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2课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247077723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2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2课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2课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2课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2课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2课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2课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2课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材P4546)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2.知道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3.知道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科学探究目标1.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2.能根据观察记录纸,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承担小组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2.在实验观察中感受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对科学观察活动保持较高的兴趣,积极投入到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中。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古时候人们利用生

2、活中的现象和自然规律,设计计量时间仪器,从而方便生活的过程。2.体会技术发展对认知自然规律的推进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难点:进行长时间规范地观察记录,研讨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太阳位置变化的关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纸板、观察记录纸、小短杆、指南针、记号笔、直尺、小组讨论记录单、手电筒。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日晷的相关资料、简易日晷制作和使用的视频。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图片。)太阳是地球的光源,为我们送来光和热。阳光下,物体会产生影子。那么在一天之中,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呢?(预设:阳光下物体影子

3、的方向与太阳的照射方向相反。)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观察活动来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板书: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设计意图】学生对影子并不陌生,通过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影子变化规律的主动性。探索与研讨探索一:了解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1.过渡:大家知道该怎么记录物体的影子吗?(预设:可以通过制作简易日晷来观察记录。)2.讲解:(教学提示:出示日晷的图片、文字资料。)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是我国古人根据日影的变化规律制造出来的。我们可以以此为原型,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帮助我们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3.提问:那你们知道

4、该怎样制作一个简易日晷吗?(教学提示:播放视频并讲解制作和使用简易日晷的方法。)4.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制作简易日晷,并使用简易日晷记录日影变化,完成活动帮助卡。5.交流:(教学提示:课件展示观察记录纸上的日影记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影子的变化规律。(预设:一天中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一天中的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一天中,影子像时钟一样转动;一天中,影子的方向会由西到北,再到东。)6.小结:根据观察记录,我们发现,一天中影子长度由长变短,再变长;影子方向由西到北,再到东。探索二:了解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1.提问:根据观察记录,我们知道了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那么根据影子的变化

5、规律,同学们能说说太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吗?(预设:太阳的高度变化是由低到高,再到低;方向变化是由东到南,再到西。)让我们再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2.布置任务:现在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和使用简易日晷,帮助学生认识影子变化的规律,了解影子变化与太阳位置变化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坚持记录的习惯,同时也能了解和体会中国古人利用自然规律来方便生产、生活的伟大智慧。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拓展:下面请大家通过视频来认识一下真正的日晷。(教学提示:播放介绍日晷的视频。)2.提问:视频中的日晷与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晷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视频中的

6、日晷是斜着摆放的;晷面上面标着十二个时辰)3.小结:古人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反复验证改进,最终才制成了计时更为准确的日晷。【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规律能够为我们所用,但需要我们耐心观察、不断发现与创新运用。指导学生对比简易日晷与真实日晷的不同之处,能让学生明白技术的发展是逐步跟进,而不是一步到位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观察活动,真切感受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地运动和变化。让学生认识到影子的变化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之间的关系,领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本课的观察实验因为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需要学生课后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记录,因此能培养学生坚持记录的习惯以及根据观察记录实事求是论证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36第三题。三、选择题。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 )。A.相反 B相同 C无法确定3.同一时间,观察阳光下相邻的两棵小树的影子,下列现象中合理的是( )。4.下图为菲菲在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段拍摄的阳光下的小树照片。根据小树影子的变化规律推测,菲菲拍摄的时间顺序是( )。AB.C.参考答案三、2.A 3.C 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