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5.2《新文化运动(二)》同步训练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252909169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5.2《新文化运动(二)》同步训练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5.2《新文化运动(二)》同步训练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5.2《新文化运动(二)》同步训练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5.2《新文化运动(二)》同步训练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5.2《新文化运动(二)》同步训练岳麓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26第21课 新文化运动(二)A组基础题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原因是 ()A思想和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B儒家思想已趋反动C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D资产阶级独立人格发展的需要2、“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J针对陈独秀揭露的这种现象,新文化运动直接提出的相应主张有()打倒孔家店 提倡白话文 反对旧道德 批判旧礼教AC D3、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 人”,它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首先高

2、 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AB C D 4、鲁迅先生把白话文与反对封建礼教相结合的第一部小说是 ()A狂人日记B我之节烈观C文学革命论D文学改良从刍议5、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 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A主张民主共和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6、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是说:“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 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段话指出 了新文化运动的缺陷是()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杀传统文化B脱离了当时反对

3、北洋军阀的斗争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D没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7、提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的文化名人是 下列哪本传记的主人公 ().李大钊传沪)B组综合题8、阅读下列材料: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而是由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 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30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章士钊)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此时章行严的崇论宏 议有谁肯听?陈独秀答适之请回答: 材料中提到的“白话文的局而”主要指什么?陈独秀和胡适与此有何关系?对此,两人各提 出了什么主张?C组

4、 选做题9、材料一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一一李大钊材料二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 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一_胡适材料三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 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一一李大钊 材料四那其实是“吃人的礼教”。鲁迅材料五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同“很”)觉不便,(刘)半农想造一个“她” 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 周作人改革(新青年 1918 年) 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

5、,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哪些影响?作业2 6第2 1课新文化运动(二)1 . C 2 , D 3 . D 4 . A 5 . D 6 . A 7 . D8 .文学革命。胡适和陈独秀分别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 始。胡适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需言之有物”;陈独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 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9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 文学。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政治上和 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 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促 使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 四运动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