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c1h****01 文档编号:252420121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学检测,读通诗句1.谈话导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童年往事。正如冰心所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在这个单元,我们要和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童年往事相遇。在相遇中,我们要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学习把一件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童年是最纯真、最美好的,也是丰富多彩的。身处童年时代的你们正经历着最美好的时光。千

2、百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通过第一课的三首古诗,一起去了解下。(板书课题)2.听读正音。(1)按照七言诗的读法画一画节奏,自由练读。(七言诗常为“二二三”停顿)(2)指名朗读,要求读出节奏,师听读正音。重点正音:“供”是多音字,本文读第四声。“钲”和“磬”要读准后鼻音。3.书写正形。出示带有空格的诗句,学生完成填空,写好“昼、耘、桑、晓”四个字。重点提醒:“桑”“昼”是上下结构,各部分书写要紧凑;“桑”字上面的“又”的捺都要改成点。“耘”“晓”是左窄右宽,“晓”字不要多点少撇。4.辨析解意。遇到不太懂的词语,你会怎么做呢?(出示检测题,学习辨析词义。)(1)“童孙未解供耕

3、织”的“供”是什么意思?( )A.提供 B.从事 C.生产 D.供给(2)“草满池塘水满陂”中的“陂”是什么意思?( )A.堤坝 B.沙坡 C.池岸 D.小路(3)“昼出耘田夜绩麻”中“绩麻”的意思是( )。A.用麻绳绑东西 B.把麻搓成线 C.用麻线织布做衣服 D.给麻线打上结重点引导:学会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设计意图:古诗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先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尝试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通过检测闯关,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以学定教。)二、组内畅说,读懂诗意1.组内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2.分享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大致了解诗意。3

4、答疑解惑。通过提问预设补充讲解,拓展积累。预设一:回顾四年级学过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退居家乡以后所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一共分成五组,分别是“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就是描写的夏日的田园生活。预设二:回顾杨万里所写的古诗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稚子弄冰是小孩模仿习俗“打春牛”(祈愿来年好收成)的场景自娱自乐,杨万里以诗记录此情此景。“忽作玻璃碎地声”中的“玻璃”在古代指的是天然的玉器。(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已有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经验,用自己的话说说

5、古诗的大致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进行疑难交流,借助课外资料,回顾旧知,拓展积累。)三、深入研读,体会诗趣1.想象画面。(1)既然三首古诗都写童年的生活,让我们聚焦这三首古诗,看看哪些诗句特别能表现出童趣,用”画出来。(2)聚焦诗句,感受童趣。读下面的诗句,展开想象,说说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指名分享。 (3)借助课本插图,交流画面内容,详说诗中童趣。2.借助词语。如果改写成小短文,你觉得重点要放在哪里?范例:围绕“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中“未解”“学”等关

6、键词语,想象儿童学种瓜时的情景,抓住动作、神态、语言,把画面写具体,品味童趣。口头改编,记录文字。3.寄情于读品味韵味。(多样朗读,有声有色,配乐诵读。)4.梳理结课。借助注释,了解大意;融情想象,感受诗趣。5.学法迁移,读写结合。借助关键词,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设计意图: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让学生在想象画面中感受童趣,在借助插图说诗意中感受童趣,在品味词语中体会童趣,多样朗读中,读出古诗的韵味,并熟读成诵,积累于心。)第二课时一、读诗入情,想象入境1.诵读。合作讨论:怎样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并尝试着诵读,互相评价。预设一“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

7、借助“脱”“穿”“敲”等动词,想象儿童“弄冰”过程:“脱晓冰”“穿丝线”“当银钲”“敲玉磬“碎晓冰”。(2)想象他的神态及心理变化进而感受他的可爱-“脱”晓冰和“穿”彩丝时的小心谨慎,“敲”冰块发出清脆声响时的得意,“碎地”时的懊恼。(3)配乐朗读,感受童趣。童年这种快乐是不怕冷的快乐,是挡也挡不住的快乐,千百年前的儿童是这样,千百年后的你们不也是这样的?当杨万里看到这份充 满天真活泼的画面,忍不住用诗句把它记录下来。如果你来读,要怎么读呢?捧起书本,一起读一读吧。预设二:“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围绕“满”“衔”“浸”结合插图想象画面,感受宁静美好。(2)借助“横”“信口”想

8、象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的样子及笛声的变化感受牧童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牧童的活动,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牧童的短笛这部分,写出动作、神态。写得清楚、生动。(3)畅想说童趣,人情读古诗配乐吟诵。稚子弄冰的快乐,小牧童信口吹笛的活泼,都跃然纸上,现在自己朗读练习,尝试着背一背。2.想象。任选一个话题,想象写话:(1)孩子们在桑阴下学种瓜怎么学的,抓住动作描写来想象,还可以写伙伴们的表现和大人们看到后的语言、神态等。(2)孩子们的冰“碎地”之后,又会有怎样的情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写孩子们的情态。(设计意图:朗读和吟诵是体会诗歌情感,引发想象和培养语感的最佳路径,让学生通过朗诵来想象

9、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既有技巧的训练,更有内容的品味,审美意识亦融于其中。)二、对比阅读,品悟诗情三首古诗读完了,把这三首古诗放在一起比较着读,看看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1.默读思考,比较异同。2.组内交流,分享发现。相同点儿童的活动情感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引导。相同点:三首古诗都描写了儿童生活的乐趣。不同点:地点不同.活动不一样。有的是“学种瓜”,有的是“脱晓冰”,还有的是“吹短笛”。而且他们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学种瓜”是模仿大人,他们的快乐是随着种子发芽生长而升温的;“脱晓冰”的小孩从刚开始的兴奋到后面的失落,情感是有变化的,但是无论多冷,

10、都挡不住他的快乐,自得其乐得很:“吹短笛”的儿童想怎么吹,就怎么吹,自由自在,这是无拘无束的快乐。通过比较,能帮助我们很好地学习、梳理这样的故事。3.个性选择,表现童趣。选择一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受,你会选择哪一种呢?(生自主选择朗读、背诵、吟诵、配图、歌唱等方式表现童趣。)(设计意图:古诗教学要注重整合,即同一题材的整合、同一主题的整合,这样的教学更具有整体性,有利于学生由学习一首诗迁移到学习一类诗,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三首诗的特性和联系,便于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怀。)三、拓展阅读,审美熏陶古诗学完了,课后还可以尝试着给古诗归类,我们学过的古诗还有很多表现童真童趣的古诗呢?谁

11、来说说?1.回顾课内所学同类古诗。所见小儿垂钓宿新市徐公店村居清平乐村居。2.学法迁移。我们可以用上这节课所学的方法,重新再去读读这些古诗,展开想象,细细品味,寻找异同,读出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发现;也可以选择其中一首将其改写成小短文,或者做一份手抄报,就以“古诗里的童年”为主题进行创作。3.习作素材。你现在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值得记录的东西,如劳动的乐趣、玩耍的乐趣、游戏的乐趣等。准备一个素材本,把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录下来。4.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设计意图:学习古诗词,不仅要让古诗从纸上凝练的文字变成丰富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中,还要让诗中的情趣感染并启迪学生的内心。本课,通过想象画面,品读诗句,让学生感受诗趣。体悟诗情,从而感受诗中蕴含的童真童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