以为此律“高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正说出了其中的地位与玄机。窃以为:黄鹤楼以健气为胜,独不见以圆润为胜,二者各得其妙,而后者可视为初唐七律第一。由于盛唐诗气象博大,七律亦多雄浑伟丽,气势磅礴,未免让杜甫、王维、崔颢等盛唐诗人占了便宜,多有被选为第一者。但也有人为此抱不平,硬是从中唐诗人中发掘了二首七律压卷,这便是刘长卿的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沈德潜曾说:“七律至随州,工绝亦秀绝矣,然前此浑厚兀养之气不存。”但刘长卿这首献淮宁节度使李相

5、公实在是鹤立鸡群,“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诸句健气凌云,通体浑成。沈德潜谓此律“起手如黄鹄高举,见天地方圆。”金圣叹说它如“象王回身”,都是盛赞此诗的气象壮阔,雄伟浑成。难怪何焯叹道:“气势笔力匹敌黄鹤楼诗,千载绝作也。”中国古代在对诗的长期研究和探讨中,的确形成了一整套的诗歌评价体系,而这正是目前新诗所缺少的。 (选自文汇报2017年4月14日孙琴安七律压卷与唐诗审美,有删改)【注】兀募(o):形容文词格调不同流俗。1. 下列对唐诗七律压卷之说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七律压卷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是在诗歌鉴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虽然推出的“压卷之作”争论比较激烈,但都是后人根据这些

6、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推出的。B. 登高与秋兴八首,尽管篇名不同,题材不一,但因为都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见长,都有气势浩大、骨力道劲的风格,皆被人推为唐人七律压卷。C. 沈俭期的独不见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虽然风格不尽相同,但各得其妙,而前者因其“高振唐音,远包古韵”,被作者视为初唐七律第。D. 刘长卿的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被人推为七律压卷,是因为它们工绝秀绝,浑厚兀募,同样体现了盛唐诗的博大气象。2. 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严羽认为杨万里推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崔颢黄鹤楼“以元气浑成为上”,应为第一。B. 推选七律压卷主

7、要考虑的是诗歌内容风格、气势以及诗歌在历史上的独特位置,至于格律方面则没有严格的要求。C. 在古代人心目中,七律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的风格见长,是难度最大的一种诗体,而五律可以清空一气、意味深远,乃至空灵幽淡,则容易创作。D. 历代所推唐人七律压卷多在初盛唐之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博大的盛唐诗气象与七律雄浑伟丽、气势磅礴的特点不谋而合。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气象博大的盛唐诗风孕育出众多雄浑伟丽、气势磅礴的七律作品,让杜甫、王维、崔颢等盛唐诗人多有作品被选为第一。B. 清人在七律压卷上争高低,虽然也推出了新的压卷,但还是沿袭了前人的审美标准,所以杜甫被推七律压卷的作品及票数

8、最多。C. “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诸句健气凌云,气象壮阔,雄伟浑成,明显异于当时七律的工巧之风,显得鹤立鸡群。D. 古人没有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小巧妙思的七律选为压卷,仅仅是因为评论者各自审美趣味不同,未必正确。参考答案:1. D 2. B 3. D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秀绝”错误,原文“诸句健气凌云,通体浑成”。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

9、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以元气浑成为上”是施补华说的;C项,“七律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的风格见长”有失偏颇,五律“容易创作”也不合理;D项,“博大的盛唐诗气象与七律雄浑伟丽、气势磅礴的特点不谋而合”不对。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其中D项,“仅仅是因为评论者各自审美趣味不同,未

10、必正确”不对,文中也未说这样的话。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由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和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之所以有人愿意生活在危险边缘,是因为一种叫做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在作祟,它是让大脑感到快感的化学物质。 多巴胺可以让我们在饱餐一顿后感到满足,在心爱的足球队获胜后感到兴奋,或者在使用了毒品后感到极度兴奋,因为毒品会人为地让我们的神经细胞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它可以让我们在做极限运动时感到极度刺激,比如从白雪皑皑的险峻陡坡滑下或从高空的机舱纵身一跃。研究人员发现,在冒险者的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比一般人少,这意味着冒险者的大脑更有可

11、能在刺激来临时瞬间充满了多巴胺,这促使他们冒更多的险,更快地开车,更疯狂地饮酒,甚至更大量地吸毒。 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戴维萨尔德教授决定研究一下冒险者与普通人的大脑在多巴胺多少方面有什么不同。他给34名男女研究对象发放了问卷,了解他们对新奇事物的爱好程度,然后用一种仪器测试他们大脑中多巴胺“接收器”的多少。萨尔德教授和他的小组试图找到一种多巴胺“调节器”,也就是当多巴胺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个“调节器”可以示意神经细胞停止分泌这种多巴胺。 早期的动物研究表明,在更喜欢探索和冒险的动物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较少,萨尔德教授试图证明,这个理论在人类身上同样成立。 他说:“数据研究的结果几乎

12、与我们预计的完全吻合。”也就是说,和老鼠一样,与一般人相比,更愿意冒险的人类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比较少。 这一发现支持了萨尔德的理论,也就是说,冒险爱好者每次追求新的刺激时都会品尝到比一般人更大的快感,因为他们的大脑中没有足够的多巴胺“接收器”来储藏这些物质。这种瞬间的强刺激促使他们不断重复同样的冒险行为或追求新的刺激,就像吸毒者寻求新的快感一样。 哈佛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布鲁斯科恩说:“这一发现的确有趣。这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人类喜欢追求新奇刺激,原来多巴胺是我们追求刺激的奖励。” 科恩说,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追求刺激的行为,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更有效的医治吸毒行为的途径。如果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

13、步证实萨尔德的发现,证明吸毒者是因为大脑中的多巴胺“接收器”比正常人少,那么就可以设计出一种有多巴胺“接收器”作用的药物,从而把这些病人的多巴胺水平降至正常范围。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萨尔德的研究结果也许可以解决专家们在分析毒瘾问题时的争论:一引起专家认为,瘾君子因为长期缺少多巴胺,所以从毒品的刺激中寻求自我医治;其他专家认为,瘾君子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素与正常人无异,只是他们的大脑不能正常调节多巴胺的水平。 (英国泰晤士报12月30日文章,参考消息2009年1月5日,有删节) 5、下列有关萨德尔研究情况的叙述与本文相符的一项是 A、萨德尔研究结果的核心内容是发现了一种叫做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14、。 B、萨德尔的研究结果是以对34名男女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仪器测试的结果为依据的。 C、早期关于动物多巴胺和“接收器”的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萨德尔的理论。 D、哈佛大学布鲁斯科恩教授认为萨德尔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吸毒者毒瘾的成因。 6、下列叙述与本文对“为什么有些人爱冒险”的原因解释不相符的一项是 A、冒险者与普通人的大脑在多巴胺多少方面有些不同。 B、在冒险者的大脑中没有足够的“接收器”来储藏多巴胺。 C、因为“接收器”少,冒险者的大脑在刺激来临的瞬间充满了多巴胺。 D、冒险爱好者每次追求新的刺激时都会品尝到比一般人更大的快感。 7、下列对萨德尔研究结果意义的分析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15、A、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追求刺激的行为。 B、能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更有效的医治吸毒行为的途径。 C、为研制出一种控制多巴胺分泌的“调节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D、从理论的角度解决了专家们在分析毒瘾问题时的争论参考答案:5.B(根据文章内容,可推知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早已被发现,但此前人们没有认识到多巴胺是影响快感的因素,萨德尔发现了这一现象,据此可断定A项错误。支持萨德尔理论的是萨德尔的实验数据和早期动物研究研究结果的对比,即喜欢冒险探索的动物和喜欢冒险探索的人类之间存在相同的特点,即大脑内的多巴胺“接收器”都较少。据此,可断定C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根据原文“如果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证实萨尔德的发现,证明吸毒者是因为大脑中的多巴胺接收器比正常人少”可知D项是将可能说成了已然) 6.C(原文为“这意味着冒险者的大脑更有可能在刺激来临的瞬间充满了多巴胺”,变可能为必然) 7.D(原文为“萨德尔的研究结果也许可以解决专家们在分析毒瘾问题时的争论”,将可能变为了必然)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陋 巷丰子恺以前读到颜子“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时,常疑所谓“陋巷”大约是一条坍圯、龌龊而狭小的弄。及到了杭州,看见了巷的名称,才在想象中确定颜子所居的地方,大约是这种巷。其中有一条陋巷,我只到过三次,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