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岗李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2665683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开封市岗李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开封市岗李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岗李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市岗李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开封市岗李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

2、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为重视。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

3、为中山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目标,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确,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

4、信的中国形象。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魏晋风流,士人爱穿宽袍敞襟,以显自由不羁;大唐盛世,开放自信,服饰因之雍容华贵;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1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遇到巨大阻力,因为王公大臣认为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是一种罪过。B.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C. 在

5、当代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好像逐渐衰弱了。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中式礼服。D. 民族服饰,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尤其是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与赵武灵王“革衣服之制”的内容相反,魏孝文帝“禁胡服,改汉服”,但他们都由此达到了融入汉族的目的。B. 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历经流变可谓博大精深。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都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C.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比起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我们的重视程度好像还不够

6、。D. 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是“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的一种体现。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不太符合当下审美观的中山装,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这种穿着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B. “探讨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可以证明,当下有不少人正在试图弥补我们没有“国服”的缺憾。C. 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穿具有中国范儿的“国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D. 大唐盛世雍容华贵之服,彰显开放自信。服饰反映社会,因此在国

7、家崛起之今日,我们都应该把“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当成一件大事。参考答案:11. B 12. C 13. A【1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能力。B项,强加因果,“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的原因不是“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的题干一般是“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或者“错误的一项”,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8、。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的B项中出现表因果关系的词语“因此”,故考生应重点分析前后的因果关系当不当。【1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项,张冠李戴,选项源自文章第一段,从文中来看,“革衣服之制”的不是赵武灵王而是魏孝文帝,并且赵武灵王改制并不是为了融入汉族。【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9、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选项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项源自第一节,从文章的内容来看,选项张冠李戴,文中说的是“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1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作者在语言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曲解文意,“只有才”表达条件关系,过于绝对化,原文是假设关系。【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

10、,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比如选项C源自文章倒数第二段,文章里说“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如果”是假设关系,选项说成“只有才”,变成条件关系。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回乡魂连秀据闻福水叔是操劳而死的,享年五十四岁。他殁时,四个子女和一个媳妇都带着欢愉和如释重负的笑容办理丧事!唯独两个年幼不懂事的孙儿,擎香拜祭时给香火烫着,哭了个稀里哗啦,须劳动母亲又哄又吓的才止住了哭,

11、令丧堂上仅有的那么一点悲戚气氛也消殆了。来吊丧的亲戚朋友开始议论纷纷。“那些不肖子孙,真是大逆不道。老爸过世,一滴眼泪也没流,居然还笑呢,天打雷劈呀!”“等分财产嘛,他们恨不得老爸早点咽气!”“财产?福水叔一穷二白的,哪来的财产?”“那块地呀!你懂什么!这些年经济好呀,加埔路到处在发展,以前两百元钱买到的烂泥巴,现在值二十万元咧”福水叔的遗照似浮漾着一些感慨。他是由唐山南来的。韩战爆发那年胶价好,他把新婚妻子留在乡下,随着淘金梦的浪潮涌到星洲大伯的胶园干活。后来发觉大伯只当他是廉价劳工,一气之下跑到雪兰莪开荒!真正是披荆斩棘,辟出良田,有一种“含恨立志出乡关,淘金未成誓不还”的意味。子子孙孙披

12、麻戴孝的,排成队伍,轻步走过乡间小路,过桥,越过北山的老橡树林从山溪里汲起半桶清水;复慢慢地,静悄悄地回到乡居他们脸上仍带着欢愉的微笑,像是去郊游一样悠闲!然后依照福建人的习俗,做大儿子的用毛巾蘸了清水,小心翼翼地洗涤父亲的遗体,拭抹干净,才穿上寿衣。福水叔脸上带着安详。他仿佛在临终前已彻悟了,这辈子的淘金梦是幻灭了。守在福建乡下的妻子等待的是他每年两封的家信!而守在南洋这头的他却仍然一锄一耙的开沟筑堤,保护着那三英亩的可可园,免得被黄泥浆及工业垃圾所淹没他就是这样累垮了,含恨归不了乡! 道士做法事的诵祷声嗡嗡扬扬。孝子、孝媳们仍然保持那愉快的笑容,不敢稍露一丝一毫悲伤神色。吊丧的人们还在七嘴

13、八舌。“不是吧?福水叔要是有钱,这些年早就回唐山了,就是筹不到旅费,不能衣锦还乡,跟唐山的妻子团聚唉,你们知道吗?他连做梦都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故乡”“说来说去,都是那些不肖子孙唉,也难怪,取了个半唐番的女人,生的孩子是差了点改天没把祖宗的排位拿去烧,谢天谢地啦!”“半唐番?半唐番也是人吧?家里死了人呀,哭也不懂?太不应该了!”丧事到了尾声。子孙们站在坟前,将麻纱和孝服除下,投入熊熊焚烧着的冥纸堆里,一瞬间便化为灰飞孝子、孝媳仍带着笑意擎香朝坟头叩拜,始离去。回到乡居,大儿子带头跪拜父亲的灵位,再次焚香祷告:“爸爸,我们都依照您的吩咐,在丧事期间不敢悲伤流泪,怕真如相士所言,子孙一哭,您回头一望

14、,灵魂便找不到回乡的路”跪在灵位前的媳妇、孙子们这才抑制不住号啕大哭!悲痛的泪水似决堤般泛滥 (选自海内与海外1997年11期)18. 请简要概括福水叔的人物形象。(5分)19. 文章两次写到吊丧人的议论,请分析第一处议论对行文的作用。 (6 分)20. 文章的最后两段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5分)21. 结合全文,试探究福水叔“连做梦都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故乡”却没有回故乡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18. 福水是一个远渡南洋的“淘金者” 的悲剧形象(1分)。他有志气有理想(1分),勤劳执著(1分),传统恋家(1分),奋斗一生最终却客死他乡。(1分)19. 内

15、容上:对福水叔子孙“笑”丧原因的猜测(1分);对子孙“不肖”的议论和谴责(1分)。结构上:呼应上文子女带着“笑容办理丧事” (1分);引出福水叔在南洋的“淘金”经历(1分),并为下文“出人意料”的结尾做铺垫(1分)。20. 子媳的“笑”一直贯穿丧事的始终,结尾却抑制不住嚎啕大哭;吊丧人对子孙的贬斥与文末儿子的焚香祷告形成反差,此为“意料之外”。(2分)如果说子孙真是不肖的,就不会又哄又吓地止住孩子的哭,也不会小心翼翼的洗涤父亲的遗体,更不会不敢稍露一丝一毫悲伤神色,此为“情理之中”。(3分)21. (1)淘金梦灭,不能衣锦还乡。(2)守护南洋家业,害怕被毁。(3)南洋有家庭的羁绊,无法回乡。(4)愧对福建旧妻,无颜回乡。(一点1分)3.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抚摩胡炎下雪了,天冷。 我站在窗前,往外面看,一片皑皑的白。所有的车都在街上小心翼翼地走,顶盖上蒙着雪,像个老太太。我笑了,好天气!这样的天气,病人和伤者会增多,会因各大医院的满员而流入我的私立医院。我没有理由不高兴。神经内科的姚大夫走进来,说:“又一个病人交不起住院费了。”我漠然地说,“你知道该怎么办。”“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