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大可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2142998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大可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昆明市大可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大可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大可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昆明市大可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受精的标志是()A卵黄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 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C精子接触透明带 D雌、雄原核形成 参考答案:A2.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体温明显下降;机体耗氧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汗腺分泌减少。 A B C D参考答案:C3. 某学生将3%的KNO3溶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的洋葱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2小时后企图再次观察时却发现细胞质

2、壁分离自动复原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能自动复原说明了该细胞仍保持活性B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KNO3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C与细胞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相关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液泡D从质壁分离到自动复原的过程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参考答案:C4. 下列是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B动物细胞要经过传代培养,才能进行原代培养C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D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参考答案:C5. 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

3、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参考答案:D【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据图分析,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使得浆细胞分泌抗体,吸附在靶细胞的表面;过敏原再次进入时,与靶细胞上的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

4、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解答】解:A、抗原第一次侵入机体不可能发生过敏反应;A错误B、过敏反应应为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B错误C、过敏反应过程中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C错误D、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

5、法正确的是A. 当一个人患乙肝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 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 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 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被疯狗严重咬伤时,这时有大量狂犬病毒进入体内,激发极体产生抗体需要一定时间,而且数量有限,故需要注射对应抗体消灭病毒相关较好,A错。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限,而注射抗原激发机体产生记忆细胞,能够长期保留,进行二次免疫,故方法有更持久的免疫力,B错。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体液免疫,C错。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使机体主动获得免疫能力,免疫时间和效果较好,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

6、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7. 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 B. 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C. 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 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参考答案:A8. 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

7、NA分子数分别是A32、16、64、64 B32、8、32、64C16、8、32、32 D16、0、32、32参考答案:A9. 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A. 3 B. 4 C. 9 D. 12参考答案:C10.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点是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杀伤靶细胞 D分泌淋

8、巴因子参考答案:B11.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B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发育C棉花打顶解除了顶端优势,可提高产量D用IAA处理月季插条一定能促进其生根参考答案:C【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能得到无子果实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用一定浓

9、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未授粉的雌蕊柱头才能得到无子番茄,A错误;B、乙烯利不能促进果实发育,但能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C、在生产实践中,把生长到一定高度的棉花幼苗进行摘心,可以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解除其顶端优势,从而使更多的侧芽发育成枝条,可提高产量,C正确;D、如果IAA的浓度较低时,可以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浓度过高,会抑制生根,D错误故选:C12.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参考答案:D13. 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体细

10、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 受精卵A B C D参考答案:D14. 浮游动物、藻类、贝类、虾、鱼、微生物等为某湖泊中生活的全部生物,他们统称为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参考答案:B15. 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对外物质交换速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参考答案:A细胞要通过它的表面不断地和周围环境或

11、邻近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它就必须有足够的表面积,否则它的代谢作用就很难进行当细胞生长,体积逐步增大时,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即相对表面积)会变得越来越小,导致表面积相对不足,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的需要,代谢缓慢因此,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充足的原料,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故选:A。【考点定位】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名师点睛】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因而限制了细胞的长大。2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16. 排卵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牛排卵时排出的是初级卵

12、母细胞 B精子与卵子受精后发生排卵C排卵时已完成减数分裂,因此,排出的卵子仅含体细胞一半的遗传物质D排卵后卵子进入输卵管,准备与精子受精参考答案:D17.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接种针、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针 C.培养基、手、接种针D.接种针、手、高压锅参考答案:C18. 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病人中不适合用胸腺素的是 A、SARS病人 B、器官移植病人 C、禽流感病人 D、艾滋病人参考答案:B19. 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

13、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A“弹头”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B“瞄准装置”是指识别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C“生物导弹”既可以消灭肿瘤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D“生物导弹”的制备利用了细胞工程技术参考答案:A【考点】RH: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分析】由于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因此可以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等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疗效高,副作用小,位置准确【解答】解:A、“弹头”中的药物不具有选择作用,A错误;B、单克隆抗体可与抗原(癌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起到导向作

14、用,B正确;C、“生物导弹”既可以消灭肿瘤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C正确;D、单克隆抗体运用了动物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生物导弹的组成;识记其中的“瞄准装置”和“弹头”的本质;明确其选择作用的是单克隆抗体,难度不大20. 当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时,此电位称A神经冲动 B局部电流 C动作电位 D静息电位参考答案:D21. 下图是用除去DNA的滤液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首先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B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C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5mL,连续收集D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