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汕尾市河城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863364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广东省汕尾市河城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广东省汕尾市河城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广东省汕尾市河城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东省汕尾市河城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广东省汕尾市河城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论述文阅读(共3题,9分)游客不文明行为不应止于记录为建立文明旅游长效工作机制,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即日施行,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开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旅游业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呈现出繁荣旺盛景象,一方面创造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刺激了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景区接待能力有限,人满为患,管理失控,加剧了对景点资源的破坏,保护修复工作难度加大。为了规范游客旅游行为,建立文明旅游秩序

2、,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订了旅游法,出台了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现在又决定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管理。可见,国家对文明旅游是高度重视的。笔者认为,国家严格规范游客旅游行为,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管理,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确实必需的。它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制止游客的“任性”旅游行为,维护文明古国、文明大国的形象,有利于加强对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确保旅游安全有序。为了确保记录准确、真实、全面、客观,除了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渠道外,更应主要依靠景区自身的力量,包括安装电子监控,对游客行为进行客观记录,包括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对游客行为的现场监督。不过,笔者认为,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3、,旅游景点不应止于记录。记录仅是留下证据的需要,更应及时指出并严肃制止。必须明白,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促进游客的文明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要加强旅游法规的宣传,加强文明旅游教育,有钱不能任性,旅游也不能任性。笔者建议设立举报奖,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不文明行为监督中来,让游客在相互监督中共同提高文明素养,强化文明旅游意识,展现旅游大国的文明形象。综上所述,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诚然必要,更重要的是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是对不文明行为的制止、曝光和处理。所以,亲爱的游客,如果你不想被“拉黑”,“榜上有名”,就赶紧约束自己的行为吧,做一个有君子风度的文明游客。1. 下列表

4、述,不能表明我国旅游业旺盛繁荣景象的一项是A.旅游业创造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刺激了旅游经济的大发展。B.景区人满为患,管理失控,导致了景点资源的破坏,保护修复工作难度加大。C.生活水平提高,各地旅游资源开发和国家政策的众多因素使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D.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制止繁荣导致的人满为患现象。2.下列关于原文第3-5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对文明旅游高度重视体现在制订旅游法,出台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记录管理游客不文明行为等方面。B.国家严格规范游客旅游行为,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管理,是确实需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C.为了确保记录的准确

5、性、真实性、全面性、客观性,除了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渠道外,更需主要依靠景区自身的力量,包括安装电子监控,出台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和现场监督等方式。D.规范游客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游客的“任性”旅游行为,维护文明古国的形象,有利于加强对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确保旅游安全有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十分必要,更为重要的是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B.作为游客,如果我们不想被“拉黑”,“榜上有名”,就要做一个有众多旅游风俗知识的文明游客。C.标题游客不文明行为不应止于记录直接点明了全篇的主要内容,符合论述文简洁明了的特点。D.加强记录的目的是为了促

6、进游客的文明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参考答案:1.D 2.C 3.B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经学史上,素来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说法。今文经与古文经,最初是指以今文(汉隶)、古文(籀书)两种不同的字体写成的经书。我国古代文字从殷代的甲骨文和殷周金文发展到战国时代,字体屡经变迁。战国时秦国境内,基本上通用“籀书”,亦称“大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在“籀书”的基础上加以简化成为“小篆”,或称“篆书”。秦代的“书同文”即以这种篆书来作为标准的字体。至于六国境内的文字,与籀书、篆书不完全一样。现在我们尚能见到的六国文字,如战国古钱币、青铜器、近几十年出土

7、的楚简上的文字以及说文解字中所载“古文”,均属此类,有的学者统称之为“晚周古文”。这种古文字由于地区及时代早晚不同,差别较大,但它们都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所以习惯上统而言之曰“古文”。战国后期,除了大篆和这些“古文”外,还出现了一种字体,就是“隶书”。在秦代,通行的正式字体是小篆,如秦刻石及秦权(秦官府批准的标准砝码)铭文都是小篆,但在官府中的公文及民间流行的字体则主要是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已取代小篆成了最通行的字体。所以在汉代人看来,隶书是当代的字体,因此名之曰“今文”。经典若是用战国古字写的,就是“古文经”,用隶书写的就是“今文经”。今、古文经的字,难免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有时今文

8、经正确,有时古文经正确,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古文经虽以六国时的古文字缮写,但从西周或春秋时代传到战国,中间也难免有抄错或记错的地方。今文经虽大多是汉人写的,但有时因为依据的底本好,也可能反比某些古文经为胜。今、古文经的异字的成因,大致有四种情况:假借字,异体字,误字,误句。其中,假借字数量最多。“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不但是指所持底本字体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就对于经典内容阐释方面的差异而言的。今文经学的特点是关注现实政治,致力于发掘、发挥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董仲舒提岀:“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春秋繁露精华)他不承认经典本义有固定不变的解释,而强调解释是随着人们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断

9、变化的,不必拘泥于古义。今文经学彰显了经典的时代意义,植入了许多前人未见的思想,从而使经典的阐释历久弥新。古文经学多把六经当成信史,讲文字训诂,留意典章制度,注重历史事实,具有浓厚的实证色彩。古文经学家具有朴实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方法,所以他们常常能够对古籍作出正确的和比较合理的训释,从而彰显那些被今文经学家文饰、遮蔽的文本原意;他们的训释成为后人理解古籍的重要参考。(摘编自边家珍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1.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经学史上,今文经是指以今文(汉隶)写成的书籍,古文经是指以古文(籀书)写成的书籍。B. 我国古代文字从殷代的甲骨文、殷周金文发展到战国

10、时代的大篆和小篆,字体屡经变迁。C. “今文经学”关注现实政治,致力于发掘、发挥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彰显了经典的时代意义。D. 古文经学家常常能够对古籍作出正确的和比较合理的训释,因此学风朴实、治学严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先指出经学史上素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说法。B. 文章依次论述了“古文”与“今文”、“古文经”与“今文经”、“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C. 文章不仅分析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研究方法的不同,也指出了其重要影响。D. 文章思路清晰,在论述今文经学的研究特点时举出了董仲舒的有关论述,说理充分。3. 根

11、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今文经虽然大多是汉人写的,依据的底本好,但其中舛错的文字不一定比古文经少。B.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的演化过程,呈现出由繁到简、易于书写的特点。C. 今文经学不泥古,善挖掘新意的治学方法,对于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D. 古文经学家具有实证色彩的朴实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方法,为后世的治学者树立了典范。参考答案:1. C 2. B 3. A【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

12、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要求选出“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书籍”扩大了范围,应为“经书”,且不同历史阶段所指也不同,“今文经与古文经”最初指以今文(汉隶)和古文(籀书)写成的经文;后来的古文经指“用战国古字写的”,战国时的文字不仅包括大篆,还包括“晚周古文”。B项,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籀书”的基础上加以简化成的,而非战国时代产生的。D项,“古文经学家常常能够对古籍作出正确的和比较合理的训释,因此学风朴实、治学严谨”因果倒置。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

13、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文章依次论述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说法错误,文章先论述“今文经学”,后论述“古文经学”。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项,“舛错的文字不一定比古文经少”无中生有,文中只谈到文字“也可能反比某些

14、古文经为胜”,没有谈到舛错字的多少。故选A。【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

15、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假如人类是“六指杨孝文进化生物学家至今也不十分清楚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四足动物)为何每只手长有5根手指。如果我们拥有6

16、根手指,那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或者说,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我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额外的一根手指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一些任务,如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家克里夫塔宾是专门研究脊椎动物肢体发育的,他表示:“更宽大的手能够让人成为更出色的篮球选手。不过,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拇指和食指决定,额外多出或者少一根手指并不会对手的灵巧性产生太大影响。”多出一根手指的最大影响应该是在数学方面。如果人类的每只手拥有6根手指,现在的计数系统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我们之所以采用l0进制,人类学家认为这与我们拥有l0根手指有关。阿拉伯数字的英文“digit”同时也有手指的意思。如果人类拥有12根手指,那么l2进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