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明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53933142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明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天津明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天津明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明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明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明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加,重视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X、Y,该同学计算正确的是

2、()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1012201518X20Y802530125AX40,Y24 BX45,Y24CX60,Y22 DX50,Y22参考答案:B2.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沿粗糙水平地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各物块受力的情况是( )A甲物块不受任何摩擦力的作用B乙物块只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C丙物块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D甲、乙、丙三个物块受到的合力相同参考答案:D3.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可能不变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D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均不

3、变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参考答案:B【考点】曲线运动【分析】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是在做曲线运动【解答】解:A、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故A错误;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可能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B错误;C、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是在做曲线运动,若物体受到的变力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直线运动故C错误;D、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均不变,是曲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

4、:B4. 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C同一物体,不管速度大小如何,惯性大小是相同的D受力物体的惯性将随着所受力的增大而逐渐消失参考答案:C5. (单选)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 3t0这两段时间内的:A位移大小之比为2: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3C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D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参考答案: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一施工队执行爆破任务,已知导火索的

5、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 m远的安全地方去,导火索需要 m才行。(假设人跑的速率是4 m/s)参考答案:7. 一悬挂的弹簧,下端挂10N重物时长度为20cm,挂15N重物时长度为21cm,那么此弹簧原长为_cm,当下端挂20N重物时伸长量为_cm。参考答案: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已知R1=3R2,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U1和I1;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U2和I2,则U1:U2= ,I1:I2= 参考答案:9. 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

6、车在前半段位移以v14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以v2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V甲 km/h ,V乙 km/h。参考答案:48、 5010. 重型吊车以50kw的功率,匀速提升起质量为5t的货物,货物上升的速度为 ;在货物上升5m的过程中,吊车所作的功W= ;若吊车实际做功为5105J,则吊车的机械效率= 。(g取10m/s2)参考答案:11. 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

7、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参考答案:12. 高一级物理课外活动小组利用电动小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所示安装: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 s);接通电动小车电源,小车开始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点迹如图(甲)、(乙)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_m/s;(2)视小车在关闭小车电源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此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_ m/s2。参考答案

8、:(1)1.50 (2)4.0013. 如图所示,A、B两轮半径之比为1:3,两轮边缘挤压在一起,在两轮转动中,接触点不存在打滑的现象,则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A轮半径中点与B轮边缘的角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参考答案:1:1 , 3:1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

9、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 的图象(3)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答: 。(5)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5.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

10、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

1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参考答案: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一根长0.1 m的细线,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0.2kg的小球,拉住线的另一端,使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使小球的转速很缓慢地增加,当小球的转速增加到开始时转速的3倍时,细线断开,线断开前的瞬间线受到的拉力比开始时大64N,求:(1)线断开前的瞬间,线受到的拉力大小;(2)线断开的瞬间,小球运动的线速度;(3)如果小球离开桌面时,速度方向与桌子边线的夹角为,桌面高出地面0.8 m,求小球飞出后的落地点距桌边线的水平距离.参考答案:(1)线的拉力

12、等于向心力,设开始时角速度为,向心力是F0,线断开的瞬间,角速度为, 线的拉力是F. 由得 又因为 由得F=72N(2)设线断开时速度为v由,得(3)设桌面高度为h,小球落地经历时间为t.则小球飞出后的落地点到桌边线的水平距离为 17. 小球以20m/s的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4m/s2(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一直保持不变),如果斜面足够长,那么(1)经过t=3s的时间,小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怎样?(2)经过t=6s的时间,小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怎样?参考答案:规定原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a=-4 m/(1) 2分 1分 则小球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13、1分(2) 2分则小球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1分18.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是2m/s,加速度等于0.5m/s2,求:(1)第3s末物体的速度; (2)物体3s内的位移; (3)第4s内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1)第3s末物体的速度 V3=V0+at=(2+0.53)m/s=3.5m/s 2分(2) 物体3s内的位移 S3=V0t+at2/2=(23+0.532/2)m=8.25m 2分(3)物体4s内的位移 S4=V0t0+at02/2=(24+0.542/2)m=12m 2分第4s内的位移 S=S4S3=(24+0.542/2)m8.25m=3.75m 2分第4s内的平均速度 v=s/t0=3.75/1m/s=3.75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