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教案范例五篇

上传人:文****6 文档编号:255911199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教案范例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教案范例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教案范例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教案范例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教案范例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教案范例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教案范例五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教案范例五篇2.高二历史教案范例一、组织教学:在我国的北方,有一个象征中华民族的伟大建筑,他叫什么?(长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长城的历史及他的-秦始皇的事情。(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学生通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提出自学要求:(1)、秦始皇生活在什么时期?那时候叫做什么?(2)、请描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经过。(3)、秦始皇统一中国有什么意义?(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5)、秦始皇统一中国具有哪些历史意义?3、学生根据材料和教材进行自学和讨论。4、学生交流并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指导。5、教师进行补充介绍。三、学生质疑,互相答疑解惑。四、巩固练习。1、秦始皇统

2、一中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秦始皇是怎样的一个人?五、总结(师生共同)。3.高二历史教案范例一、教材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音乐与影视艺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4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由“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和“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三个子目构成,主要介绍了19、20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各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二、学情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手段,并且已经建立了对历史学习的兴

3、趣,能够较好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三、教学目标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19、20世纪音乐与影视艺术发展的相关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总结、问题探究等,锻炼和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四、教学重难点过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主要的音乐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难点】19、20世纪音乐产生

4、的时代背景及各流派特点。五、教学方法过渡语: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表格归纳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六、教学过程过渡语: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环节一:导入新课过渡语:我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课程伊始,我会与学生互动,询问同学们周末都有哪些休闲娱乐活动?引出音乐、电影和电视。顺势导入新课。【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拉近了大家日常生活和历史的距离,使学生更好的

5、投入新课的学习。环节二:新课教学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首先引领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19世纪世界历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引发学生对19世纪音乐发展背景的思考。学生能够回答出工业革命、殖民国家的扩张、美国南北战争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19世纪音乐的发展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讲浪漫主义音乐时,我会多媒体出示浪漫主义音乐概况表格,让学生自主学习,对表格进行补充完善。学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就能够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紧接着我会多媒体展示一组天鹅湖剧照,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简单向学生介绍民族乐派。【设计意图】通过对以前所学知识

6、的回顾,能够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性;表格的运用,能够使零散的知识更具系统性,方便学生的记忆。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首先,展示20世纪世界音乐发展变化的相关史料,学生阅读思考发展变化的原因。其次,介绍现代主义音乐,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填写表格的形式进行。最后,学生依据课前准备的当代音乐发展的相关资料,就当代音乐发展的趋势及走向繁荣的原因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的基础上,我进行补充完善。【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形式,把音乐发展各流派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既简单实用,又突出了这一重点知识。史料的运用,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7、。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这一部分知识点的线索脉络较为清晰,且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愿望较为强烈。因此在这一部分我完全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充分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我只在必要时刻进行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着重理清影视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设计意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能有极高的参与性,更容易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巩固新知。因此在小结环节我采用了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内容的方式,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知识的认识与理解。2.作业在课程的最后我设置了开放性的作业:请同学们课下互相分享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音乐。

8、【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设计,更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达到课虽下,趣仍浓的特点。4.高二历史教案范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3.情感态度价值

9、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难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学案展示。(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

10、敬而远之。(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2.孟子(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3.荀子(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二、其他主要学派的

11、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指导学生填表,之后启发他们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老庄之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对于同一学派内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要加以区别分析。从总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各家学派的思想特点。记住:法家代表除了上述三人外,还有吴起、申不害等。法家内部形成重“法、”重“术”、重“势”三个不同学派,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三、建议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当时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实来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四、反思总结

12、,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那么,儒家思想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后小结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5.高二历史教案范例【单元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

13、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封建化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朝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引言分析】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提:5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解_和社会_,发展生产,巩固统治。3、改革的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与孝文帝改革。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活动1】了解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1、阅读课本P32,说说北魏政权是我国北方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什么时候崛起?2、哪一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根据课本P32最后一段,从政治

14、、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概括黄河流域统一的意义。3、根据P3233,指出拓跋珪改革在经济、政治上带来的影响。【活动2】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阅读P33“社会改革迫在眉睫”一目,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_?2、阅读P34“冯太后与孝文帝”一目,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1)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对孝文帝进行系统严格的汉文化教育;(3)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动其改革政策。【活动3】结合活动1、2的问题,概括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2、改革的必要性:阶级_和民族_激化,社会动荡不安。3、改革的可能性:冯太后掌握实权,积极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精通汉文化。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材结构】1、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2、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活动1】阅读P36“卓有成效的新制”,了解冯太后的改革。1、冯太后的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措施有哪些?2、冯太后改革的意义: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活动2】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继续改革。阅读P3739,了解孝文帝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