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恩施市京信友谊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252042154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湖北省恩施市京信友谊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湖北省恩施市京信友谊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湖北省恩施市京信友谊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湖北省恩施市京信友谊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湖北省恩施市京信友谊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湖北省恩施市京信友谊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湖北省恩施市京信友谊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湖北省恩施市京信友谊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宝物”圆月桌聂鑫森已经70岁的和乐明,一到吃饭的时候,望着餐厅里的这张圆月桌,就愁得眉毛打结。在古城这条长长的巷子里,和家是一个独立的小庭院。两个卧室,一个是和乐明和老伴儿的,可惜一年前老伴儿因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另一个卧室是两个儿子大和、二和的,但是十多年前,两个儿子相继成家,陆续搬到各自工厂的宿舍区去了,如今都过了40岁,一家一个孩子,分别读高中和初中。餐厅里那张圆月桌边,吃饭的人数由四个变成三个再变成两个,眼下就只剩下和乐明一个了。当然在节假日,圆月桌有时

2、也会围得满满的,有儿子有儿媳有孙子,但毕竟这样的机会太少太少了。现在,他一个人坐在宽大的桌子边,自己都觉得自己可怜。圆月桌上年岁了,漆色早已脱落,但却结实。它是哪一辈传下来的呢?和乐明不知道,反正从他懂事时起就在这张桌子边吃饭。这张圆月桌由两个半圆桌合在一起,分开来各有一个半圆桌面和三条桌腿,合起来是一个整圆桌面和六条桌腿。合起来叫圆月桌,分开来叫月牙桌。和乐明一个人吃饭,用得了这么大的桌子吗?拆开来就用一个月牙桌吧,他又觉得费事,而且感觉不吉利圆圆满满,为何要一分为二呢?隔壁院子的宗学,隔三差五地会来坐一阵子,与和乐明聊聊天。宗学在市博物馆当馆长,快60岁了,一肚子的学问。在一个月色清朗的夜

3、晚,宗学敲开了和家的院门。他们喝茶、抽烟、聊天。宗学说:“和师傅,过两天是中秋节了,孩子们都会来陪你过节吧?”“都打电话来了,会来的。”“你做饭也是内行?”“这样的机会少啊,他们都忙。每当我一个人坐在圆月桌边吃饭,就愁得不行。”“圆月桌?是可分可合的圆月桌?”宗学的眼睛睁大了。和乐明说:“一个老物件,不堪入目。要不是图个念想,我早扔了。宗学到了餐厅,看了桌面看桌腿,又用手在各处敲击了几下,说:“这是黄花梨木做的!”他请和乐明帮忙,各抬一端,把两个半圆桌分开再并拢。“和师傅,这是明代的东西,了不起的一件宝贝!和师傅,我在博物馆干了几十年,这眼力你不会怀疑吧?”“当然不怀疑。”“我告诉你,它的价值

4、在80万元上下。”和乐明的眼睛直了,然后长长地“啊”一声。宗学似乎也为他高兴:“这是个吉祥物。家有一老,不亚于一宝。圆月桌,圆者,和谐,快乐;月者,圆满、明亮。正应了你的姓名。这个院子,这件宝贝,你和儿孙们要好好地守护。”“我一天不闭眼,就一天不会离开它。”老和说。宗学又提醒:“不过,你一个老人守着这样一个院子、这样一件宝贝,怕有闪失啊。你把我对圆月桌的鉴定结果告诉贤侄们吧,他们会想出办法来的!放心,圆月桌是个秘密,我不会对外说的,你们也要嘴严!”和乐明说:“一定,一定!”很快,和乐明就把宗学的鉴定结果告诉了孩子们。中秋节刚过,和家的长子大和领着一家人住进了院子。此后每天,和乐明高高兴兴地做饭

5、、炒菜,脸上的笑堆得满满的。特别是双休日,二和一家人也会到这里来,热闹得很啊!三个月后,二和一家人又替换大和一家人住了进来,和家庭院充满了欢声笑语。隔壁院子,宗学每当吃饭的时候,望着桌子边的自家人,总会想到邻家那张围满了人的圆月桌,圆圆满满,快快乐乐。于是,他想起了自己做的那次“走眼”的鉴定,举筷而笑。(摘自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开头写了年已古稀的主人公和乐明坐在圆月桌边发愁,既是设置悬念,给读者以疑问,又自然地引出他的家庭故事。B. 和乐明怕不吉利不愿将圆月桌分开使用,以及宗学对圆月桌“走眼”的

6、鉴定,可见两人都有希望家人团聚的心理。C. 和乐明的两个儿子开始并没有察觉到老人需要陪伴,在听说“家有一老,不亚于一宝”后,有所领悟并高兴地轮流陪伴老人。D. 文章中的“宝物”圆月桌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取名“圆月桌”寄托着阖家团圆的愿望,宗学说“圆月桌”寓意和谐、快乐、圆满、明亮。E. 小说全文采用倒叙的方式,以生活化大众化的语言,细腻刻画人物的心理、动作,情节紧凑连贯,而故事的结局更是出人意料,发人深省。5. 划线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宗学这一人物形象。参考答案:4. CE 5. 交代和乐明的家庭情况,突出了他孤独的处境。暗示和乐明的儿子没能常常陪伴老人。与

7、结尾全家团圆的情景形成对比. 6. 知识广博、阅历丰富。是博物馆馆长,“一肚子学问”。待人友善,乐于助人。他常陪伴孤独的老和,还暗中促成老人一家团圆。有巧点子,练达人情。他假鉴圆桌是宝桌,交代老人将鉴定结果告诉孩子们,叮嘱老人保密,巧妙地使老和得享天伦之乐。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C项,结合文本内容“和乐明就把宗学的鉴定结果告诉了孩子们”分析,“并没有察觉到老人需要陪伴,在听说家有一老,不亚于一宝后,有所领悟并高兴地轮流陪伴老人”分析不当。E项,“全文采用倒叙的方式”分析错误。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段的作用分析。主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交代和乐明的

8、家庭情况,“他一个人坐在宽大的桌子边,自己都觉得自己可怜”,突出了他孤独的处境。“但毕竟这样的机会太少太少了”,暗示和乐明的儿子没能常常陪伴老人。和文章结尾“总会想到邻家那张围满了人的圆月桌,圆圆满满,快快乐乐”形成对比。点睛:分析语段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6. 试题分析:本题是变相的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阅

9、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宗学在市博物馆当馆长,快60岁了,一肚子的学问”,知识广博、阅历丰富;“隔三差五地会来坐一阵子,与和乐明聊聊天”,待人友善,乐于助人;“不过,你一个老人守着这样一个院子、这样一件宝贝,怕有闪失啊我不会对外说的,你们也要嘴严”,有巧点子,练达人情。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但唯有汉字沿用至今。这不应该是侥幸,而是源自于汉字的特质。早期文字大都是象形、表意的,追根溯

10、源,现在绝大多数仍在使用的拼音文字,其表音符号很多都是衍生自象形表意符号。即便是汉字,占绝大比例的形声字的声符,也大多来自表意成分。在长期发展中,汉字表音的因素在汉字体系中大大增强,表现出明显的表音化倾向,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把汉字认定为“意音文字”,而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汉字中的“表音”要素,原本也是表意字,所以归根到底,汉字还是“表意”的。那么,汉字的生命力何在?若在汉字和汉语的关联中寻找原因,这首先是因为汉字的适用性。汉字能够很好地记录汉语,这是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之一。汉字作为语素文字,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在语音上没有什么变动,汉字和汉语匹配十分得当。其次是汉字具有

11、包容性。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一看就懂,但如果当年有录音机录下老夫子的话,我们可能难以听懂。因为语音是不断变化的,春秋时代的语音系统和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大不一样。然而,不管语音发生了何种变化,字仍然是这些字,意思始终不会改变,这就是时间的包容性。如果当年论语和史记是用拼音文宇书写的,那么现在我们根本无法阅读,这一点对中华典籍的传承十分重要。汉字承载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比较容易解读的文献,这也成为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中国疆域辽阔,方言繁杂,汉字可以起到统一沟通的作用。汉字背后,还有汉字典籍和文化,正是通过汉字及汉字文化的联系,才使中华民族成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试想,如果历史上使

12、用的就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要反映实际语音,那么各地的拼音文字就会各不相同。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字的差异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很快把汉语演化成多种语言,而不再是方言。比较一下欧洲或印度语言纷繁复杂的情况,我们就能认识到汉字的包容性。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汉字起着何等重要的文化认同作用,产生了何等强大的凝聚力。最后是汉字具有文化积聚性。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沉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成为历史的活化石,它反映了中国早期的生产、商业、政治、战争、家庭、饮食等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隐藏着一部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可以作为历史考古的线索。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汉字已经成为中华文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象征

13、,成为不可抛弃的文化遗产。(摘编自黄国营中国汉字的开放性与生命力)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早期文字大都是象形、表意的,即便是现在仍在使用的拼音文字,其表音符号大多衍生自表意符号。B.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其表音化的倾向逐渐增强,甚至开始逐渐超越汉字原本的表意性。C. 汉字能够记录好汉语,并且与汉语匹配得当,因此作为一种语素文字,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D. 我们现在可以阅读论语史记,体现了汉字的时间包容性,这对于文化传承非常重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主要从汉字的特质、汉字与汉语的关联两个角度论述了汉字沿用至今的缘由。B. 汉字已经成为

14、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象征,同时也起着不可替代的文化认同作用。C. 本文灵活运用假设、对比等论证方法,从时间层面集中论述了汉字的包容性问题。D. 汉字的适用性、包容性和文化积聚性赋予了汉字历经千百年而不废的强大的生命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疆域辽阔,方言繁杂,汉字的存在解决了不同方言区人们的日常交流与沟通问题。B. 假如历史上使用的是拼音文字,那么文字的差异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很快把汉语演化成多种语言。C. 汉字的使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更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共同体的建立D. 深入发掘汉字所承载的信息,有助于我们获取大量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古代的社会生

15、活。参考答案:1. D 2. C 3. A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即便是现在仍在使用的拼音文字”扩大范围,原文为“现在绝大多数仍在使用的拼音文字”。B项,“甚至开始逐渐超越汉字原本的表意性”无中生有。C项,选项中的原因和结果虽在文中先后出现,但没有因果关系,选项强拉因果。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

16、、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从时间层面集中论述了汉字的包容性问题”错误,在论述包容性问题时,主要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来展开论述。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解决了不同方言区人们的日常交流与沟通问题”错误,原文为“汉字可以起到统一沟通的作用”。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