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 教案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47077183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烧与灭火【教学目标】1掌握燃烧的方法和灭火方法。2了解促进燃烧的方法。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4知道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的易燃物和易爆物。【教学重难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方法。2爆炸产生原因的微观解释。【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灭火的原理1灭火的方法2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3燃烧的定义1通过真实的火灾的信息,认识火灾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激发学生对火灾受难者的同情,引导学生对灭火的探究动力。引导学生讨论列举常见的灭火方法(如酒精灯、森林大火等),与学生交流灭火常识,简单介绍常见的灭火器,培养学生安全用火的意识。安全提示:出现家庭火灾

2、可做以下措施:拨打火警119;火势不大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灭火物品(如水、沙等)适当灭火;如有大火,撤离是应用湿毛巾或被褥之类捂住口鼻,沿墙撤离;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不可直接泼水;不要贸然开窗,以免扩大火势。2从灭火的方法中总结归纳出燃烧所需具备的条件,以“火三角”直观的介绍燃烧的三个条件与燃烧的关系。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简单谈谈对火灾的认识。尽可能的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总结归纳灭火方法,变向思维燃烧与灭火的关系,探究燃烧所需的条件。二、促进燃烧的方法1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2促进燃烧的方法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1爆炸的发生2燃烧与爆炸的关系3安

3、全常识1控制燃烧的条件,比较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不同的燃烧效果。通过现象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不完全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对燃料的浪费。2从燃烧反应的条件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燃烧和爆炸联系在一起,你见过爆炸的场面吗?燃烧和爆炸有必然联系吗?如果将爆竹里的火药倒出点燃还会发生爆炸吗?实验探究:氢气的燃烧和爆炸现象: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小水珠;4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后,点燃会发生爆炸。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而爆炸也不一定是燃烧引起的,爆炸的原因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气体急剧膨胀引起的。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示多识一点: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联系生活常见现象(如蜂窝煤等),总结促进燃烧的方法想一想生活中都见过或听说过哪些爆炸,分析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如气球爆炸、爆竹爆炸、瓦斯爆炸等)通过实验,结合课本提供的图片,从微观解释氢气的燃烧和爆炸现象。分析爆炸的原因,认识爆炸的危害,交流讨论生活中应如何防爆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将会如何面对燃烧和爆炸场面,如何自救。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