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完整地理解“语文知识”问题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45817552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完整地理解“语文知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完整地理解“语文知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完整地理解“语文知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完整地理解“语文知识”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完整地理解“语文知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完整地理解“语文知识”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完整地理解“语文知识”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又指出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 不必进展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于是,课改以来在语文教学实际中语文知识教学有被边缘化的趋向,语文知识教学出现了一个为难的场面。那么,语文教学是否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一个样的位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该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这些都是我们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语文知识问题,在我国是一个被人为复杂化乃至意识形态化的问题。对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语文知识问题,我们应该完整地加以理解,并实事求是地进展讨论和研

2、究。 讨论语文知识问题的根本立场,是促使语文课程改革向前推进并使之逐步完善。 第一,应该看到20世纪我国语文教学所取得的,乃至我国数千年语文教育的成功经历;更应该看到21世纪初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以下四个方面,是在们讨论语文知识问题的根底: (l )语文课程目标,蕴涵、指引着语文知识和技能。(2)课程目标设置的三个维度,丰富了双基的内涵。(3)强调语文实践,改变了双基的形态。(4)主张探究性学习,拓宽了双基获得的途径。也就是说,我们是在课程改革这一新的平台上来讨论语文知识问题的。 第二,应该直面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更应该正视我国传统语文教

3、育的缺点,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严重弊端。我国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问题积习已久。大量事实证明,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要问题出在内容上,亦即出在语文知识上。详细说:( 1 )内容与目标不相一致,甚至截然相对。(2)内容不正确,且数量不少。(3)内容以一种极不确定的面目呈现,有时笼统得几无内容。(4)许多迫切需要教的,无内容。(5)充塞着不少乱七八糟的内容。也就是说,讨论语文知识问题,目的是谋求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除旧纳新;除旧是前提,纳新是关键。 讨论语文知识的问题,着眼点在语文知识的重建,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构。 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根本定位,表达在以下三句话中:语文

4、课程的根本目标是语感养成,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是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将语感与语文知识 (语识)、将语文知识与语文实践对立了起来。这种对立,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中那么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 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来说,语文知识 (语识)与语感主要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关联概念: 语文知识这个概念,主要落在语文课程的层面一一当强调语文知识时,我们关注的是语文课程内容建立;而语感这个概念,那么主要落在学生的学习经历上一一当强调语感时,我们关注的是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 语文知识与语感的关联,是通过语文实践,即语文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语文实

5、践这个概念,主要落在语文教学的层面一一当强调 语文实践时,我们关注的是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语感养成的途径。 研究说明,语文教学中至少有兰种形态的语文实践 : (1 )带有自然学习性质的,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实践。(2)潜藏着特定语文课程内容(语文知识)的,对所要培养的语文实践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实践活动。(3)语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下述表格中的教师状态,从语文课程研制的角度来说,也就是语文课程层面的状态。 我们认为,作为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更应该强调后面两类语文实践一一在课程指引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和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活动。而后两类语文实践在课程层面的表现形态,就是语文知识及其呈现方式。 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是语感养成,是对语文课程应该干什么的答复;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是语文知识,是对语文课程应该教什么的答复;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是对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的答复。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中,才能确定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功能及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