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2793755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中央集权制度A秦朝 B.西汉C.唐朝 D.元朝参考答案:C2. 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英国资本总额(万英镑)A.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B.英国已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D.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参考答案:C3. 据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唐代的中央机构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C.程序繁琐,效率低下D.部门众多,相权削弱参

2、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书、门下“相检察”,即互为补充;中书省负责“诏敕”,门下省负责“驳正”,它们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不是从相互牵制的角度阐述三省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有利于提高效率,排除C项;材料不是从削弱相权的角度阐述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排除D项。4.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表明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

3、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B.C.D.参考答案:D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八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确,故选D。5. 敦煌出土的唐宋诗有云:“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妇即客春持,夫即客扶梨。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这反映出A.中国北方常受饥谨的威胁B.中国农村耕者无其田的现象C.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D.耕织结构下农户

4、贫困的情状参考答案:D【详解】“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该诗以深切同情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处境,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北方”,排除A;B不符合“贫儿二亩地”,排除B;唐朝出现曲辕犁,耕作技术有了重大进步,C错误,并且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6. 1961年6月,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召开,确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条件:奉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等。可见,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A.可化解两大阵营的

5、矛盾B.必将形成新的国际军事集团C.有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化D.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瓦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反对霸权主义的联合阵营,无论从目标还是从现实来说,都不可能通过它来化解两大阵营间的矛盾,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以维护世界和平和民族独立为宗旨,不可能形成新的军事集团,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奉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信息可知,它的成立与发展有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化,故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但是没有直接推动两极格局的解体

6、,故D项错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不结盟运动7. 孙中山于1919年10月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的演说中说:“试观今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兴,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者即强也。”由此可以推断出,孙中山A.认识到了工商学联合斗争的重要性B.认为五四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认为五四运动不过是学生过激行为D.认识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前提参考答案:A材料“学生运动”、“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可见孙中山强调五四运动工商学联合斗争的重要性,故选A;材料无关五四运动的性质,排除B;材料的主旨不是揭示五四运动是学生过

7、激行为,排除C;材料没有揭示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关系,排除D。8.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C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D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参考答案:B考查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题干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一些特点:“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是指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是指赫鲁

8、晓夫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故应选B。9. 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参考答案:D10. “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对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这是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对某一国际组织做出的评论。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其“近代世界智慧”的是A.欧洲共同体成立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C.两极格局的形成D.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参考

9、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结合所学得出,这一大陆是欧洲大陆,因二战使欧洲国家实力普遍削弱,西洲国家通过联合试图重振欧洲,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中“避免对绝对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不符。D项与材料无关。11. 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这件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宋太祖不准宰相坐下议事 B. 宰相大臣开始处于从属

10、地位C. 宰相大臣事务繁多 D. 君主专制的加强参考答案:D略12.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参考答案: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要实现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无产阶级要掌握国家政权,而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又突出和强化了这一主张。所以答案选B项,

11、A D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俄国历史实际。13. 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A.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参考答案:A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纺织家庭,苏州丝织业发达,松江地区发展棉织业,景德镇发展瓷器业。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点睛:本题易错项为C。考生可能没有正确理解材料意思,“太湖”“苏州”“松江”反映的都是地区,所

12、以其“突出特点”也与区域有关。14.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本意是通过援助使欧洲经济恢复,并使之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时也可使美国更方便地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但事实上欧洲经济获得发展后,反而通过一体化等途径成为了世界经济舞台上可以和美国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这表明马歇尔计划()A.未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B使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C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D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负担参考答案:考点:马歇尔计划分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考查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帮助欧洲各国恢

13、复经济来达到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的目的,在马歇尔计划作用下,欧洲经济慢慢复苏,到20世纪60年代,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西欧国家走向联合,与美国形成了竞争,这说明马歇尔计划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故C项正确ABC三项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C15. 孟德斯鸠写论法的精神,想为一切人提供一些新的理由去爱他的责任、祖国、法律。伏尔泰相信理性终将赢得胜利,他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错谬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这说明两者都A.关注人类的命运和幸福B.彻底否定对上帝的信仰C.主张创建民主共和政体D.践行分权与制衡理念参考答案:A【详解】孟德斯鸠想为一切人提供一些新的理由去爱他的责任、祖国、

14、法律,伏尔泰提出不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错谬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说明两人都关注人类的命运和人的幸福,故A正确;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不否定对上帝的信仰,B错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主张君主立宪制,C错误;D不符合伏尔泰,排除。16.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官员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整顿金融B.兴办公共工程C.发放救济金D.调整农业政策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中这名政府官员有两个原则,即一保证人人不挨饿,二反对不劳而获,结合史实可知,罗斯福新新政中能够同时满足的措施,只有B项。AD项对金融和农业的

15、调整,无关就业和救济;C项只能满足“不挨饿”在要求。17. 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此材料突出反映了A.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B.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C.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表明,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故B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