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短的励志故事

上传人:鑫** 文档编号:245475048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简短的励志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简短的励志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简短的励志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简短的励志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简短的励志故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简短的励志故事刘备在四川建立了蜀汉政权。当时四川的交通比较落后,山路居多。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在开拓四川邮驿事业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你还听过三国时期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呢?以下是关于历史人物三国刘备故事,欢迎阅读! 历史人物三国刘备故事【1】 永安托孤 刘备到达永安之后不久,江州(今重庆)都督赵云即率援兵到达,巴西太守阎芝也募集了五千人前来救援。 刘备又将犍为太守、辅汉将军李严召来护驾,军势稍稍振作。 此时荆州再次风云变化,曹、孙两家在荆州均布有重兵,刘备不敢就此返回成都,于是在永安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没能再回去。 章武二年十二月,刘备的身体状况大幅度恶化。 对这位一生四处流浪,年过六旬的老人而言

2、,身体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极其危急,而夷陵之战的惨败则是给他的一道催命符。 刘备身体状况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蜀汉集团内部的动荡担心。 同月,汉嘉太守黄元即举兵反叛,虽很快就被镇压,但在蜀汉集团内部已经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章武三年二月,接到刘备的呼唤,诸葛亮匆忙自成都赶往永安宫。 三月,刘备病重,正式托孤于诸葛亮:“君才十倍曾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感谢涕零,拜于床下:“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又回头对侍立床头的次子鲁王刘永叮嘱道:“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年无趣嫩、童蒙未开的刘永(是年不到十岁)被如此庄

3、重肃穆的气氛震慑得有些惶恐,他懵懵懂懂地点点头,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事实上,除了内心的惊惶失措,刘永什么也没有体会到一甚至包括对父亲即将去世时应有的悲伤之情。 对留守成都的太子刘禅,刘备另外留下一道遗诏:“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蜀书诸葛亮传)但裴松之从陈寿编纂的(诸葛亮集中摘录出来的刘备遗诏中则没有这句话: “朕这个病最起先的时候只不过是下痢拉稀而已。 后来又杂入了其他病症。 才导致无法治愈。 人年过五十不算夭折。 我如今已经六十有余。 此刻去世自己也没什么好缺憾的,唯独不放心你们兄弟几个。 射援前一次到永安来,对我说丞相感叹你的才智气量有很大的进步。 已经超过了期望值。 果真如此。 我

4、也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勉之。 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有贤能和德行能够使人信服,你父亲德行微薄,不足以成为你的榜样。 可以读读汉书、礼记,闲暇的时候看看诸子百家以及六韬、商君书之类的典籍,益人益智。 听说丞相解说申韩管子六韬的系列作品已经写完,没有送来,路上遗失了。 你可以自己再向丞相请教。” 记忆中。 这是刘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同时还是最终一次,流露出他作为一个家庭角色应有的亲情。 对于身后蜀汉集团权力安排上的支配,刘备也颇有创意。 他在托孤大臣丞相诸葛亮之外另设了一位次席托孤大臣李严,李严的职责支配更有意思:“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

5、永安。”李严既然统领内外军事,诸葛亮的权力自然也就被限制在了政事范围之内,蜀汉集团军政起先分家。 四月,一代枭雄刘备病故,享年63岁。 历史人物三国刘备故事【2】 遗诏迷雾 刘备这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托孤之语和他当日“三顾茅庐”的神话一样,被作为他和诸葛亮之间千年一遇的君臣典范的强有力证据而被历代史家称赞不已,同时也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 东晋人孙盛应当是第一个对这份遗诏表现出不以为然的人,他说:“假如托孤之人忠贤,则不须要用这样的言语来笼络他的心;假如所托之人是个奸佞,那么就更不应当说出这样的话来为他的篡逆供应条件。” 从史书记载原文

6、的字面意义上理解,这句托孤之语的确存在着孙盛所说的这个问题。 如此一来,则只能归结为刘备临终之际思虑不周了。 但易中天先生也说过:第一,这样的事情史无前例;其次,在那个“家天下”思想氛围深厚的时代,刘备唯恐不能够如此慷慨无私,为了蜀国的前途情愿把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打下来的天下拱手送人。 刘备本意好像不应当如此。 但是,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或者这句话本身并非刘备的原话呢?终归这句话当时没有写进任何文本之中,而只是出乎刘备之口,入乎诸葛亮之耳,很多年后才被陈寿记录在三国志中。 也就是说,刘备这句话是没有文件存底的。 即使是史书中记载的刘备留给刘禅的遗诏中的那句“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裴

7、松之注引的诸葛亮集中留存的遗诏原文中也没有这一句。 裴松之作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所引史料往往相当完整,极少断章取义。 他从诸葛亮集中摘引的刘备遗诏不行能有所剪裁,但其中却没有陈寿所记载的“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一句,岂不行疑? 那么,会不会是诸葛亮捏造了这么一句话呢?这自然也不行能。 因为当日刘备临终,李严、廖立等人都随侍在侧,诸葛亮没有机会捏造这样的临终遗言;再者,假如诸葛亮捏造了这样的遗言,那么其目的确定在于遗言中这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才是他捏造遗言的目的所在。 但事实是诸葛亮辅佐刘禅13年,并未擅行废立之事。 所以,我们只能考虑另外一种可能:一句赞扬经过多次转寄流传之后都极有

8、可能会变成一句损人之语,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何况政治生活中往往充斥着谎言和杜撰。 刘备当日应当的确说了一句这样的遗言,但和我们今日从史书中读到的这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应当有所差距,也就是说,被陈寿记载在三国志里,今日被我们读到的这句临终遗言可能并非原版,而是一个修正版,或是有意识被修正,或是对原意无意识的游移。 也就是说,歧义或许产生于事后的流传,而非当日刘备之口。 刘备既已深思熟虑让诸葛亮、李严军政分家,相互牵制,就不行能在托孤之语上如此轻忽。 那么,刘备的遗言,真意原委何在? 历史人物三国刘备故事【3】 三种说明 对于刘

9、备这句遗言,传统观念存在着两种说明,主要是从刘备的专心动身。 一种说明以陈寿为代表,确定遗言原文的字面意思,认为刘备的确是真心实意地托孤于诸葛亮,这几句话也是发自肺腑,终归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何况假如刘禅的确昏庸,蜀国与其等着被自己的宿敌曹魏或者孙吴歼灭,倒不如将江山给了自己的战友诸葛亮。 另一种说明以王夫之为代表,同样确定原文的字面意思,但认为刘备其实是在对诸葛亮玩弄权术。 他一方面对儿子说你们要像侍奉父亲一样对待丞相,如此一来,“父亲”诸葛亮总不好意思篡夺“儿子”、“孙子”们的江山吧;另一方面他干脆干脆把话挑明,并带点激励性质地“勉励”诸葛亮“篡位”,刘备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和诸葛亮如此“开

10、诚布公”,诸葛亮日后反倒不好做出篡位之事来,因为一旦篡位,舆论将对他很不利。 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提出来第三种观点。 易先生引用了四川高校方北辰教授的探讨结论,方教授认为,所谓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取”字可以被说明为“选取”、“选择”,意思是:假如刘禅贤能,您就尽心辅佐他;假如他很昏庸,您也可以自行另外择立新君。 因为刘备有三个儿子,可以选择。 姑且不论“取”是不是可以说明成“选取”、“选择”,这个新观点本身还是有迹可寻的。 刘备有三个儿子:长子刘禅,是年17岁;次子鲁王刘永,这年还不到10岁,详细年龄则不行考;三子梁王刘理。 选谁作为继承人,对刘备而言自然是一个大问题。 虽然刘禅年龄最长

11、,早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已被册立为汉中王太子,二十六年又被立为皇太子,好像已是储嗣的不二人选,但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刘备在临终之际,仍旧存在着迟疑。 鲁王刘永从成都来到永安,始终陪侍在刘备身边,就是一个信号。 很多年后,刘禅听信宦官黄皓的构陷,疏远打击刘永,使其“至不得朝见者十余年”,即是对这一信号的反证。 刘备自己在遗诏里说:“射君(射援)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惰,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从这句话中可以读出来两条信息: 其一,刘备对刘禅这个继承人的“智量”很不放心,否则不会有“审能如此,吾复何忧”的感叹;其二,诸葛亮对刘禅“智量”的确定无疑在刘备最终据以做出确定以刘禅为后嗣的诸因素中占

12、据着重要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虽然如此,但毫不讳言地说,“君可自取”和“君可另择”之间存在的差距还是太大了,不太简单融合。 假如“取”可以被说明为“择”。 那么原文中的“自”也必需理解为“自行”而不是“自己”。 假如刘备真是此意,信任他会说“君可另择”,而不行能说这句模棱两可的“君可自取”。 再者,假使刘备的意思是让诸葛亮效仿汉代的霍光,“君可另择”,给予他自行废立之权,那么在后世流传过程中也不行能演化成差异如此之大的“君可白取。” 一是这种演化不行能由诸葛亮捏造,因为日后他的行为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动机;二是字面意思差距如此之大,也不行能是原意无意识的游移。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