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体育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9.80KB
约9页
文档ID:253073246
2022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体育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1/9

2022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体育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表为《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材料主要体现了同文馆的办学理念是 时间课程内容备注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1、文而及诸学共须八年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2、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练习译书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七年……八年…… A.穷则变,变者通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经世致用D.师夷长技以制夷参考答案:B【详解】虽然在左侧给出的同文馆课程条目中,有不少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翻译等内容,但是由右侧备注“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肆习洋文四种”可以看出,其课程设置对中西文化的主次设定,其办学理念是B项所说的中体西用而A项是19世纪末维新派梁启超的观念,C项只是一部分,与整体和“同文”不符;D项是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的主张,而19世纪后期的洋务派侧重于“自强”,并非“制夷”。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项点睛】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在继承上不断创新发展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方向是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以此题为例,历史学习必须准确、熟练掌握史实,在选择判断时切忌张冠李戴2.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参考答案:D3.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参考答案:A4. “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

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A.宋朝奉行“工商皆本”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B.宋朝不抑兼并,破产自耕农迁往城市,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C.成语从侧面说明当时东京行业之多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D.南宋推行抑商政策,只允许都城有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存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繁荣五行八作”中的“行”、“作”分别指商业和小手工业,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导致农民失去土地,失去土地进城谋生的农民从事各种小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又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场所,推动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故B正确宋朝只是抑商政策有所松动,A项“工商皆本”错误;C项,南宋都城为临安(今杭州),不是东京,故排除;“五行八作”是泛指,不是“只允许”,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繁荣,由材料“‘五行八作’……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可知宋朝商业繁荣,原因是宋朝不抑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而失去土地进城谋生的农民从事各种小手工业和商业,推动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5.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参考答案:C略6. 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

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根据材料“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可知,秦和汉初中央官制受到宗法制的影响,逐渐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变,且这一制度是秦汉时确立和发展的,故D项正确;西周的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实现了家与国的结合,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宗法制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源,并未维系家国同构观念,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确立的,并非沿袭西周的宗法制,故B项错误;三公九卿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并非宗族观念,故C项错误 7. 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哪两两次战争期间?(    )中英《天津条约》签字                    外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参考答案:C解析:中英《天津条约》的签署是在1858年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列强分区占领北京。

8. 观察下列表格,据此可知(    ) 汉帝太尉在任时间任前职位去职原因备注高祖卢馆公元前205 -前202 年列侯迁燕王高祖世交周勃公元前196 -前196 年列侯罢省 惠帝周勃公元前184 -前179 年列侯迁丞相高祖遗命文帝灌婴公元前179-前177 年将军迁丞相 景帝周亚夫公元前154 -前150 年中尉迁丞相  A.国家政局稳定已不需要设置太尉 B.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设置无常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 D.当时各地封国削弱了中央集权参考答案:B材料表格列举了汉初设臵太尉及其升迁情况,与不需要设臵太尉矛盾,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看出太尉的任前职位和去向并不固定,说明当时为了加强皇权,对太尉的设臵并无定制,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卢绾和周勃为高祖世交和高祖遗命,不能说多为皇帝亲信,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太尉是中央设臵的官员,不是封国,故D项错误9. 下表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的主要变化,表中数据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A.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增加B.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C.原料出口比重减少D.中国近代工业日渐萎缩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商品进出口,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图表内容可以看出从1893年到1920年中国手工业制品逐渐在减少,排除A项,机器进口逐渐呈增加趋势,B项正确;原料出口在逐渐增加,排除C项;题干中显示不出近代企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10. 对右图解读正确的是A.欧美国家工业化水平落后于中国B.中国GDP世界领先 C.中国处于世界市场中心D.美、日两国经济落后于其他各国参考答案:B11. 2011年7月16日新闻《牵制管理进化论》一文认为唐代创立的某制度分化了决策权力,避免一言堂,由人治决策变成制度决策,用法治与权力制衡管理天下这项制度可能是(    )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参考答案:D12. 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九品中正制参考答案:C13. 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参考答案:B 考点:日内瓦会议。

根据材料中的这次会议使得“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可以知道这次会议主要涉及的是越南和法国之间的关系,所以B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符合题意14. 西周统治者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出发点是(    )A.保证王权平稳过渡 B.巩固中央集权    C.维护国家的统一                D.确立等级制度参考答案:A15. 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为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 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D.“文革”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参考答案:考点:G5:社会主义十年探索.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十年探索的成就与失误,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从1956年底到1966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进行艰苦探索的历史时期.这十年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过程,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十年,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没有得到清理和纠正,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左”倾错误还有发展,但是这些错误还没有发展发到支配全局的程度.解答:材料内容反映的应该是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的史实,国民经济调整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故A错误;C与当时的史实不符合,故C错误;D项的错误与A项基本一致,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1956年,而文革开始于1966年,1956年至1966年已经是计划经济体制,故D错误;当时实行这种体制是由于新中国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形式,不是文革导致的,“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 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故B正确.故选B.16.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

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A.办事效率高 B.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C.应予以撤销 D.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参考答案:D17. 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参考答案:M2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C  解析: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科学的规划”“避免了……生产的无规划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