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7810331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2分)蔡元培先生如果你丢一块石子在一池止水的湖中央,一圈又一圈的微波就会从中荡漾开来,而且愈漾愈远,愈漾愈大。在静水中投下知识之石的是蔡孑民先生。他是中国文化所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但是充满了西洋学人的精神,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自由研究精神。他的“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植根于对古希腊文化的透彻了解,这种信仰与中国“学以致用”的思想,适成强烈的对照。蔡先生对学问的看法,基本上是与中山先生的看法一致的,不过孙先生的见解来自自然科学,蔡先生的见解则导源于希腊哲学。蔡先生

2、认为美的欣赏比宗教信仰更重要。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结果产生对西洋雕塑和中国雕刻的爱好;他喜爱中国的山水画,也喜爱西洋油画;对中西建筑和中西音乐,都一样喜欢。他对宗教的看法,基本上是中国人的传统见解:认为宗教不过是道德的一部分。他希望以爱美的习惯来提高青年的道德观念。这也就是古语所谓“移风易俗莫大于乐”的传统信念。高尚的道德基于七情调和,要做到七情调和,则必须透过艺术和音乐或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诗歌。蔡先生崇信自然科学。他不但相信科学可以产生发明、机器,以及其他实益,他并且相信科学可以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有了系统的思想和研究,才有定理定则的发现

3、,定理定则则是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蔡先生年青时锋芒很露。他在绍兴中西学堂当校长时,有一天晚上参加一个宴会,酒过三巡之后,他推杯而起,高声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的不彻底,因为他们主张保存满清皇室来领导维新。说到激烈时,他高举右臂大喊道:“我蔡元培可不这样。除非你推翻满清,任何改革都不可能!”蔡先生早年写过许多才华横溢、见解精辟的文章,与当时四平八稳、言之无物的科举八股,适成强烈的对照。有一位浙江省老举人曾经告诉我,蔡元培写过一篇怪文,一开头就引用礼记里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句。缴卷时间到时,他就把这篇文章呈缴给考官。蔡先生就在这场乡试里中了举人。后来他又考取进士,当时他不过三十岁左右

4、。以后就成为翰林。蔡先生晚年表现了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同时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他那从眼镜上面望出来的两只眼睛,机警而沉着;他的语调虽然平板,但是从容、清晰、流利而恳挚。他从来不疾言厉色对人,但是在气愤时,他的话也会变得非常快捷、严厉、扼要像法官宣判一样的简单明了,也像绒布下面冒出来的匕首那样的尖锐。他的身材矮小,但是行动沉稳。他读书时,伸出纤细的手指迅速地翻看书页,似乎是一目十行地读,而且有过目不忘之称。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使他的心境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生活朴素而谦抑。他虚怀若谷,对于任何意见、批评,或建议都欣然接纳。当时的总统黎元洪选派了这位杰出的学者出任北大校

5、长。北大在蔡校长主持之下,开始一连串重大的改革。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领域一直是由文学独霸的,现在,北京大学却使科学与文学分庭抗礼了。历史、哲学和四书五经也要根据现代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蓬勃一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教室里,座谈会上,社交场合里,到处讨论着知识、文化、家庭、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等等问题。 这情形很像中国先秦时代,或者古希腊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时代的重演。蔡先生就是中国的老哲人苏格拉底,同时,如果不是全国到处有同情他的人,蔡先生也很可能遭遇苏格拉底同样的命运。在南方

6、建有坚强根据地的国民党党员中,同情蔡先生的人尤其多。但是中国的和外国的保守人士却一致指摘北京大学鼓吹“三无主义”无宗教、无政府、无家庭与苏格拉底被古希腊人指摘戕害青年心灵的情形如出一辙。争辩不足以消除这些毫无根据的猜疑,只有历史才能证明它们的虚妄。历史不是已经证明了苏格拉底的清白无罪吗? (节选自蒋梦麟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始,作者就把蔡元培比拟成投入水中的石子,形象而又准确地评价了他在推翻一潭死水的满清王朝中比肩孙中山的历史功绩。B蔡元培既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又对古希腊文化有透彻了解,他将“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和

7、“学以致用”的思想完美融合。C蔡元培对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一样喜欢,因为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D蔡元培认为没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就不能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也就没有了定理定则这样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8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和评价了蔡元培先生?请概括并简要分析。(4分)9本文对蔡元培先生的介绍给了你哪些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参考答案:7C8是著名学者。它对中西方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社会政治均有卓越建树。有完美人格。他既有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又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心境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是大教育家。改革北大,使北大

8、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9学习他善于学习和吸收中外文化精髓的精神。学习他欣赏美并注重爱美习惯养成的理念。学习他崇信科学的正确态度。学习他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学习他虚怀若谷,朴素谦抑,真诚沉稳,而又机警、严厉、快捷的文人优点。学习他敢于改革、敢学创新的革新精神。7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题干中的提示有“哪几个方面”“介绍和评价蔡元培先生”,由此可以知道答案应该不止一点,而且应该分条陈述;然后到文中寻找,主要找作者的观点句和判断性的句子。第一段中有“他是中国文化所孕育出的著名学者”,第六段中“蔡先生晚年表现了中国文

9、人的一切优点,同时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第七段中“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生活朴素而谦抑”,第八段中“北大在蔡校长主持之下,开始一连串重大的改革”。到文中找作者对蔡元培的评价性语言即可。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试题分析:本题问的是“给你的启示”,其实这个启示来自于文中对蔡元培先生的介绍。首先到文中找蔡元培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光辉以及他的个人成就,然后将他身上的这种精神转借到自己的身上,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谈,说说自己该怎样做即可。蔡元培对中西文化的兼收并蓄,他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虚怀若谷,对于任何意见、批评或建议都欣然接纳。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

10、借鉴的点。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共18分)醉太行 从维熙(1)在我过去的认知里,太行山有雄无秀,虽然有直立的万丈悬崖,但一个个山头犹如和尚的秃头,是秃山、秃岭形成的大山之魂。去年金秋十月,因为全国自然生态文学会议,在太行山大峡谷中一个名叫石板岩乡的山村召开,使我有机缘钻进它的躯体之内,去扫描它的生存形态。汽车刚开进大山之腹,我就发现了自己认知上的谬误,十月的太行山,不仅不是秃头和尚,简直像是个醉酒后初醒的俊俏丽人。 (2)汽车沿着陡峭的S形山路,盘旋地向上攀登,每每拐过一个弯道,绿色便变换一个层次,由山下的浓绿,弯

11、成苍劲之绿;再由苍劲之绿中,发现秋天的橙黄;又在橙黄之中,绽露出一片片艳红那是红枫在向人间展示苦夏已经远去,秋意已染上太行的额头和眉梢。记得,过去的文人墨客,抒写的多是南方的灵山秀水,如黄山之灵秀,雁荡之奇伟,庐山之恬雅,泰山之巍高,几乎从文字中难以找到对太行抒情的表达。倒是有写到太行山的文字,无一例外地都与战争发生联系,“金戈铁马”、“兵家必争”一类的字眼溢满书页,这实在是对太行山的色盲至少是一种认知上的斜视。 (3)我之所以产生了如是的感慨,实在因为从河南一侧看太行,它不仅有万峰争雄的阳刚之魂魄,还充满了阴柔之灵秀。依山而行的百里大峡谷中,不仅林木丛生,还浪花飞溅地流淌着一条名叫露水河的溪

12、流,这条河在林虑山下形成一个美丽的湖泊;有几只白色飞艇在湖泊中戏水,一下就把我们这些远方来者惊呆了。一个来自南方的“老广”,在车上竟然惊叫起来:“哇!我的天哪,这不是高山峡谷出平湖么,能不能停一会儿车,让我把这些奇丽风景带到广东去,发表在报纸上,让老广们都来这儿观光?”不仅南方来客,对此情此景神情愕然,就连我们这些北方来者,也都为之瞠目结舌。 (4)我的是心已沸腾起来,做梦也想不到太行峡谷中,能有这样一片碧蓝的湖水。可以想象,它是露水河的浪花汇流而成,如同为太行峡谷镶嵌了一面明镜。此情此景,不禁让我联想起了美国西部的大峡谷,它也有太行山的雄险,谷底也流淌着一条美丽清彻的克罗拉多河,虽然那克罗拉

13、多河,比露水河咆哮湍急,但是对比太行山大峡谷而言,克罗拉多河没有在谷底形成任何湖泊,因而太行大峡谷与美国大峡谷相比,可谓各有千秋。 (5)车子开到下榻的石板岩山村了,这里的石墙石屋石碾石磨,浑然一幅古老风情画卷。早上起来,听到有人高喊:太行山峰戴上银冠了!凭窗外望,发现那银冠不是什么帽子,而是压在山尖上的一轮明月。山峰直立陡峭得如阿拉伯数字中的“1”,那轮洁白的圆月,真像是一个古代武士头顶银冠。据说崖谷中的桃花,与天下桃花的开花季节不同;它不开在温暖的春时,而是开在寒冬季节与洁白的冰雪斗奇争艳。最初,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太行山的主人拿出冰雪与桃花共存的画册,我们这些来自东西南北中的人,都被太

14、行山独有的风韵折服。桃花峪的岩石层中藏有热泉,尽管外部世界冰天雪地,热能依然在地脉中燃烧,这种热能制造了人间童话与世界奇观:“飞雪漫天舞,桃花浴雪开。”桃花的粉色,与冰雪的银白痴情相望仅仅为此一景,有许多人就与主人相约,飞雪的冬季,飞雪时节我们一定再来。 (6)太行大峡谷长过百里,当我们闯进它的腹地时,常常为其独有的神秘而情动。走着走着,不知从哪儿飞来凉丝丝的水雾,抬头看去,那是悬崖之顶垂落下来的瀑布;只因为那山崖太高太高了,待这条银线飘到大山谷底时,已然被风分解成小小的水珠了。尽管这儿的山势陡峭而巍高,但仍不乏特意来太行探秘的勇者,他们沿着镶嵌在悬崖陡壁上的铁板栈道,向太行之顶攀登。远远望去

15、,那些攀登者的身影,因衣着不尽相同,如同一只只色彩相异的壁虎,在向太行绝顶进发! (7)这个崖谷叫王相岩,之所以留下这个与雄险山崖决然对立的儒雅的名字,缘起于远古的历史积淀:三千多年之前,商朝迁都至河南安阳之后,这里曾出了个贫贱山民傅说当了朝廷重臣之典故。据商史记载,国王武丁是个明君,在没有继位之前,曾到太行山体察民情,在这座山崖之巅,他碰上了傅说,并为他的博学多才而动容。但是在商朝,山民是王权的奴隶,是不能登堂为官的,武丁当了国王之后,为了让山民傅说进朝辅佐朝政,不惜以夜梦远祖遗训为尚方宝剑,巧妙地把傅说召进了国王的宝殿,当了他的一号重臣,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则“天方夜谭”。 (8)归来后,为了驱散一天行程的疲惫,特意多喝了几杯太行山“红旗渠”牌白酒。酒后,我的身心已与婀娜多姿的北国太行山同醉,故而难忘这次巍巍太行山之旅! (摘自羊城晚报)7. 一直以来,许多人在太行山认知上总是斜视的。结合全文,你认为人们对太行山认知上的斜视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8. 请赏析第(3)段的写景艺术。(4分)9. 请分析第(7)段讲述商史中关于傅说典故的作用。(6分)1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十月的太行山处处有阴柔、灵秀的景色,像个醉酒后初醒的俊俏丽人。B.文章通过写黄山、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