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4课)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252543102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1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4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4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4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4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4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4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4课)(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4课)运动和位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本课的教学旨在落实“判断物体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和“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为加深学生对运动和位置两个概念的理解,本课安排了三个活动。探究一:判断运动和静止,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利用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这一标准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探究二: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准确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建立位置的概念。探究三:我在哪里,学生在公园中利用周围的建筑描述自己所在位置,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2、【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对运动和位置的概念有着许多生活经验,但是仍存在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学生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缺少“参照物”的概念,在本课学习中需引导学生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另外,学生在描述位置时,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会使用前后左右、远近等词语,还不会用方向和距离准确描述,因此教师需要课堂中应道学生借助工具准确描述位置,规范科学用语。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学生通过活动

3、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根据参照系,判断物体静止和运动的状态。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交流研讨,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准确描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科学态度目标:乐于合作交流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准确性和便捷性。【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状态,用方向和距离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难点:认识参照物,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材料准备】老师:课件、物体运动视频资

4、料学生:方向盘、指南针、学生记录单【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提问:我们站在地面观察时,怎么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预设: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PPT出示运行的公交上乘客的视频教师提问:公交车上的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为什么? 预设:是运动的,人跟着车在运动;是静止的,在车上的位置不变教师活动:今天我们来学习运动和位置。(板书:运动和位置)设计意图:从“运行的公交上的乘客”导入,从生活情境引入,引发学生对于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思考,展示学生的前概念,同时设置疑问,引出“参照物”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做铺垫。2.探索(1)判断运动和静止教师引导:有的同学认为车上的人是运动的,有的同学认为是静

5、止的,你们都是正确的。我们得到的结论不同,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如果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就是静止的。 PPT出示运动物体的视频教师提问:视频中什么物体在运动?什么物体静止?你是相对什么物体判断的呢?学生活动: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预设:车辆、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建筑相对地面是静止的。设计意图:通过探索交流,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状态也不同,逐步形成“参照物”的概念。然后利用简单的小视频加深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2)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出示教室座位图教师提问:怎么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呢?试试描述同学的位置吧。预设:

6、张亮在周明的左边,李小东在孙芳前面一个座位教师提问:用前后左右来描述方向准不准确呢?有没有更准确描述位置的方法呢?预设:东南西北教师引导: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好帮手指南针和软尺,它们能帮助我们准确描述位置,你们想试试吗?教师播放实验操作视频学生活动:分组实验, 边操作边记录,并尝试用“我在_(参照物)的_方向,距离_厘米的位置”的句式描述。讨论交流:你们是怎么描述自己的位置的呢?(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教师小结:在描述位置时,我们往往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系,并用相对参考系的方向和距离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方位图和软尺,尝试用方向和距离准确地描述自己的位置,在富有趣味性的体验活动中,逐

7、渐建立“位置”的概念。(3)我在哪里PPT 出示公园分布的图片教师引导设问:如果我们和爸爸妈妈外出游玩走丢了,怎么让妈妈爸爸快速找到我们呢?你能准确描述自己的位置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再全班分享。预设:找到周围的建筑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具体位置。设计意图:在探索二的基础上在公园中描述自己的位置。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让科学回归生活,让科学服务于生活。3.研讨教师提问: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预设: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在运动;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教师提问: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预设: 选择参照物,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方向,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距离。

8、设计意图:对前面探索活动的总结,科学概念的归纳。4.拓展教师出示情景并提问: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行驶,因发生故障停在离车站1500米的地方,请用圆点在图中标出汽车的位置。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利用生活情景再次强化运动和位置的概念。【板书设计(生成)】【学生记录单设计】运动和位置记录单班级: 姓名: 小组:1.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我在_(参照物)的_方向,距离_厘米的位置我在_(参照物)的_方向,距离_厘米的位置我在_(参照物)的_方向,距离_厘米的位置2.我在哪里选定“我”所在的位置,标上“”,并准确描述“我”的位置。我在_(参照物)的_方向,距离_米的位置我在_(参照物)

9、的_方向,距离_米的位置我在_(参照物)的_方向,距离_米的位置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第1课初步认识了物体运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物体的运动形式。本课的教学旨在落实“物体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为加深学生对运动形式的理解,本课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让物体运动起来,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让物体运动起来,比较运动方式的差异;活动二:贴圆点,观察记录圆点的运动轨迹,识别各种各样的运动。活动二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物体上贴上圆点,便于学生观察记录,发现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不同部位运动的差异。【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对物体运动形式的了解并不深

10、入,本课的重点不是给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分类,而是通过用不同的方式让不同的物体运动起来,从而让学生感受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平动、滚动、振动、摆动等。教材中提示在物体的观察点上贴上小圆点,一是方便学生观察记录,二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质点”的概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可以分类。2、同一物体不同部位可以有多种运动形式。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用图示或文字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合作交流,实事求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辨别常见物体的运动形

11、式。 难点: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并根据运动轨迹对运动形式进行分类。 【材料准备】老师:课件学生:运动的物体(指尖陀螺、钢尺、玩具车、陀螺、溜溜球)、圆形贴纸、记录单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出示玩具小车教师提问:老师手里有一辆小车,你有办法让它运动起来吗?学生活动: 3名学生上台演示,让小车运动起来。 教师提问:这3次小车的运动形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预设:不一样,向前、向后、转圈教师活动:原来物体的运动是各种各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运动。(板书:各种各样的运动)设计意图:出示玩具小车,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让小车运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认识物体的运动是各种各样的

12、,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2.探索(1)用多种方式让物体运动起来教师提问:除了小车,还有什么物体也能做各种各样的运动呢?预设:钢尺、皮球、陀螺教师活动:生活中很多物体都能运动,而且运动是各种各样的。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准备了小车、指尖陀螺、钢尺、陀螺和溜溜球,大家试试用不同的方法让这些物品运动起来。学生活动:分组实验,边操作边记录。讨论交流:你用了什么方法?物体是怎么运动的?(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小结:物体有多种运动方式。(2)贴圆点,观察记录物体的运动教师谈话:刚才我们让很多物体运动起来了,现在老师也想让钢尺运动起来。教师活动:用手拨动钢尺教师提问:你能用纸笔描绘钢尺的运动路线吗? 可以用箭头

13、表示运动的方向。学生活动:用纸笔描绘钢尺的运动路线。(几个学生代表上台画)教师提问:大家画的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预设:观察的位置不同。教师提问:怎样更准确地观察并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呢?预设:选定一个观察点教师引导:为了更好地观察,我们可以在观察的物体上贴小圆点,观察并记录小圆点的运动路线。可以在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贴上小圆点,观察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多媒体播放实验指导视频学生活动:分组实验,边操作边记录。讨论交流:小组派代表展示实验记录单,并分享实验发现。教师提问:在同一个物体的不同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路线一样吗? 预设:不一样小结:物体有多种运动方式,同一物体不同部位可以有多种

14、运动形式。设计意图:本次探究分两个活动,活动一初步让学生感受被各式各样的运动,活动二则通过贴圆点的方式,观察记录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不同部位的运动路线,发现其中的差异。两个活动由易到难,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发现运动的多样性。3.研讨教师提问:根据画下的运动轨迹,你能对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分类吗?全班交流讨论:说出分类标准和理由。小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可以分类。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学生知道运动形式是各式各样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运动路线给运动形式分类,主要让学生知道运动形式可以进行分类,不强求对其分类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4.拓展PPT出示旋转木马上人运动的图片教师提问:旋转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是怎么样的呢?请画图表示。预设:上下运动,围绕轴转动设计意图:拓展视野,将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 【板书设计(生成)】【学生记录单设计】各种各样的运动记录单班级: 姓名: 小组:1. 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并用线条和箭头画出各部位运动的简单示意图。物品运动示意图我的发现:1、物体有 (多种/一种)运动形式。2、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可以有 (多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