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兴陆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7789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兴陆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黄石市兴陆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兴陆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兴陆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兴陆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智慧式的大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苏长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

2、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

3、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值得

4、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

5、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该)1.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面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B.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其中现代部分的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区别于其他共同体理论的重要依据。C.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世界

6、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的。D.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它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白己理解的位置。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一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B. 第段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C. 第段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7、。D.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是这种思想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B.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本源之一。C. 尽管当今世界并不是一片祥和,但是由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

8、程中逐步实现。D.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主要是针对世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的现实提出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的自我定位。参考答案:1. A 2. B 3. B【1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之说法,曲解文意。【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无中生有。【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可见

9、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这种思想”指代内容与原文不符;C项“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于文无据;D项“主要针对世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的现实”理解有误。点睛:既有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又有对部分语段的理解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在全面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涉及的问题锁定关键语段仔细比对分析。2. 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1分)中国式尊严冯华近几年,大批富起来的中国游客蜂拥前往世界各地观光,你能在不同的国度看到越来越多的中文警示牌:禁止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大小便、禁止吸烟这让我们这些能看懂中文的人真有些无地自容。如何在全

10、世界面前保持尊严?我去吉隆坡读书的第一天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比例最大的是中国人)必须先通过一次语言水平测试,依据测试成绩确定入学等级。考试地点设在一个大阶梯教室,学生们自由落座,由英语系两位教师监考。当其中一位深色皮肤、一口标准式英语的S小姐草草视察过座位布局后,她突然暂停发卷,匆匆跑上讲台。“请注意,所有中国学生不允许坐相邻的座位!”她大声宣布,“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邻而坐。”很多学生英语水平差,没听懂她的话,便交头接耳地打听。我听懂了,并且知道邻桌的也是位中国学生,但是我没动。教室里一片大乱,在S小姐的再三催促下,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按她的要求间隔开来落座了。我身

11、边的中国学生也要换开,我阻止了他。“如果我们换位置,就证明我们的确有作弊的嫌疑。”我说,“反正我不换。”他也不换了。S小姐很快走到我们面前。“你们都是中国学生吧?”她说,“请将座位换开。”我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心平气和地用英语回答她:“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如果你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就认定我们会作弊,你可以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监考。这总可以了吧?”她看了我几秒钟,没说什么,转身走开,宣布考试开始。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直能感觉到她刀子似的目光。她不时地从我面前走过,我视若无睹。后来我提前答完试卷离场,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这次测试,直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一天,我和几个中国同学在电梯里又碰到了这位S小姐。

12、“祝贺你,你这次考得很好!”她显然记住了我,态度热情,同时瞥了一眼电梯里另外几个中国学生,语速很快地补充说,“但很多中国学生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英语学习,并且那天的确抓到几位中国学生作弊。”我承认我被她的态度刺激了,接下来我头脑一热,选择了她所教的一门功课作为专业课之一。为了维护尊严,我吃尽了苦头。每次上她的课之前,我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查清所有生词,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那段时间,除了学校课程之外,我还在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并决定要以写作作为终身职业。我买了台电脑,开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在小说写到近一半时,我决定暂停学校课程,专心把小说写完。去办休学手续时

13、,最令我踌躇的就是S小姐的课,虽然有充足的理由,但我仍有逃离的羞愧。在办公室看到S小姐,出乎我的意料,她非常温和坦诚地告诉我,她看到了我自入学以来付出的所有努力,也看到了我的每一点进步。“如果你认为分数会给你目前的学习造成过大的压力”她非常诚恳地对我说,“以后的测试我可以不为你打分,直到你自己认为摆脱困境为止,你觉得怎么样?”我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然后我告诉她,为了尽快完成我的小说,我必须休学半学期,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她显得非常惊喜,兴致勃勃地询问了小说的内容,并大加赞赏。“你为维护尊严所做的一切”她说,“我都能明白,对不起,我为你骄傲!”最后这句话害得我差点儿掉下泪来。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

14、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头部分写各种中文警示牌,说明很多中国游客在国外缺少尊严,为下文故事的发生提供背景,该部分在结构上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B“我”通过测试之后,在电梯里和S小姐相遇,她对“我”补充说的话是想表明自己之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C虽有充足的理由暂停课程,但“我”仍感到羞愧,原因是自己暂停学业,有知难而退的嫌疑,有损尊严。D文章结尾说“我差点儿掉下泪来”,这泪里既有“我”通过努力获得尊严的欣慰,也有对S小姐给予“我”理解和鼓励的感动。E文章开头写S小姐对中国学生的偏见,要求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邻而坐,而后来却对“我”大加赞赏,可以看出,S小姐是个虚伪的人。2小说中的“我”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3“我”最终赢得S小姐的尊重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6分) 4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