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20xx2700字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52429705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20xx27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20xx27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20xx27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20xx27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20xx27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20xx2700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20xx2700字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十一五”以来,市中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建设全市民生殷实首善之区,把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充分就业和谐社区、星级社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以全市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和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活动开展为契机,不断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形成了以街道、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就业服务为重点,以“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失地群众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十一五”以来基层平台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基层平台建设情况及主要做法“

2、十一五”以来,全区各镇、街道均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每个所配备2名以上专职劳动保障管理员,每个社区配备1名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每个村确定一名村委成员负责劳动保障联系工作,全区57个社区226个村中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共计283人。全区57个社区已全部建成“一厅式”社区服务中心,并将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纳入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保障服务窗口,并投入正常工作。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大,功能齐全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十一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265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090人,困难群体就业174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09人。自主创业9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0

3、xx年全市基层平台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全区有4个社区被列为全市基层平台建设示范社区,其中,越河街道古路沟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和谐社区”。20xx年南苑街道新园社区、越河街道武胜桥社区又被评为全省“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在近年来的的基层平台建设工作中,我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中列为民生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制定了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加大责任落实力度。主要做法:一是加大对平台建设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出台了居村集体资产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居村集体经济优先吸纳居村劳动力就业。制定了失地群众就业援助计划,建立就业培训基金,加大了失地群众转移就业和困难群众帮扶就业的政策帮扶

4、力度。做到重点倾斜支持,确保就业资金特别是用于基层平台建设的资金及时到位,为社区就业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持。近年来,投入到区、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资金逐年增加。二是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全力推进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按照基层平台建设机构、场地、人员、制度、经费、工作“六落实”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基层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由区人社、民政、财政与各镇、街道积极协调配合,充分开发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工作中重点抓了服务平台的“三化”建设:即台账管理规范化、服务流程便捷化、服务职能标准化。明确工作职责,全面掌握各自所辖区域内居民就失业状况,有序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实施就业帮扶。各基层

5、平台根据所担负的任务,重点搞好包括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困难群体申报帮扶、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提供就业信息等在内的各项服务工作。特别是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各社区广泛开展“送服务、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活动。四是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我区位于城市中心区,在发展服务业和商贸业等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坚持把挖掘就业潜力、开发就业岗位作为促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按照“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一”就是一个目标。即全力实现充分就业,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积极开展工作。“二”就是两个优先。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优先安置失地群众。“三”就是三个围绕。一是围绕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

6、建设,积极鼓励吸纳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二是围绕城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增加社区就业岗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不定期举办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特定群体专场招聘洽谈会,推动、引导城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就业工作。 三是围绕城中村改造谋划社区就业岗位。抓住我区城中村改造的机遇,鼓励居村发展楼宇经济,为困难群众、下岗人员、失地群众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让他们经营部分店铺或租赁一些摊位,在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中预留部分岗位安置本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四”就是四个结合,结合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开发便民利民服务岗位;结合辖区单位剥离部分社会化服务职能的需要,开发社会化服务岗位;结合老年人服务的需要,开发

7、健身娱乐及老年生活照料等岗位;结合社区公共管理的需要,开发社区管理公益性岗位。形成社区就业新模式,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有效地推动了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当前,随着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及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基层平台建设中,一些制约工作深入开展的矛盾和问题日趋突显。主要表现为:一是资金投入欠缺。首先,在实际工作中需安置和帮扶的城镇失业人员大部分来源于城区市直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的原有职工都居住于我区各街道所属的社区居委,企业破产后失业人员的安置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势必会导致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的进一步加大。目前我们正积极按照上级制定的就

8、业帮扶政策对城区零就业家庭等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有针对性地就业帮扶。但由于我区财政资金紧张,对于就业再就业扶持金和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就业帮扶工作的开展。其次,上级下拨基层平台建设资金缺乏统筹规划。在近年来的实际工作中,随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系统内各部门为满足自身工作需要,分别向基层平台下拨专项建设资金,但这些专项资金都具有严格的使用规定,且各部门下拨的专项资金使用范围项目重复,从而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充分用到基层平台建设最需要的方面,存在资金重复投资,利用率低的现象。二是平台建设场地困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区在平台建设工作方面有了一定的

9、基础,但由于地处城市中心区,受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场地建设成本过高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各村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标准还不够高,条件还不够完善,各村社区普遍存在工作场所没有安排,有牌子没房子,有机构没队伍的情况。三是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管理体制不统一。目前我区从事公共就业服务与管理的工作人员,从管理体制上分为两类:一是区级就业管理机构包括各街道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行政编制归区劳动保障部门管理;二是各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分别归属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管理。由于管理体制不统一,造成工作开展不同步、不协调现象的发生。三、基层平台建设下步打算近期,省厅下发了关于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

10、设规划(讨论稿)。结合我区基层平台建设工作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健全机构。重点加强镇、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解决 镇、村基层平台滞后问题,平衡城乡发展;二是理顺工作管理体制,工作协调统一。不断完善充实工作职能,以人才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为重点,将其全部纳入服务管理范围。规范简化业务流程,最大限度为群众服务;三是充实基层平台工作人员队伍,继续通过公益性岗位等渠道面向社会聘用。同时对其加强业务培训,熟知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二020xx年x月x日第二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2300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经过历时五天的调查,分别到万州

11、区高峰镇、百安街道的综合文化服务站、农家(社区)书屋、万州体育场施工现场和区博物馆实地察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我对重庆市万州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将走访和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全区上下一张“网”。这张网,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网。如今,万州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机构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区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并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12、称号;区图书馆、区博物馆为国家三级馆。全区所有镇乡(街道)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均达到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制定的建设标准;已发展村社文化中心户510户,逐步实现“点多面广”的目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万州支中心和13个镇乡服务站、354个村级服务点相继建成。三峡移民纪念馆主体工程基本建成,现已征集各类展品1.4万余件,其中实物展品4201件,照片及视频资料1万余张;展陈形式设计第10稿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完善中。三峡文化艺术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全区已建成大型城市广场7个、镇乡广场10个,人均广场面积达到0.46平方米以上,其中“心连心”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全面覆盖。万州52个

13、镇乡(街道)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均配备了电脑、书架、阅览座席、图书等基本设备,并配备了35名专职人员。全区已全面建成448个村级“农家书屋”,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均常年免费提供服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万州支中心每年接待读者2万多人次,镇乡、街道、村及社区基层服务点接待读者8万余人次。(二)居民天天享“大餐”。对万州区的居民来说,只要你愿意,天天都有丰富而且免费的文化“大餐”供你享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区博物馆于20xx年x月x日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免费开放,并主动与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联系,将博物馆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和科普教育基地,接待观众41万余人次。20xx年以来,区图书馆

14、接待读者118万余人次,借阅图书157.5万余册,免费开放后,每周开放时间达到64小时。区文化馆各活动室每周对公众服务的时间在56小时以上,并派出专业人员对各类群众文艺爱好者进行专业培训,近年来,举办群众文化活动200多场(次),培训群文骨干万余人次。各种文化惠民活动层出不穷。万州积极组织动员城市文化资源服务农村,常年开展电影、图书、故事、戏剧、展览“五下乡”活动。20xx年以来,放映农村惠民电影35088场,惠及农民群众、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750万余人次。实现了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农村中小学观影率达到100;健全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合作机制,每年组织农村镇乡图书、文博巡展4次;20xx年以来,

15、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深入镇乡送戏下乡239场。(三)城乡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成绩显著。近几年来,全区城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利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和“唱读讲传”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我区的文艺创作多次获奖,成绩斐然:大型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三峡人家分别获得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第五届重庆文学艺术奖、重庆市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广播剧背着婆婆去打工、城里人、乡下人、歌曲爱在万州获得重庆市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杂技鼓韵获法国“舞台之火”国际杂技大赛特别大奖;万州竹琴赞三峡、评书江姐闯关获得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群众

16、文化队伍蓬勃发展,广场文化保持了“天天有、周周演、月月赛”的良好氛围。全区现有群众业余文化队伍330余支,行业协会会员1268名。其中,响水农民艺术团被中宣部、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振奋了人们的精气神。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区近几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从我调查中了解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仍显滞后。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面积狭小,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还有部分镇乡综合文化服务站和村农家书屋阵地建设未改善,新建的镇乡综合文化服务站设备设施还缺乏。2、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费仍显不足。虽然我区近几年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多种原因,仍不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求。特别是一些新建的综合文化服务站,项目建设资金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