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专题训练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47077652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单元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专题训练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九单元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专题训练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九单元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专题训练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九单元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专题训练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九单元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专题训练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专题训练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专题训练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类型一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1.向盛有40 g氯化铵的烧杯中加入40 g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1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B.2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C.若升温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D.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2.2020杭州 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g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所得溶液的质量/g1010040120.96010040140A.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 gB.所得溶液一定是

2、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若通过加热将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D.若将所得溶液降温至10 ,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3.25 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编号水的质量/g50505050加入固体质量/g5101520现象固体完全溶解固体完全溶解剩余少量固体剩余较多固体A.实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B.实验说明25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C.实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实验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 g4.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406080溶解

3、度/g1.683.737.313.4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20 时,将2 g高氯酸钾溶于98 g水可配制2%的溶液C.60 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D.将80 时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60 ,析出6.1 g晶体5.曼曼用盛有150 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2甲所示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B.溶液中,只有是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D.若将升温至t2 ,固体不能全部溶解6.(1)20 时,NaNO3的溶解度是88 g。在20 时,将50 g NaNO3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

4、NaNO3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的质量是g,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至0.1%)。(2)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先用天平称量g NaCl放在烧杯中,再用规格为(填“100 mL”“50 mL”或“20 mL”)的量筒量取mL水(水的密度为1 g/mL),倒入烧杯中,搅拌,即可得到所需溶液。类型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7.2020泰安 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 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3A.实验操作顺序为B.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 gC.选用100 mL量筒量

5、取所需的水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8.2021安徽 某同学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洒出9.对 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某物质的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加入 10 g 水;加入 10 g 同种溶质,且完全溶解;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同种溶质的溶液 10 g;蒸发掉 10 g 水,无晶体析出。操作后的四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D.1

6、0.2020宜宾 实验室按如图4所示步骤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回答下列问题。图4(1)所需蔗糖的质量为。(2)用规格为(填“50”“100”或“500”) mL的量筒量取mL蒸馏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水的密度约为1 g/cm3)(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填字母)。A.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C.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11.2021岳阳 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操作示意图如图5。请回答:图5(1)图中

7、使用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2)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4)取10 g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的NaCl溶液,需加水g。类型三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1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25 g大理石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6所示。请计算:(1)25 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图613.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

8、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7所示。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1)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g。(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图7答案1.D解析 由图示可知,在20 时,40 g氯化铵并没有完全溶解在40 g水中,所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0%;因为在该温度下,溶剂的质量不是100 g,且氯化铵没有完全溶解,所以无法推断此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且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单位是“g”;温度升高,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当溶液恰好饱和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当溶液不饱和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2.D解析 10 时,在

9、100 g水中加入40 g的硝酸钾,形成的溶液质量为120.9 g,所以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 g;中的固体全部溶解,但无法判断是不是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通过加热将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此时溶质质量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g140 g100%=28.6%,降温至10 ,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9 g120.9 g100%=17.3%,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3.C解析 实验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5 g5 g+50 g100%=9.1%;固体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如果是饱和溶液,则25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如

10、果是不饱和溶液,则25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0 g;实验所得溶液都是25 时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 g+溶解度100%,因此质量分数相同;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20 g。4.A解析 由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可以看出,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g,将2 g高氯酸钾溶于98 g水中,最多能溶解1.65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6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 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g7.3 g+100 g100%=;若将升温至t2 ,固体不能全部溶解,因为t2 时,W的溶解度是

11、30 g,150 g水中最多可溶解45 g W。6.(1)饱和9446.8% (2)8 50 mL 42解析 (1)因为20 时NaNO3的溶解度是88 g,所以将50 g NaNO3放入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44 g,即饱和溶液的质量为94 g,溶质质量分数为44 g94 g100%=46.8%。(2)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为50 g16%=8 g,则需要水的质量为50 g-8 g=42 g(即42 mL),需要选择量程与之接近的50 mL量筒量取。7.D解析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

12、偏小。8.C解析 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且使用了游码,砝码和葡萄糖放反,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少,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会造成实际所取溶质的质量偏少,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9.B解析 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00 g10%=10 g。加入10 g水,溶质质量分数为10 g10 g+100 g100%=9.1%;加入10 g同种溶质,使之全部溶解,溶

13、质质量分数为10 g+10 g10 g+100 g100%=18.2%;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同种溶质的溶液10 g,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为10%;蒸发掉10 g水且无晶体析出,溶液变浓,溶质质量分数为10 g100 g-10 g100%=11.1%。10.(1)22 g(2)10078(3)搅拌,加快溶解速率(4)D解析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需蔗糖的质量为100 g22%=22 g。(2)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100 g-22 g=78 g(合78 mL),应用规格为100 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3

14、)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4)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少,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少,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会造成实际所用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11.(1)烧杯(2)(3)加快溶解速率(4)20解析 (2)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并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4)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 g3%=(10 g+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