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培训(共81张)

上传人:夏日****8 文档编号:253875394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PPTX 页数:81 大小:32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CT培训(共81张)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ECT培训(共81张)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ECT培训(共81张)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ECT培训(共81张)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ECT培训(共81张)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CT培训(共81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CT培训(共81张)(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概述 20世纪初期,尽管科学与文明的发展早已使人们认识到精神病是一种脑部疾患,使精神病进入专门机构治疗,但当时并无更多有效地医学治疗手段。因此,许多医学家都致力于治疗方法的探索。概述 1934年,匈牙利医师麦迪(Meduno)基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很少并存于同一个体的认识(现已证明是不正确的)和自发性抽搐后精神症状可暂时缓解的临床观察,设想人为地诱发抽搐可能精神分裂症有效,首次试用25%樟脑油(camphor in oil)诱发抽搐,治疗一个有4年病史的紧张症病人,结果获得成功。概述 后来,他用此法治疗一组很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结果表明可以缩短病程。随之,他的药物抽搐疗法迅速

2、被各国精神病学界所采用。不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也逐渐用于躁狂忧郁症。然而,应用樟脑油诱发抽搐有时不能产生发作,有时又出现多次连续发作,使发作难于控制。概述 1938年,意大利的神经病专家卡勒特(Cerletti) 和比尼(Bini)在动物实验中偶然发现,一个足够强度的简短电刺激可立即诱发自发性的癫痫,于是他们试用电刺激在人体来替代药物抽搐法,结果获得成功。这种新的抽搐方法被称为电休克治疗(Electroshock Therapy),后因“休克”一词不确切,改为现名的电抽搐治疗或电痉挛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简称ECT)。概述 这个疗法简便易行,因此很快在各国

3、推广,当时几乎被用于所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疗效对多数患者来说,优于当时可获得的其他治疗。概述 经长期研究发现,大脑通电后,肢体肌肉痉挛过剧,致使骨折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屡见不鲜。由于这些弊端大大地限制了这一疗法的应用,林丽(Lingley)观察230例电抽搐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的X光脊椎摄片,发现23%有骨折,卡林勒(Kalinowsky)发现为40%。概述 因此,1940年,本尼特(Bennett)首先采用箭毒药物作肌肉松弛剂,然后再进行电抽搐治疗,使原来电抽搐时发生的剧烈强直性痉挛发作变为松弛性肌纤维颤搐发作,这样既保持了大脑的痫样放电,又消除了周围运动性发作。这一改变,不仅消除了骨折并发症,甚

4、至即使有过骨折的精神病患者也可作治疗,扩大了适应症范围。概述 之后,1951年,侯本(Holmberg)又应用了更为安全的去极化类琥珀胆碱,再进行电抽搐治疗,作为当今改良电抽搐时常用的肌肉松弛剂,称为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又称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概述 1954年,德威得(Dewald)以治疗前后脊椎X光摄片对照,研究用肌松弛药与不用肌松弛药电抽搐治疗,在48例231次不用肌松弛药的治疗中,并发一个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者占21%,其中31%为无疼痛性的;4%为长骨骨折或关节脱位,单用箭毒类肌松弛剂54次治疗中,只有1例骨

5、折。概述 而阿布勒(Abrams)认为用琥珀胆碱肌松剂可完全消除骨折并发症。以后经广泛临床应用,证明改良与非改良电抽搐疗效相仿,但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已被多数国家作为标准的ECT。概述 自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药物对精神病的治疗仍然有限,加之ECT治疗在操作技术、机型设计方面不断改进,尤其是对抑郁症的快速安全的效果,ECT又重新引起了治疗者的兴趣。概述 据1978年美国精神病学会报告,大多数医生相信“不论单独或合用ECT,都是一种安全、经济和有效地措施”。1985年,杰尼克(Janicak)等调查发现72%的精神科工作者认为ECT安全、有效、经济。并发现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越丰富,对

6、ECT的态度越肯定。概述 1991年,斯琼格(Stromgren)调查北欧国家应用ECT的精神科医师的比例,发现1977年与1987年,其医生赞成的比例分别为84%和87%。概述 目前在西欧美英等国,接受ECT的患者约占全部精神病人的5-10%,主要作为抑郁症,尤其是伴妄想、自杀特征的抑郁症的治疗,其次作为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某些亚型(特别是紧张型)的第二线治疗手段。有专家预测,在精神病治疗学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ECT仍将保留它的一席之地。 适应症 一、抑郁症 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但ECT仍被认为是一种速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手段。尤其对重性抑郁伴妄想、自杀、拒食的病人,因ECT的抗

7、抑郁与抗精神病性症状的双重作用,疗效优于抗抑郁剂,应为首选。在美国80%以上接受ECT的病人为抑郁症。适应症 一、抑郁症 ECT对抑郁症的显效率,国外报导为80-90%,显著高于抗抑郁剂(Weiner ,1989);国内有报导为89.9%(鲁龙光,1981)。即使对抗抑郁药无效者,应用ECT后,其显效率也可达66-85.9%(Schnur,1992;Charles,1979)。而且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因此,世界上约85-100%的精神科医师将抑郁症作为ECT的适应症(Stromgren,1991)。适应症 一、抑郁症 抑郁症可划分出许多临床亚型,ECT对各种亚型原则上均可应用,也都有效。但仔细

8、区分的话,则对内源性或原发性抑郁症的疗效较好。对伴有广泛性焦虑的抑郁症病人,ECT的疗效也不错,对伴有慢性疼痛综合征的抑郁症病人,ECT也有一定疗效。适应症 一、抑郁症 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ECT对单、双相抑郁病人的疗效无明显差别。有研究表明ECT对妄想性抑郁症的疗效比安慰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要好。柯罗斯(Koresslar)(1985)报道治疗妄想性抑郁症,TCA的疗效为34%,抗精神病药物为51%,TCA和抗精神病药合用为77%,ECT为82%。适应症 一、抑郁症 虽然抗抑郁药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但ECT仍被认为是一种速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重症与伴妄想、自杀、拒食

9、的病人,因ECT的抗抑郁与抗精神病性症状的双重作用,疗效优于抗抑郁药,应为首选。对不能接受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采用ECT也更有效。在美国,80%以上接受ECT治疗的为抑郁症。适应症 一、抑郁症 总之,ECT对抑郁症的疗效肯定,副作用少,至少比抗抑郁药物危险性更小,可用于各类单、双相抑郁症病人,尤其适用于伴有焦虑、激越的病人,伴有妄想的病人,消极观念严重的病人或以往ECT治疗效果好的病人。适应症 一、抑郁症 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凡消极明显的严重抑郁病人,ECT应是绝对首选的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ECT消除自杀观念最迅速有效,绝不应等到抗抑郁药疗效不好时才想到ECT,以免贻误时机。但在

10、临床上情况往往不是这样,雷切儿德(Richard)(1989)指出美国绝大多数精神科医生在采用ECT前,往往喜欢先用药物治疗,这是不妥的。适应症 一、抑郁症 我国实际情况有时也类似,因此国内陈彦方(1992)指出,ECT在精神科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但不能看作是“最后一招”的治疗方法,因为这一看法使病人丧失有效治疗的机会,在某些情况下,ECT比药物的效果要快,当病人病情严重,有自杀或其他危险时应首选ECT。适应症 一、抑郁症 对更前期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等,据认为ECT疗效也同样良好,ECT虽能迅速消除抑郁症状,但不能预防复发,在ECT获效后,应服用抗抑郁剂或情感稳定剂。适应症 二、精神分裂症

11、(简称sch) 半个多世纪以来,精神病学家几乎一直在研究精神分裂症,但至今仍未找到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和神经物理学方面的确切依据。因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明。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也是经验性的,包括ECT。适应症 二、精神分裂症(简称sch) 目前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主要还是依据临床经验。半个多世纪的经验表明,ECT对紧张症状群疗效很好。严重的紧张症状群如典型的木僵等,近年似乎在临床上逐渐少见,但一旦遇上却颇为棘手,护理很困难,药物治疗仅部分病人有效,即使有效,也要待用药1-2周后才能使症状趋向缓解,而ECT却能迅速凑效。适应症 二、精神分裂症(简称sch) 从历史上看,1934年匈牙利医师麦迪

12、(Meduno)用药物抽搐疗法首先治疗紧张症状群。而1938年意大利的神经病学家卡勒特(Cerletti) 和比尼(Bini)用ECT首先也是治疗紧张症状群。紧张症不论是情感性、分裂症性,还是药源性(NMS),用ECT治疗均有良好疗效,有时还是救命的措施(Pataki等1992;Fink1994)。适应症 二、精神分裂症(简称sch) 国内赵丞智(1996)的经验也同样如此。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NMS,NMS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药物反应之一,死亡率较高(11.6-67%),一旦发生,除停用诱发NMS的药物以外,在支持疗法的同时,应用ECT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适应症 二、精神分裂症

13、(简称sch) 因ECT能较快缓解NMS患者的吞咽困难,肌张力增高,木僵状态等症状,防治NMS继续发展到危重期及并发症期,使NMS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这同样也适用于致死性紧张症的治疗,尽管致死性紧张症的病人常伴有体温升高,但此时仍需进行ECT,应不失时机,尽早进行,以挽救病人生命。适应症 二、精神分裂症(简称sch) 对偏执型的疗效研究结果虽有分歧,但多数认为也有效。但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并用ECT亦往往有所裨益。一般认为,病程越短,疗效越好。ECT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行为紊乱、幻觉妄想肯定有效,有效率约为80%,经过ECT治疗的病人,缓解快,住院时间短,出院时精神病性症状控制好,

14、复发也少。适应症 二、精神分裂症(简称sch) 经对照研究,接受ECT的病人疗效要比接受心理治疗、环境治疗、镇静剂治疗、胰岛素昏迷疗法等的疗效更好。将ECT与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作比较,经双盲研究,对首次住院病人或急性精神分裂症病人,ECT12-20次治疗与氯丙嗪每日300-1200mg的疗效不相上下。适应症 二、精神分裂症(简称sch) 而CPZ合并ECT要优于单用CPZ或单用ECT。对慢性具有衰退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有报导仅5-10%的患者有所改善,一般认为无效。有些病人病程虽长,但平时缓和尚好,精神病性症状呈发作性,ECT对这些病人可能仍有帮助。有人建议在其它治疗无效时不妨一试(Salz

15、men,1980)。台湾大学附属医院精神部,根据其1991-1995年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无抽搐ECT对精神分裂症有相当疗效,达53.4%(台湾精神医学,1998年第3期)。适应症 二、精神分裂症(简称sch) 美国一些文献补充(Abrams),有下述情况不适宜用ECT发病年龄早,潜隐起病,情感平淡,回避退缩,一级症状和思维形式障碍,卡林勒Kalmowsky(1988)指出:将分裂症作为ECT的一个指征。这应该不再存有疑问。对那些急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即使没有情感症状。ECT也有良好的疗效,这特别适用于那些有分裂症状,但按照传统观念诊断为环性精神病的病人。适应症 三、躁狂症 目前治疗躁狂症

16、大多使用锂盐,常用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或锂盐与抗精神病药物合用,已很少应用ECT。ECT常作为二线治疗,其实ECT对躁狂症的治疗范围可以扩大,ECT治疗躁狂症的疗效很不错。早起文献报道ECT治疗躁狂症的有效率为70-80%,但早期文献常没有对照组,故出入很大。适应症 三、躁狂症 印典(Indiana)等(1988)进行了前瞻性的对照,结果发现,17例接受ECT治疗的患者,疗效均获显著进步以上量表评分比较显示ECT组的疗效优于锂盐组,马克(Mukberjee)(1994)回顾近年来有关文献后指出,ECT治疗躁狂症的有效率约为80%(470/589)。适应症 三、躁狂症 而对躁狂症有肯定疗效的卡马西平,其有效率为55%左右,也远远逊于ECT。ECT可作为躁狂症的首选治疗,尤其对情绪激惹性明显增高的病人,以往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病人,以及用药物治疗极易转为抑郁相,而无法耐受锂盐治疗的病人。严重躁动,行为紊乱,甚至冲动伤人,极度不合作的病人,给病房管理及治疗带来很大不便,ECT当然更可采用,数次ECT常能迅速控制病情。适应症 三、躁狂症 奥迪生(Ottosson)认为ECT的抗躁狂作用是继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