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

上传人:鑫** 文档编号:256460776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 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公务员法中第七十七条规定“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其中“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详细标准是什么问其中“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详细标准是什么?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缘由受到事故损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损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损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缘由受到损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

2、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损害,也应当认定为工伤。;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损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遵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遵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当事人系公务员,因

3、公驾车身亡,(车是私家车),事故中伤及他人致残,请问您被当事人致残的伤者的赔偿应由谁来担当?(是亡者还是单位?),另外当事人的车辆应怎样处置?公务员法第77条: 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状况下获得协助和补偿。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近年来,随着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金标准的不断提高,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诸如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参照军人规定执行的标准性文件被申请合法性审查;公务员申请评定因公致残的数量不断上升,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每年以1

4、01%-200%的增幅上升;公务员申请评定因公致残的情形不断增多,工作中出现的不慎滑倒受伤、参与文体活动受伤等都要求评残;公务员及有关单位在因公致残评定程序中出现造假状况;民政部门的不予评残确定在复议、诉讼中接连出现被撤销的状况等。这些新状况和新问题,影响了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的正确理解和执行。现实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探究该制度的历史背景、剖析存在问题及其缘由并提出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议和措施。一、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的历史沿革建国以后,公务员在不同时期分别有革命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等称谓。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自1950年确立以来,经验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一1950年-1101

5、8年,革命工作人员因公致残褒恤制度时期。1950年11月,经政务院批准,内务部发布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其中第一条规定:“凡革命工作人员因公伤亡者,依本条例之规定褒恤之。”该条例正式建立了我国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制度,规定对因对敌斗争负伤致残的革命工作人员遵照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评定残疾等级并发给抚恤金;对因公负伤致残的革命工作人员遵照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评定残疾等级并发给优待金。从今,革命工作人员因公致残褒恤制度建立,革命工作人员因战、因公致残的残疾等级评定和抚恤金、优待金发放遵照军人的规定执行。 二11018年-2004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公致残抚恤制度

6、时期。11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准了军人的抚恤优待,同时给予民政部说明权。民政部依据说明权限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公致残抚恤工作的持续性,于11019年8月下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如何办理的通知民11019优字34号,明确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评残条件与范围、伤残抚恤保健金标准、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抚恤关系转移等参照条例及民政部说明条例的有关规 定办理。从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公致残抚恤制度参照军人的规定执行。民政部门依据民政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假设干详细问题的说明的通知民11019优字19号,以下简称条例说明第

7、“九”局部规定的情形认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公致残。 期间,11015年2月28日,人民警察法施行,该法第四十一条第一项规定:“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与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抚恤和优待,从法律上明确了享受与现役军人同样的待遇。之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方法公发1101618号、国家平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方法11017国安发人5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抚恤方法法发110186号相继出台,均规定了警察的因公致残的评定范围,范围与条例说明中的因公致残情形相同。11017年4月1日,民政部发布伤残抚恤管理暂行方法,该方法其次条第四、第五项明确了“国

8、家机关行政编制工作人员”和“授予警衔的行政编制人民警察”为民政部门评残对象;该方法没有规定评残的条件和情形。 在这个阶段,人民警察因公致残情形依据人民警察法及相关规定由民政部门认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公致残情形,由民政部门遵照民11019优字34号的规定参照条例及条例说明认定。 三2004年至今,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和工伤保障制度并行时期公务员工伤问题在本文不做具体阐述。2004年8月,条例修订实施后,依据国务院“三定”规定确立的民政部职责,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函2004334号,再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其伤残性质的

9、认定和伤残等级标准、伤残抚恤金标准、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抚恤关系转移等,参照条例及民政部伤残抚恤管理暂行方法的有关规定办理。2004年1月,工伤保险条例施行,该条例附那么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公务员制度进展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事故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详细方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但至今详细方法没有出台。2006年1月,公 务员法施行,该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建立公务员工伤保险制度;其次款规定,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 在这个阶段,人民警察因公致残评定依据是公务员法、人

10、民警察法及相关规定,因公致残情形依据人民警察法参照军人的规定执行;其他公务员因公致残评定依据是公务员法、伤残抚恤管理方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方法2007年废止,因公致残详细情形由民政部门参照条例关于军人的规定认定。公务员的工伤评定依据是公务员法、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详细情形认定没有相关规定。 二、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几经改变,但保持了必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保障、鼓励公务员履行职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建立和经济开展过程中,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公务员表扬和保障制度也随之相应变更。在新时期,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面临诸多问题: 一制度方面。公务员因公致残情形是依

11、据民政部的一个标准性文件民函2004334号,参照军人的规定执行,即条例其次十条其次款规定援引的第九条的情形,包括“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上下班途中,由于意外事务致残的”、“因患职业病致残的”、“因医疗事故致残的”以及“其他因公致残的”等情形不包括“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工作岗位上因病猝然致残”。医学上没有“猝然致残”的说法,因此“猝然死亡”情形不能被援引。 这些条件是基于军人身份和活动的特别性而设定的,并不完全适用于公务员。因此,公务员因公致残情形参照原那么和参照方法没有明确。有一种看法还认为,民政部规定公务员因工致残抚恤参照军人的规定执行没有上位法的依据。由此,有公民还以民函2004334号无权规

12、定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抚恤,属越权标准性文件,向国务院申请合法性审查。 二公务员方面。一是公务员将全部与工作有关的致残情形都申请评定因公致残。由于前述制度方面的不明确,公务员认为只要是“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缘由”致残的,都应当评定为因公致残。假如没有被确认,那么诉诸复议、诉讼或者信访。二是公务员在因公致残评定过程中时有造假问题。为获得因公致残评定,个别公务员出现伪造致残性质和致残经过,造成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受影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