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旅游舞台化特征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255390878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旅游舞台化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析旅游舞台化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旅游舞台化特征(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分析旅游的舞台化特征 舞台化理论体现在旅游中, 是将文化资源经过提炼加工, 作为客观真实向游客进行舞台化展示。舞台化是一个被包装的过程,尤指动态性、观赏性、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 少数民族村在发展旅游过程中, 旅游呈现出明显的舞台化特征。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舞台化特征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 民族社区、 东道主行为前台化和旅游活动。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分析在旅游长期发展过程中, 呈现出的舞台化特征。 民族社区方面。 社区旅游圈可以看做舞台化理论在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地的应用。 旅游圈是对民族旅游社区旅游空间与东道主生活空间的界定。从具体的空间上来说,旅游圈,即民族旅游社区的区域范围,这样的

2、区域是东道主为游客精心规划的。如:傣族园为游客提供了十余项常设旅游活动项目: 寨门迎宾、傣族村寨参观、天天泼水节等。在傣族园旅游圈内游客可以充分游览傣族园的自然景观, 体验傣族的宗教、文化、生活习俗, 甚至参与傣族的生产和生活;从抽象意义上来说,旅游圈又是一种心理体验的场域,它受到东道主的心理保护,游客的介入往往会引起东道主的不适。如:西双版纳傣族园定点接待户,在旅游起步阶段部分居民表示,还是以前好, 早上下地干活, 如果太累, 下午就在家睡觉或喝酒、吹牛或者去大鱼塘钓鱼,自己烤了吃,有人要买, 就卖几条给他,自己高兴就行。反映了旅游“侵入”部分居民心理场域后,,东道主对传统民风的怀念和对旅游

3、商业行为的潜在排斥。 东道主行为前台化方面。在旅游接待村,东道主的互动对象常常是游客,由于其个人性的、 非正式的衣着穿戴和言行举止等原后台行为会出现在游客面前, 即与游客进行前台互动,所以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衣着、言行、活动等。如:在傣族园,从事“傣家乐”旅游服务活动的居民,必须按照“要求”关注自己的衣着、言行、活动等。可以说傣族园居民日常生活已经成为旅游的一部分,与游客的互动更成为居民的日常活动,,很难区分后台行为与前台行为。 旅游活动方面,如民俗节事的舞台化。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泼水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泼水是人们互道新年祝福的方式,且集中了傣族的多数民俗活动,是一种典型的人文习俗。但是现在,傣族园泼水节以村寨为“舞台” 以泼水等民俗活动为“ 节目”,以傣族居民为“演员”,以统筹编导、定时定点集中表演为方式,商品化的“卖”给游客,被舞台化的展示。 学者对舞台化的评论褒贬不一。现在要做的是:有效地避免弊端的发生,发挥少数民族社区旅游舞台化的积极效应,以便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