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怎样避免早恋 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思考

上传人:一****云 文档编号:252863792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怎样避免早恋 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生怎样避免早恋 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生怎样避免早恋 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生怎样避免早恋 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怎样避免早恋 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怎样避免早恋 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中学生怎样避免早恋 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思考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思考历史0811【摘要】:早恋反映了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成熟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求,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负面影响,也有积极意义,因此教育者应正确面对中学生早恋问题,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重在分析早恋问题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中学教育者处理早恋问题的若干办法。【关键词】:中学生;早恋;成因;教育对策。“早恋”是目前中学校园频繁发生的现象,也是教师和家长经常使用的带有批评倾向的一个概念。中国青年报就此问题做过一次调查,有62%的中学生认为早恋是很正常的,并且现在呈现出年纪和年龄都有下降的趋势。从理论上讲,

2、早恋只不过是中学生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和发展并逐渐成熟的情况下,男女之间相互倾慕的一种心理现象。然而,这样的现象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中学生早恋,并根据其双重影响探究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值得重视的课题。一、认识“早恋”现代汉语大词典把“早恋”解释为过早的恋爱,所谓“过早”是从年龄的角度上来说的,主要是针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言。一般把早恋认为是处于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少年,过早地对异性产生爱慕的感情并以恋爱的方式进行交往的现象,因而早恋又俗称“牛犊恋”。其实由于众多学者关注的角度不同,“早恋”一词至今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李学铭在青少年心理学

3、一书中把早恋看作是14岁以前的青少年在心理和行动上表现出的单恋、自恋、两性间相互恋、相互爱等现象。而陈一筠认为,中学生之间的异性交往,不应把它看成是“早恋”,而应该把它当成“早练”,即让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开始练习异性之间的交往。经历“早恋”,不论结局如何,这段恋情都会提供给当事人正反两方面的借鉴,从而加快他们的社会成熟。由此看来,“早恋”实质上反映了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成熟过程中的一种正常需求。但是他们又不同于成年人,对恋爱模糊不清,未能真正理解爱情的真谛,因而所建立起来的恋爱关系常常是不理智、不健康的,给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家长和老师谈到“早恋”就色变了

4、。二、早恋对中学生的影响从第一章节对“早恋”含义的叙述来看,我们不能把它定义为贬义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抹杀一切异性交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正确分析早恋的双重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一)消极影响。1.分散精力,影响学业。这一点是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反对早恋的主要原因,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谈恋爱是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打理的一件事情,并且恋爱中的矛盾和烦恼也会影响日常的心情,这都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早恋的中学生中有不少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者,但因为早恋,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以致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2.不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有些学生原本与同学关系很好,谈恋

5、爱后则热衷于和恋人单独在一起,因而与其他同学接触的时间少了,并且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下降;还有些学生为了引起异性的注意,在同性间拉帮结派,对竞争者进行言语攻击,这些都不利于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3.涣散意志,影响风气。在学校里,一个班级如果出现了男女学生谈恋爱,会产生种种反响。一些人把这些事情当作课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探听恋爱者的行踪和隐私活动,相互传播取笑,转移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还有一些早恋学生为了博得异性的欢心,常过分打扮,追求潮流,不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这些都不利于校风建设,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4.感情冲动,种下苦果。中学生激情占优势,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热恋中的少男少

6、女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而过早地发生两性关系。1993年,广东、上海、沈阳、武汉、山西5个地区曾对中学生偷吃禁果的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的78名学生中,有31个学生有过性失误,性失误的年龄最低为11岁,1517岁性失误的比例最高达到了63.5%。性行为的失控,不仅违反了道德教育规范,也导致中学生早孕、性病的增加,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二)积极意义。尽管“早恋”一直遭到社会和家庭的反对,但是其积极影响是不能被否定的。从早恋的形成来看,无论是出于性的觉醒或是对尊重的渴望,早恋都是个体在成长发育中性本能冲动的表现。早恋中异性间的相互倾慕会令中学生产生热烈、冲动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会让许多中

7、学生得到成长。他们在对异性的倾慕中,或爱慕对方聪明能干,学习成绩出众;或爱慕对方善于关心,体贴人等,这样的感情大多是纯真健康的,并在相互的倾慕中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以完善自我人格,为实现各自的人生理想共同努力学习。三、“早恋”的成因早恋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原因。少男少女的中学生,正处于花季的年龄,他们的成熟期比过去提前了很多,性生理、性心理也在萌动,随着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成熟等生理的急剧变化,心理也必然出现相应的改变。他们对异性充满了神秘感,强烈的好奇心迫使他们总想搞清楚自己与异性的不同之处,同时他们在与异性交往中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8、,产生性的渴望。所以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极易陷入恋爱之中。2.家庭原因。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有些家庭由于结构缺失,孩子长期缺少父爱或母爱,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这样的孩子容易产生孤独感,就较易发生“早恋”行为。另外有些家庭中存在成员关系不和睦的现象或父母日常行为不端等,这些会给孩子造成负面教育;或家长自己对性知识了解过少,故意回避此话题,这样更会让孩子对男女关系产生好奇、萌生尝试的心理。3.社会原因。当今社会思想开放,追求人性解放,人们的爱情观和交友观也与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性问题越来越开放、婚姻的功利色彩越来越浓。同时,各种传播媒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也对中

9、学生产生误导作用,比如铺天盖地的影视作品,为中学生提供了大量生动、有感染力的恋爱榜样;一些黄色小说、网站,过分暴露的电视、电影镜头不断增多,这无疑给分析判断能力正在发展中的中学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这样的社会氛围让情窦初开的中学生表现出过高的兴奋性和强烈的性冲动,很容易被他们接受并效仿。四、教育对策孩子到了青春期,老师一旦发现某位男生或女生与异性交往密切,就扣上“早恋”的帽子,随之而来的就是责备和制止。其实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对待孩子和异性交往的这种事情就像大禹治水,只能疏不能睹,既不能将孩子与异性交往完全视为不良行为,一味打击;也不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教师作为中学生最重要的影响者,应该使

10、用正确的教育对策帮助学生面对早恋问题,最大化的消除消极影响,使之转化为积极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落实。首先,加强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以性教育为核心内容,包括性知识教育、情感教育、性道德和性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某些性心理知识,能正确对待自己身体发育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性意识。有些教师认为这种敏感话题不适宜在班级里公开教育,可事实证明对于早恋问题遮遮掩掩易给学生造成神秘感,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交友观,养成正确而科学的性道德观念。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集体生活,实现情感转移。中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热爱集体生活,因此班主任老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

11、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形成高尚的追求,满足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活动,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的才智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发展,使他们的情感,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合理的宣泄。第三,教师要理解、尊重学生。当发现学生出现早恋倾向或早恋行为时,教师应该以诚恳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并提出建议。如果教师教育得当,“早恋”会成为中学生学习的一大动力,对于性格的完善也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留下一段珍贵而美好的回忆。若教师一味的对早恋学生进行批评,

12、会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从而使问题更严重。最后,教师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联系。教师不是教育的唯一方面,家庭和社会对学生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只有三者联合起来,才能营造一个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教师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讲有关青春期发育以及青少年身心卫生的有关知识,让家长给予配合和辅助教育。上述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增加自己的心理辅导知识,这样才能消除早恋的消极影响,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五、结语中学生早恋行为是由其生理、心理、家庭、学校和社会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因此对待中学生早恋行为不能过度抵制,只能正确疏导。早恋不仅要治,更关键的是要防,而这

13、种防与治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中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它需要发挥教育者个人的人格魅力,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引导中学生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释放自身能量,顺利度过早恋的危险期,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青春期。参考文献:1倪韬.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思考与对策J.前沿学术论坛.2009,3.2雷慧敏.关于中学生情感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7,3.3韩宝磊、倪娜.中学生早恋的心理特征与应对策略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9,2.4袁小梅.中学生早恋的心理调适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21)5.5梁婉倩.中学生早恋现象及其教育J.教育导刊.1999,5.6刘鹃、金全意.中学生早恋现象研究综述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推荐访问:早恋对中思考学生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