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动力考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52082889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质量动力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质量动力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质量动力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质量动力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质量动力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质量动力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质量动力考 朱革新2010年初,习近平同志在听取中央党校工作汇报时指出:“教学质量是中央党校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可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这一重要指示对全国各级党校而言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主旨就是强调教学质量对党校生存而言的生命意义,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业已成为各级党校迫在眉睫的关键性工作。考究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无外乎“教”与“学”两个方面,既要强调教师“教”的主导地位,也要重视学员“学”的能动意义,以教促学,教学相长,是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基本路径。既然是强调“教”的主导性作用,如何提高教师“教”的水平,就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是安身立命之本。为

2、此,本文拟就制约党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动力机制系统问题,略疏己见,既是鄙人从教近三十载的感悟,也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探教学之道。制约、作用于教师教学水平及质量的动力系统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内动力系统,二是外动力系统。内动力系统是制约教学水平及质量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内在因素之复合系统,主要是指制约教学质量的教师自身的个体因素成分,亦可称之为个体内动力或个体内激励。该复合系统又主要包含五个分系统,即:性格动力;兴趣动力;能力动力;业绩动力;道德动力。性格动力亦称本性动力,是指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个性心理特征,也是制约授课特征的基本内在要素、本性要素。性格动力又包含两个向度,一是质的向度,二

3、是量的向度。优质的性格制约着优质的教学,这是质的向度;多元的性格导致多元化的授课,这是量的向度。教师性格的优质化、多元化决定了教学水平的优质化和授课风格的多元化,这是教师授课千姿百态、流光溢彩的性格动力源。党校姓“党”,党校也姓“人”,既要讲党性也要讲人性,忽视人性及个性化教学,党校的教学质量必将大打折扣。应当鼓励教师讲出人性、讲出个性、讲出自我,把党校的“党性”与教师的个性有机结合,营造百花齐放烘托党性的教学氛围。构建优质、完善、多元的性格特征群体,应当成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兴趣动力是指由教师个体的兴趣爱好所提供的质量动力机制,兴趣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源。爱因斯坦说:“兴

4、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制约质量,兴趣决定盈亏及成败,有兴则盈,无兴则亏;有趣则成,无趣则衰。乐之则玩,不乐则拜拜。组织需求与个人兴趣、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又是一个矛盾有机体,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务之一。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打造教师对教学及其所专学科有持续兴趣的教学氛围,这也是当下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兴趣又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的矛盾结合体,其内涵丰富,此处是指要善于处理新旧专题之间的矛盾、新旧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而言,既要有静

5、又要有动,既要持旧又要创新。要激励教师的创新兴趣,激励开设新专题,鼓励“老锅炒新菜”,防止“新碗装旧汤”。能力动力是指由教师的授课能力提供的制约教学质量的动力要素,授课力高则教学质量高,反之则低,二者存在正比关系。授课水平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复合能力的集合体,受知识、研究力、学习力、个性、口才、兴趣、立场、经验,等等因素的制约。但授课力在教师综合素质中又是相对独立的要素,有其特殊的规律,授课之道是决定授课力的关键。学习研究力及知识水平并非可与授课力绝对相等,知识水平高未必授课力强,知识水平略低未必授课力弱。能否实现知识度与授课力的最佳配置是决定教学质量重要环节。研究教学之道就应当深

6、化对授课之道的认识及研究,练好内功也就应当练好授课之功,提高授课力。业绩动力是指教师受业绩刺激所引发的制约教学质量的动力要素,业绩刺激是影响教学水平及质量的重要动力源。业绩制约又可能发生三种情形:正激励;逆激励;反刺激。正激励是指由于受到教学业绩的正刺激诱发的激励行为,即教学鼓舞,教学效果越好,越期待提高教学质量,越有教学兴趣。美国社会交换论创始人霍曼斯在其“破译社会行为的命题”中揭示了“成功命题”,他认为,一个人的某一行动越是经常得到报酬,就越有可能再进行此类行动。逆激励是指由于受到教学业绩负刺激而诱发的激励行为,即知辱则勇、逆境奋起,教学效果欠佳反而激励了教学斗志,渴望提高教学质量。霍曼斯

7、用“进取认可命题”来概括此类行为,他指出:当一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所预期的报酬,或得到了所不期望的惩罚,他就会愤愤不平并做出更富有进取心的行为。反刺激是指由于受到教学业绩负刺激而诱发的负行为,敷衍了事、得过且过。霍曼斯用“价值命题”对人的社会行为进行r揭示,他认为,对个人而言,行动的结果越是有价值,就越有可能进行此类行动。反之,其行动结果越没有价值,或可能带来惩罚,就越不可能进行这类活动。业绩动力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是连接内动力系统和外动力系统的主要通道,外动力系统主要就是通过对教师的业绩管理来激活内动力系统从而激励教学行为的,外动力系统业绩评估的制度设计,就是激活业绩动力的制度性手段,制度质量决

8、定了教学质量。对教师而言,业绩动力从方向上看,又有两个来向,一是来自教学业绩激励,二是来自科研业绩激励,亦称双向激励、双刺激、双压力。二者又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如何协调处置二者的矛盾关系,既是教师的职责,又是管理部门的主业。道德动力是指由道德激励及道德约束所引发的教学质量动力源,是至高内动力要素。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世说新语贤媛。“行德则兴,背德则崩。”大戴礼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道德动力又包含两种因素,即人生道德与职业道德。相比较而言,人生道德是激励教学质量的崇高动力源,是基于将提高授课质量作为教师人生最高价值追求的一种道德激励,这种道德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

9、高境界,也是最难攀求的彼岸世界。获此道德本真,将是教师之大幸,教学质量之大幸,党校之大幸。诚然,人生道德价值动力亦非空中楼阁,其犹如塔尖,而其基座则是由诸多复合要素组合的价值选择系统。教师人生道德价值选择就是受内动力系统及外动力系统诸多要素制约的价值选择体系,它既是提高教学质量内动力系统与外动力系统相关联的重要通道,也是教师依据外动力系统价值诱导进行价值权衡、功利比较而形成的内在道德价值选择的结果。在此,最为关键的外动力价值激励就在于外动力系统的制度性价值设计,制度设计的价值诱导是制约教师人生道德取向的根本要素。如果制度安排能够将教学质量设计为教师最崇高的价值追求,那才是党校安生立命之最大福祉

10、。职业道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道德动力源,是基于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及追求而形成的道德动力机制。职业道德是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道德底限,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价值选择,只要选择了担当党校教师的职责,就应勇于承担责任,负重前行、赴汤蹈火。法国哲学家萨特在他的“自由选择论”中指出: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可见,选择与责任是平行不悖的。对职业道德的领悟又可有两种情形,一是自觉认知,即自觉运用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个体行为;二是本性认同,即通过个性心理特征来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比较而言,自觉认知比本性认同有更高的自觉度,但本性教师也会对教学工作做出卓越的贡献。此类划分并非具有

11、扬此抑彼、孰褒孰贬的道德价值评判意义,但提倡争做自觉认知型的党校教师,对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是大有裨益的。上述五种动力构成了制约教学质量的内动力系统,但内动力系统与外动力系统是紧密关联、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构筑了制约教学质量的复合动力系统。所谓外动力系统是指教师个体因素之外的由多种要素及机制复合而成的教学推动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外在动力源。制约并作用于教学质量的外动力系统主要蕴涵五大动力机制,即:制度动力;人文动力;身份动力;环境动力;市场动力。制度动力即由职称评定制度所决定的制约教学质量的动力源,它是作用于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主要外在诱导机制。职称制度是制约教学质量的关键的外动力,

12、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动力机制,其基本功能有二来自www.lw5U.com:一是对教学管理者而言,职称制度具有管理功能,即通过职称制度来规范及诱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科研行为,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刀把”。二是对教师而言,职称制度具有选择功能,是教师进行价值选择的方向盘、航向标,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质量。众所周知,当下我国的职称评定制度主要包含两块指标,即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其中科研指标因其可比性强而成为硬指标,而教学指标因其可比性弱而成为软指标,这就势必诱导教师努力经营科研硬指标而弱化教学软指标。这对以基础教育、生存技能教育为主业的高校而言,尚不足以影响其安身立命,甚或是提高名望的基本手段。

13、而对于以党性教育、执政技能教育为主业,以教学质量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党校系统而言,此种全国一刀切、重科研轻教学的职称设计及制度安排,势必危及党校安身立命之本。诚然,教学与科研是制约教学质量的“两只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已达成理性共识。但是,授课力与科研力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各有其独特的规律,分属两类不同的思维方式。其表现形式也不同,授课表现为“能说”,是脑嘴结合,靠嘴、说来表现;科研则表现为“能写”,是脑手结合,靠手、写来表现。韩愈在师说中也说:“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学与科研“两条道”、“两张皮”的问题,始终是党校系统教学管理中的一对矛盾,教师们在无法同时“一手画圆,一手画方”时

14、,势必选择此时画圆彼时画方,或彼时画圆此时画方。而职称设计的科研导向,科研的可比性与教学的不可比性,又势必诱导教师们在整体目标价值的选择上,表现出强化科研而弱化教学的倾向。美国学者霍曼斯用“合理性命题”来解释此类行为,他认为,人们在对两种行为进行取舍时,会根据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也增大的行为。重研轻教的价值导向,无异于是教学质量的“慢性自杀”。当下党校的职称评定设计尽管强化了教学指标及教学的权重,但由于教学指标设计的粗放化及不完整性,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科研可比而教学不可比、强研弱教的职称评定格局。尽管我们可以通过教改来激励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教改业绩与职称评定的分离情形仍

15、未改变教师价值目标选择上的科研诱惑。霍曼斯在“剥夺饱和命题”中指出: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得到一种特定的报酬,这种报酬的加码越是缺乏价值,其价值引力将递减。如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下述若干战略选择可兹参考,即:分化战略;转化战略;细化战略;分类战略。分化战略亦称剥离战略,即将党校的职称评定系统与高校的职称评定系统彻底分化、剥离、脱钩,形成具有党校特色、相对独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职称评估体系,这是关系着全国党校系统未来命运的根本性抉择。此战略须全国一盘棋,从中央党校到地方各级党校依序展开。转化战略即以教学拉动科研,将教改模块、教学专题立项转化为科研立项,使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论文表达,切实解决

16、“两张皮”问题。细化战略是将职称评定的教学指标精细化、完整化,使之具备可比性,成为硬指标,切实“硬起来”。分类战略是将职称评定指标分成教学类与科研类,在指标细化的基础上,突出强项分类管理,这是实现双赢、双丰收、避免科研单一诱导的极佳战略抉择。以上四种战略的可操作性依次递增,而其战略意义则依次递减。人文动力是指由人性文化特征所形成的制约教学质量的动力因素。相对于制度动力而言,人文动力是软动力、柔动力、潜动力,是通过教师的人文感知而形成的教学动力源,人文感知愉悦舒畅则教学积极性高,反之则低。人文感知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即管理者的人文特征与同事间的人文关系。领导者、管理者的人文特征是人文动力的主渠道、主动力,是通过管理者的人文魅力而形成的教学激励力,它主要包含四种人文力,即:公平力;悟道力;包容力;善任力。公平力是指管理者处事公道的能力;悟道力是指管理者领悟教道的能力;包容力是指管理者人际豁达的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