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征文

上传人:天****步 文档编号:254973232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征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征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征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征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征文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征文一 父亲出世于建国后,正体验了中国历史上新旧交替的大转折、大变革的时代。从解放到社会主义创办,从文化大革命到包产到户,从一穷二白到小康社会,在短短的六七十年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士气和气力跨越式前进。 社会的洪流裹挟着父辈们,裹挟着全体人滚滚向前。父亲以他坚韧的性格,驾驶他的生命之船,勇立潮头,向着他的对岸进发。 我曾看到过父亲泛黄的中学毕业证书,上面有父亲年轻时的黑白照,那是一张英俊坚毅的脸庞,双目炯炯有神。当时,我一下子为父亲的气质深深的打动了,我真的感觉到了父亲的无限强大的内心气力从他的双

2、眸迸发出来,那是一种与现世抗争的、永不服输的决心和意志!那是多么夺魂摄魄的眼神,使我至今难以忘却。 父亲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并不幸福。由于祖父积累了一点田产,解放后划分成分自然被划为中农,大集体后家里财产荡然无存,由于祖父家子女多,父亲经常要饿肚皮。奶奶是体验过战乱的,知道勤俭俭约的好处,对于钱财的使用是特别精心的,即使是一分钱。父亲上学的学费只有五毛钱,向奶奶要,都被奶奶拒绝了,因而父亲在刚上三年级就辍学了,他帮着大人放牛挣工分,大约两年后,他厌倦了放牛生活,想重新读书了,由于年龄大,所以跟着读四年级,一年后,他又被迫辍学,后来上了六年级,到七年级就初中毕业了,毕业证上的照片就是那时照的,可是父

3、亲已经17岁了。由于是中农身份,队里不成能推举他去县里上高中,父亲便彻底断了上学的念头,外出打工了。 虽然是初中文化,但父亲实际上只陆不断续上过四五年学,但我们感觉到父亲是一个特别有文化的人。他算盘打得快,字儿写的也特别好,过年时村里对联都是他写的,父亲也算村里数一数二的文化人,还有父亲讲起道理来从不含混。父亲待人真诚,恪守诚信,只要是他允许别人的,就确定要践行;珍爱名誉高于一切,宁愿自己吃亏,也绝不亏负别人。他以他的固执、顽强,追求着自己梦想,践行着他的人生诺言。 以苦为乐,是父亲的人生信条。他说:受苦人就要吃得了苦。因而,无论在什么处境下,总能看到父亲脸上挂着微笑,那种笑完全是父亲发自内心

4、的,是世界上最美的笑容。父亲是石匠,有点手艺,别的石匠干活有小工子使唤,但父亲从来都是自己动手,搬运石头要使出浑身力气,父亲从来都不指使别人,也从不会偷懒,他以他的敬业、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敬爱,因而,谁家修碹窑洞,总热爱找父亲去,由于他要求的少,干的多,而且干得好。 父亲的梦想就是做个有用的人,看着别人住上自己碹造的崭新的石窑,父亲感觉很得意,他觉着,他比什么时候都有用,因而,在合龙口时,父亲总要喝一点酒,其实,父亲是沾酒就醉的。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人工开头进城,人们看到了新的梦想,但农村人口的裁减,几乎使父亲失了业,一天三块钱的活儿已经不好找了,由于人们进城住砖瓦房了。而父亲

5、又不容许进城,拖家带口的,他不知道怎么养活这一家人。 我们都相继上了学,迫于学费的压力,父亲在农闲时到山上采石场打过石头,在矿井里挖过矿,也扛过麻袋,搬过砖苦活儿累活儿都干了个遍,但父亲饱经沧桑的脸上照旧挂着微笑。 最温馨的记忆是父亲端一碗滚水,夹一筷子咸菜,一边吸溜吸溜的喝水,一边讲他历险的(故事),一边还不忘教导我们:长大了要学才能,做好人,做有用的人。 当时也没感觉有什么,只是觉着外面的世界对比希奇,父亲的故事说不上精彩,但也好玩儿。今天想来,那些简短的故事是父亲体验多大的危害、多大的苦难才换来的,父亲冒着生命危害去挖矿,忍受艰苦困苦去打石头他轻描淡写地叙说的故事里,不知浸透了多少汗水,

6、也不知饱含了多少艰辛,可是父亲从来不说这些,他脸上照旧漾着微笑,照旧是那么的乐观而固执。 假设盛满美酒,再鄙陋的酒杯都会散发幽香;假设装满梦想,再苦难的生活也会喜悦温馨。父亲的内心里弥漫了他隐秘的梦想,因而,他的词典里便没有苦难二字,他简朴而又喜悦!父亲曾经说过,没有什么事情过不去的,只要肯坚持。 说是坚持,实际上就是黄土高原人特有的一种倔犟。譬如说,父亲也有愁苦的时候。我家兄妹四人,除了我和妹妹,剩下两个弟弟都是超生的黑人,有一年,乡里下来催罚款,我记得是50元,父亲翻遍衣兜,把柜子翻了个底朝天,只翻出几块钱,乡里干部、大队干部、村里干部乌泱泱坐了一炕,就是不走,父亲没有手段,趿拉着一只鞋(

7、其实是没有脚后跟)满村子借钱,磕头上香半晌功夫才借足五十元,一个乡干部把几张皱巴巴的钞票抚平,很专心地装入黑色的皮包里,又在一个本子上庄重其事的登了记,然后闹哄哄的鱼贯而出,老爸蹲在炕头上,卷一支旱烟,滋滋的抽,半天不说话;母亲也不说话,拿笤帚在地上划剌。抽完烟,父亲把烟头一扔,纵身跃下土炕,挑一担水桶,咣当咣当挑水去了,直到把水缸挑满。父亲照旧不说话,那貌似是见到的唯一不喜悦的一件事情,但很快,父亲又恢复了往日的微笑。 父亲总是用他特有的倔犟来变更着生活,人生十之八九是不如意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父亲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管他呢,总有一天会好的。 烦闷的时候,或者挑两空桶,咣当咣当去挑

8、水;或者拿一镐头,到河里捞石头;或者拿一錾子,叮当叮当敲青石面父亲不爱说话,干完活,睡一觉,然后什么事儿都过去了。 其实,人是有上下之分的,但不确定是按照等级地位来划分的,父亲是一个普遍的农人,学历很低,但父亲从不感觉自己的卑微,由于,他有一颗固执而不屈的内心。 他自律极严,生活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样做,父亲心中有一把严苛的尺子。 譬如说吃饭,父亲拿筷子拿碗,从来都是整整齐齐,摆放有序的;包括行走坐卧,父亲也绝不肆意邋遢;吃过饭的碗,无论任何时候,都干明净净;衣服虽破旧,但确定感激。 孟子讲,人人都可以为尧舜。我想,父亲以他瘦弱的身躯,卑微的气力,建立着他人格的圣殿,他是清苦的,但他又弥漫

9、着喜悦和幸福。 父亲的性格深深的影响了我们。出门在外,总有碰见形形色色的人,总有人会艳羡,也总有人嫉妒,但一想到父亲的指导,一切的一切都如蛛丝轻轻抹去了,没有什么比生命、亲情更重要了。 父亲梦想子女们有进步,梦想他的子女们互帮互助,我们都谨遵父训,在生活中、工作中同气相连,从不敢懈怠。 但我们有时也难以理解父亲的倔犟与乐观,他总是担心于现状,总是想超越自己,日与时驰,岁齿日深,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但父亲总想干一些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是我们最为惦记的,但是又毫无手段,不让父亲干活,无疑是剥夺了他喜悦的权力,所以只好随着他了。 我们只是在父亲的道路上,持续着他的理想,我们身在城市,却期望着我们的

10、农村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农村的变化,父亲越来越依恋农村,城里的高楼大厦他住不惯,城里的柏油马路他走不惯,城里再好,也不是他的家! 是啊!父亲离不开他的土地。他说:贴着土地过日子,心里踏实。他热爱看日升日落,热爱看月圆月缺;他热爱蓝天白云,热爱流水潺潺,热爱清风拂面,甚至是风雨交加,坎坷泥泞 他离不开那里的一沟一坎儿,离不开那里的一草一木,他,就是深深的扎根于黄土地的一株老榆,他坚硬的身躯抗拒着岁月的风雨,他把他的喜悦守望成一种永恒,给他的儿孙们指领略方向。 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征文二 萨拉乌苏(无定河),人类文明的奇迹,自然造化的神功。 喜迎党的十九大告成召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

11、年之际,为推进绿色乌审全域旅游进展,提升乌审旗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呈现乌审旗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和萨拉乌苏独特绚烂的生态绿色旅游资源,由内蒙古摄影家协会、鄂尔多斯市文联、中共乌审旗委宣传部主办的草原儿女心向党文艺创作活动萨拉乌苏主题摄影展在此拉开帷幕。 宛如一首悠长的歌,萨拉乌苏从远古吟唱至今。为了进一步呈现她的百媚千娇、多彩多姿,2022年以来,由内蒙古摄影家协会和中共乌审旗委宣传部主办、乌审旗文联和乌审旗摄影家协会承办的行摄萨拉乌苏采风活动,得到旗内外宏大影友和摄影家协会会员的积极响应,先后数次深入萨拉乌苏源头和沿岸各地,拍摄了大量萨拉乌苏河各大沟湾及两岸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的照片,被她的厚重底蕴、温婉壮阔深深震撼。 期我厚土,地力永葆;冀我生民,福祉绵存。可能,萨拉乌苏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边缘,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精神文化,以及她赋予人类生长的无限启示,还有许大量多未知的纵深、未闻的声音和未及呈现的画面,都值得人们永远探究和珍重。在这里,就让我们随着摄影师的镜头,再次走近神秘的萨拉乌苏,体验她楚楚动人的美观.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