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月考试卷【新版】

上传人:zsz****01 文档编号:245762820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月考试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月考试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月考试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月考试卷【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月考试卷【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月考试卷【新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月考试卷【新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处于静止状态。图中a装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能改变力的方向,若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钠晶体、蒸馏水(悬挂物不参与反应),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加入晶体,弹簧秤读数不变: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变大B加入晶体,弹簧秤读数不变;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变小C加入晶体,弹簧秤读数变小;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变小D加入晶体,弹簧秤读数变大: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变大2、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

2、,它所受到的浮力()A变小B不变C变大D不能确定3、将铁块B压在木块A上,A有部分露出水面(如图甲),将B取出吊在A下(不计细线的质量和体积),A仍有部分露出水面(如图乙)。则两种情况下,容器内水面高度()A甲图中水面高B乙图中水面高C两图中水面一样高D无法确定4、如图,一个放在斜面上杯子里的铁球,所受到的浮力的方向为()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垂直于斜面向上D垂直于斜面向下5、将同一物块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静止时物块所受的浮力分别为、,已知物块在甲液体时,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3牛,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5牛,则()A牛 B牛 C牛 D牛

3、6、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教科书,通过阅读可知,发现支配天体的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伽利略C阿基米德D李政道7、如图所示,装有石块的小船浮在水面上时所受浮力为10N,当把石块投入水中后,石块所受浮力为2N,池底对石块的支持力为3N,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空船所受浮力为5NB石块所受重力等于5NC石块的密度是2.5103kg/m3D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了8104m38、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缸装满了水,缸装满了水且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小鸭子,缸装满了酒精且液面上漂浮着一只大鸭子(大、小鸭子的密度相同)。若将三个玻璃缸分别放到台秤上称量,则台秤的示数大小情况是()A比大B比大C最

4、小D一样大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把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的示数为10牛,再把合金块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4牛。该合金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牛。已知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现将该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则跟其浸没在水中相比,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_,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_(后两格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如图所示,日本“长赐号”长400米、排水量22万吨,在大风和沙尘天气中失去了操纵能力,于当地时间2021年3月23日“卡”在苏伊士运河上,造成河道严重堵塞,影响了货运。当“长赐号”满载航行时,受到水的浮力是

5、_。满载时船和货物的总质量是 _kg。3、水平地面上放了一个底面积为4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正方体物块A的重为6N、边长为10cm,用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并浸没于水中,此时水深为30cm。则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Pa,剪断细线,待A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Pa。4、将一物块浸入水中静止时排开水重为18N,浸入酒精中静止时排开酒精重为16N,则物块的体积为_,物块的密度为_。(,)5、体积均为200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N,合金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_N。(g10N/kg)6、在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瓜浮李

6、沉”即西瓜在水中漂浮而李子在水中沉底,试比较李子受到的浮力_西瓜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_李子的密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1987年8月,考古人员在南海海域意外地发现了一艘已经沉睡了800年,却至今仍未腐烂的古沉船。2007年12月21日,“南海一号”古沉船被整体打捞。图甲为整体打捞的情形。沉船打捞常用“浮筒打捞法”。首先把浮筒灌满水,沉入水底,拴在沉船两侧,然后再将筒内的水用高压气体压出,沉船便可以浮起来。“南海一号”被顶出水面后,将放置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特别设置的“水晶宫”内。将筒内的水用高压气体压出的过程中,浸没在水中的浮筒的浮力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浮筒的重力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的原理,相当于图乙中_(选填“向外拉”或“向内推”)注射器。8、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海监船为中国海监50,排水量达3980吨,若由黄浦江码头补给后,驶向东海,入海过程中,所受浮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_(“上浮”或“下沉”);若满载时,所装补给用品质量为1000吨,则该船的质量为_吨。9、一个实心物体,体积为1m3,放在水中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该物体的密度是_kg/m3。1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在液体中分别放入两个相同密度计。 由图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甲_乙 。

8、 两个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F甲_F乙。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Dp甲_Dp乙。(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如图所示容器放在桌面上,下半部分是边长为0.3m的正方体,上半部分是边长为0.2m的正方体,容器的质量为3.5kg,容器内盛满密度是0.8103kg/m3的液体,求:(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2、在图a中,小阳同学把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b是钢绳拉力F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则(1)石料受到的重力为多少?(2)石料的密

9、度为多少?3、体积为310-3m3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求金属球受到的浮力F浮。4、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有3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2)物块A受到的浮力;(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拉力F。5、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均为S、容器重力均为4.9牛,容器内盛有相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将两个密度不同、体积

10、均为110-3米3的实心光滑柱体A、B分别竖直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和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如下表所示。压强放入A柱体放入B柱体p水(帕)24502940p容(帕)29403920(1)求放入A柱体后,水对甲容器底部的深度h;(2)通过计算确定容器的底面积S;(3)判断柱体B在水中的浮沉状态,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6、如图所示,这是我国第二艘075型两栖攻击舰,该舰长250m,宽30m,具有4个直升机起降点,满载排水量40000t、吃水深度为7m。求:(g取10N/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1)075型两栖攻击舰满载时舰底受到的海水压强;(2)当075型两栖攻击舰

11、满载行驶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3)当一架质量为13t的舰载直升机从075型两栖攻击舰的甲板上起飞后,两栖攻击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化量。7、下表是某次“蛟龙号”下潜的相关数据,请计算在海面下7000米深处,“蛟龙号”所受的浮力大小。“蛟龙号”体积21米3海面海水的密度1.02103千克/米3“蛟龙号”净质量2.1104千克7000米深处海水的密度1.06103千克/米3乘员总重220千克最大荷载(不包括成员体重)240千克8、将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力计的示数为14.7N,当将该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8N,求:(1)该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该石块的体积

12、。9、人类从鸟类飞行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鱼类游泳得到启示发明了潜艇;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都市蚂蚁”概念车(如图所示);这款概念车质量是360kg,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g取10N/kg)(1)如果车身全部用密度为1.8103kg/m3的碳纤维制作,则至少需要多少立方米的碳纤维?(2)该车乘载两个总质量为140kg的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总共8.0102m2。该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3)航模社的同学想将此概念车改进成“水陆两栖车”;若上述乘载两人的概念车要在水面漂浮,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它的总体积至少为多大(假设车内不进水)?(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