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教育的全部]德育教育论文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46336224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是教育的全部]德育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德育是教育的全部]德育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德育是教育的全部]德育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德育是教育的全部]德育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育是教育的全部]德育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是教育的全部]德育教育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是教育的全部 德育教育论文教育规划纲要一周年进行时编者按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了教育规划纲要。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已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对教育规划纲要高度认同,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人民群众充满期待,贯彻落实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初见成效。本期刊出该组笔谈,以帮助各地各校全面了解情况,总结交流经验,更好地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本刊将继续跟踪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的新进展。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和重视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特别提出各级各类学

2、校要把德育摆到首要位置,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德育的论述,进一步体现党和国家对德育的高度重视。尽管如此,对德育的认识,仍然需要深化。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迎来70华诞前夕,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就“中国德育”专题采访了北京市教科院院长时龙研究员,以下是本次采访实录。:时院长好!无论是您的文章还是您的讲话,可以说处处都洋溢着您对中国德育的高度关注和独特见解,今天特别邀请您,请您结合教育规划纲要,谈谈对德育的认识。时龙:德育很重要,这是不言自明的。现在经常看到和听到这样一句话: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话的用意是好的,但

3、不确切。我认为,德育不是教育的一部分,德育应该是教育的全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质,首先是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我们不能够片面地就德育谈德育。:“德育是教育的全部”这个提法很新,您能适当深入地阐述一下吗?时龙:德育是教育的全部,其实也不是什么新的观点,这是教育的基本事实和教育的基本问题。首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综合体。我们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促进人综合、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德智体美劳分别发展。其次,德,主要是指人的思想道德,它体现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自教育产生以来,人类就高度重视对人的德性培养。教育史料表明,这种培养贯穿于整

4、个教育过程,体现在各个教育环节之中。后来,一些学者提出了德育的概念,强调道德养成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育德功能。再次,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德育早已不是简单的让人修身养性,还有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功能。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集中体现在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三个关系上: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善待物质世界;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和谐人际关系;三是人与文明的关系,即丰富精神世界。而这一切,远不是人们以系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心理体魄就能支撑的,它需要发挥全部的教育功能方能实现。:您是如何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5、)中关于德育的论述的?时龙:教育规划纲要是十分重视德育的,尽管从章节目录上看没有“德育”的字眼,但它通篇都体现了对德育的高度重视。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认为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首先就是对社会责任感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到“德育为先”,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表述。需要强调的是,所谓“为先”,不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有个排序,而是强调德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统领地位和全覆盖要求。教育规划纲要中还强调丰富社会实践,学会做人做事,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这些论述都是对德育工作的全面要求。所以,我认为,加强和改

6、进学校德育,一定要从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角度,认真领会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深化对德育的科学认识和全面理解。:依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我们该如何继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呢?时龙:多年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这是应当肯定的;近年来也提出了改革和创新德育的要求,这也是值得重视的。不过,我认为,这里也有一个转变思路的问题。从具体的德育实施上看,德育工作可以有自身的工作目标,但是从总体上看,德育目标应该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加强和改进德育不可能另起炉灶,另辟蹊径。换言之,德育不可能也很难做到自己加强自己,自己改进自己。目前,德育实践过程中单项推进的情况是比较多的,但在大面积整体推进上

7、,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既然德育不可能也很难做到自己加强自己,自己改进自己,那么,到底怎样做才是可行的呢?时龙:我的观点是,不要单纯强调德育的改革与创新,而是要推进整个教育的改革创新,让这种改革创新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大系统形成了比较好的机制和环境,子系统才能随之而动。同时,德育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建立适应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结合近年来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我的基本设想是:其一,切实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在教育系统开展全方位的德育设计,在全部课程教材、全部教育环节、全体教师中体现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德育是教育的全部”这一思路,真正构建有利于加强改进学

8、校德育工作的教育体系。其二,坚持实践取向的德育方式方法的变革。德育课程是必要的,但课程不能代替整个教育,也不是教育的全部。实践取向就是指德育工作要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三,构建以公民教育为主导的德育课程体系,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国公民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但势头迅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教育规划纲要也重申了这个思想。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公民教育开展了研究,对于要不要开展公民教育,大家似乎没有争议,但对于什么是公民教育、怎样开展公民教育,分歧不小。时院

9、长对此如何看待?时龙:我国现代公民教育,是在我国宪法基本精神指导下,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以公民权利义务为主导,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现代公民教育并非是对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的包罗万象的教育,尽管也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支撑,但这不是现代公民教育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主要内容和主要目的集中于现代公民意识。培育并树立现代公民意识,促进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的统一,发挥公民在社会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推进现代社会发展,是现代公民教育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社会走向全面进步,成为世界上社会发展的典范。但是,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与社会

10、发展相伴的人的发展,也暴露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促使人们陷入深刻的思考。所有这些事件,都是与人参与的活动紧密相关,与人的观念、行为交织在一起,与人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联系在一起。这些问题带给人的思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也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做一个什么样的公民,以适应社会发展并推动社会发展,是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您总是强调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是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您认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时龙: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

11、设实施纲要是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这一文件精神,我认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大致要涉及八个方面:第一,国家民族意识;第二,权利义务意识;第三,市场规则意识;第四,社会公德意识;第五,法律法治意识;第六,人权意识;第七,可持续发展意识;第八,国际理解意识。特别要强调一下“国际理解意识”。现代公民已经不再是狭隘意义上的区域性公民,身处日益开放的环境中,现代公民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并能够从人类和国际的角度发挥公民的作用,国际理解成为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素质,通过树立国际理解意识,在国际交往中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教育规划纲要都提出把社会主义

12、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如何把这个体系融入公民教育,请时院长谈谈自己的看法。时龙:这就又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上了。我所强调的是构建以公民教育为主导的德育课程体系,特别是以学校教育为重点的现代公民教育社会体系。对于如何开展现代公民教育,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有比较成熟的基础条件,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本来就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其次,要加强成人世界的公民教育。要发挥成人对未成年人的榜样作用,同时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与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公民教育。在成人公民教育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干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普法教育等教育的作用,将其同现代公民教育结合起来,突出和体现现代公民教育的要求与特点。现实情况表明,一些问题往往源自“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实际上其他路径教育是在现代公民教育基础上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最后,营造有利于开展现代公民教育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十分必要的。:好,今天“中国德育”的话题就谈到这里,非常感谢时院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时龙:非常感谢贵刊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激励我深入思考中国德育的问题。在这里我也祝福中央教科所70周年生日快乐,祝愿它的道路能够越走越宽广。责任编辑/齐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