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垂岗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353200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垂岗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阜阳市垂岗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垂岗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垂岗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市垂岗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图为人体内体液物质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B. 中的含量高于C. 神经递质只能存在于 D. 是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参考答案:B据图分析,表示血浆、表示组织液、表示细胞内液,表示淋巴,A错误;血浆中的蛋白质明显高于组织液,B正确;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因此神经递质存在于细胞内和组织液中,C错误;组织液是大多数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D错误。2. 生态学家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

2、纵坐标,绘制出种群的存活曲线。某野生鱼类和人类的存活曲线分别属于AI和 B和 CI和 D和I参考答案:C3.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由最下面一层到最上面一层共四层,分别为甲、乙、丙、丁(如图),若有外来种生物戊入侵,且会与丙竞争食物,但不会被丁所捕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可能为绿色植物,甲固定的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的能量之和B甲、乙、丙、丁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丁生物的种群数量很可能会逐渐减少D戊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参考答案:B【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表示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

3、逐级递减,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比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少【解答】解:A、根据能量金字塔的图形可知,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各级消费者,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因此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的能力,A正确;B、群落是指这一地域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图中的甲、乙、丙、丁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B错误;C、根据题干可知,戊与丙是竞争关系,可能导致丙的数量下降,而丁的食物来源只有丙,因此丁的数量可能减少,C正确;D、丙和戊都以乙为食物,因此处于第三营养级,D正确故选:B4. 艾滋病病毒与哪个生命系统层次相对应()A细胞B组织C器官D不对应任何层次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的发现

4、、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解答】解: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故选:D5. (双选题)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丁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5、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形成2个四分体B完成图丙中CD段变化的细胞所处的时期一定不是M后期,乙图处于丙图中的DE段C图丁中如果发生从ac的变化,则一定是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D图丁中a可对应图丙中的DE段;图丁中d是不可能存在的参考答案:AB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分析图1: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2: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

6、3:图示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分析图4: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解答:解:A、据分析可知,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四分体,A错误;B、图丙中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该变化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C、图丁中如果发生从ac的变化,即细胞的中的染色体和D

7、NA均减半,则一定是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C正确;D、图丙中的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后,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的染色体和DNA数均为4N,并且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D正确故选:AB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曲线图和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各曲线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各柱形图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6. 酶、激素和维生素三者相比,相同点有( )都是蛋白质 都由人体活细胞产生 需要量很少 由内分泌腺分泌 缺少时都会引起疾病

8、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不可缺少 对新陈代谢的各种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A B C D参考答案:B7. 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速度的关系的是 ( ) 参考答案:C8. (00上海卷)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A核糖体上合成血红蛋白B在肺泡表面进行气体交换C小肠吸收氨基酸D神经冲动在中枢传导参考答案:答案:B9. 将小鼠myoD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肌肉前体细胞,细胞分化及肌纤维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肌肉前体细胞B检测图中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分化与否C完成分化的肌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形成肌纤维

9、D肌肉前体细胞比肌肉细胞在受到电离辐射时更容易发生癌变参考答案:D10. 将3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开始时测得它们吸水和吸K+情况基本相同,随后对3株幼苗进行处理和检测,其结果如下表:处理情况过一段时间后的检测结果甲剪去大部分叶吸K+量稍微减少,吸水量明显减少乙注射呼吸抑制剂吸水量保持不变,但吸K+量明显减少丙在培养液中增加钾肥吸K+量没有增加,吸水量明显减少请通过分析,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幼苗吸水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是蒸腾作用明显减弱B乙幼苗吸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丙幼苗吸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有限D3株幼苗的实验可以说

10、明植物吸收矿质离子和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参考答案:B11. (04广东卷)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参考答案:答案:D 12. 下列关于克隆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胚胎培养要难于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B两栖类体细胞克隆难于胚胎干细胞克隆C有限细胞系的克隆难于连续细胞系D群体细胞的克隆难于单细胞参考答案:D13. 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

11、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根据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比为1:3,说明有色籽粒和无色籽粒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1:3的比例是1:1:1:1转化而来,因此植株X是双杂合设由于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因此,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为A_B_,其余都为无色籽粒所以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分别为Aabb、aa

12、Bb和aabb【解答】解: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也是双杂合的,与植株X相同,都是AaBb,A正确;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如果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应该是1:1,所以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C错误;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即Aabb、aaBb和aabb三种,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 某二倍体动物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

13、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参考答案:C15.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宣。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B.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4小时和第5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C. 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8:5D. 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

14、量参考答案:C甲发酵罐中在2-3 h时间段内,罐内既有氧气还有酒精,表明氧气不足时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A项错误;根据酒精曲线斜率,可知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4小时和第2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B项错误;由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酒精量和二氧化碳量相等(物质的量),可知在实验结束时,甲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18+6=24,乙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15,C项正确;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D项错误。16. 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1。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该DNA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是 参考答案:D17. 有关“红潮”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红藻大量繁殖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