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鹤壁市育才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762821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南省鹤壁市育才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河南省鹤壁市育才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南省鹤壁市育才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南省鹤壁市育才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河南省鹤壁市育才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参考答案:D略2.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该引文应出自 A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 B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演说C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D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参考答案:C3. 14世纪

2、,在意大利形成了研究罗马法的“评论法学派”。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发展。罗马法在西欧的复兴A直接服务于当时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满足了财产和契约关系变化的需要C促成当时法律与商品经济发展适应 D反映价格革命后落后封建势力衰败参考答案:罗马法直接服务于当时封建君主专制,与材料中“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不符,而且“14世纪,在意大利”封建统治相对薄弱,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财产和契约关系变化”,故B项错误;评论法学派考虑到了时代的要求,开始将罗马法的原则适用于当时意大利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婚姻

3、和家庭生活等领域,从而将罗马法转化成为能够为法院所接受的活生生的意大利法,与材料中“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相符,故C项正确;“价格革命”开始于15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与材料中“14世纪,在意大利”不符,故D项错误。C4.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 )A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C论英国何以能

4、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参考答案:D5. 有人认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以下对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美国“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政策表述错误的是A30年代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B50年代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70年代交替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D90年代宏观调控和微观自主参考答案:C6. 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摧毁“

5、树墩”的史实分别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的成立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参考答案:A7. 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有在春天祭日、秋月祭月的礼制。据此判断,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参考答案:A8.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缥缈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这些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是:

6、A.想象丰富,寄情人道感化B.深刻剖析,批判社会现实C.荒诞怪异,渲染精神创伤D.典型刻画,讴歌劳工大众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是想象丰富,寄情人道感化,属于浪漫主义。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繁荣浪漫主义9. 1915年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说:“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其中“现

7、行国体”是指( )A君主立宪制B君主专制C民主共和制D元首制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政体,故排除A、B、D三项,选择C项。10. 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 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参考答案:B11. “(它)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中的“战争

8、”指A.鸦片战争 B.普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参考答案:D12. 1839年,英国棉纺织厂女工146万人,占棉纺工人总数的5645%,毛纺织厂女工占工人总数的695%,丝织厂占705%,麻纺厂占705%。1851年,英国在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参考答案:考点:工业革命从“1839年”,可知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

9、提高,生产劳动强度降低,妇女可以和男子一样从事工业劳动,社会角色转变,故是材料中女工比例不断上升的根源,故A项正确;女权意识增强是妇女在工业中地位重要产生的影响,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源,故B项错误;社会分工细化和妇女思想解放有利于更多的妇女参与工业生产,但不是根源,故C项错误;男性远离故乡是妇女占工业劳动力比重上升的原因,但不属于根源,故D项错误。答案:A13. 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见,对于古人来说,亲亲不仅是一般血缘群体的基本准则,而且成为遍及宇宙的普遍法则。换言之这是()在血缘关系维系下的体现 亲亲自然原则的体现西周分封制下的产物 儒家仁义思想的根源。ABCD参考答案:考点

10、:孔子和孟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孟子的思想主张自古以来,中国人形成了种种血缘群体,无论是氏族或宗族,还是大小不等的家庭,皆崇尚亲亲之道推而至于国家、天下,乃至天地万物,莫非亲亲之体现故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见,对于古人来说,亲亲不仅是一般血缘群体的基本准则,而且成为遍及宇宙的普遍法则换言之,不仅我对父母、兄弟、妻子要讲亲亲,此为孝弟慈爱;而且,推至君臣、朋友、长幼之间,亦当讲亲亲,此为恭友仁忠;至于天地之间,则为民胞物与可见,亲亲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解答:“亲亲”主要是体现的血缘宗族关系,是自然原则的体现故两项符合题意;宗法制是分封制推行的法则,故表述错误;儒家仁义思想的根源是

11、小农经济,故表述错误故选A14. 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 ) 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五卅运动期间 D一二九运动期间参考答案:B 15. 欧洲委员会(EU)下过一个定义:由于商品和技术的流动,也由于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导致各国市场和生产相互依存程度日益提高的过程。欧洲委员会在此定义的是A.世界经济全球化 B欧洲经济一体化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化参考答案:A题干中“各国”等信息表明,此定义应为全球性的,B、D两项有误;而从“市场和生产相互依存”等信息看,应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世界货币体系,排除C项,故选A项。16. 新中国成

12、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参考答案:B政协制度。一届“人大”于1954年召开,排除 A;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1956 年提出该方针,而不是1949年,排除D。B项正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

13、利进行。17. 梭伦改革的措施规定:按年收入谷物、油、酒分别列为500斗、300斗、200斗和200斗以下四级。第一、第二级可任高级官职,第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级则不能担任官职。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扩大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权力 B扩大贵族的政治权力C自由民中的低收入者也有权参政 D广大奴隶无政治权力参考答案:B18. 有学者认为,“尽管古巴危机得到了和平解决,但它却是一件很侥幸的事它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控制核武器试验协定、禁止空间核武器协定、拉美无核区规定、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协定第一个西方苏联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该学者旨在强调这一危机A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

14、B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秩序C削弱了美苏两国超级大国的地位 D体现了世界秩序构建中的正义性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文字“古巴危机”“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可知,该学者旨在强调古巴危机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19. 20世纪初,北京刚刚引进自来水与电力照明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着一些传言:“北京新的供水系统是外国人布下的圈套,供应的水是腐败的;电力是外国人的鬼魂,西方人的阴谋。”一些电力事故则被当作这一诡计和幽灵的最好注解而大肆宣扬。这一现象深刻反映了A.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对立B.百姓排斥先进工业文明C.传统生活观念的顽固性D.开明与守旧的思想并存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时间20世纪初,以及时人对电力和供水系统的传言可知,传言背后反映了民族矛盾背景下,部分中国人对西方的敌视,选项A正确;材料中的传言无法得出百姓排斥近代工业文明的结论,排除B;材料未涉及传统生活观念,排除C;材料仅仅涉及部分中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态度,未提供国人对西方文明认可的信息,排除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