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习教案范文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45083576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孟论学习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孔孟论学习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孔孟论学习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孔孟论学习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孔孟论学习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孟论学习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孟论学习教案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孟论学习教案范文 孔孟论学习教案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深邃的读书精神,培养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阅读法、讨论法教具课文音频 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背诵课文,理解文中每那么大意。 一、设疑自探 1、导入 2、作者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2、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

3、”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3、整体感悟 (一)生字:论语ln不亦说乎yu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wngdi不悱不发fi举一隅y奕之为数y辟假设掘井(p)流杵也ch (二)翻译课文。孔孟论学习参考译文: 第一那么: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快乐吗? 第二那么: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那么: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那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那么: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4、 第六那么: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那么: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那么:承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那么:诵读诗经尚书,就好似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似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那么: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那么:

5、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诲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诲,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那么:做学问就像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第十三那么:完全相信尚书上所说的道理,还不如没有读过尚书这本书。我读武成,只是选择读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

6、道之君挥无敌于天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质询疑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要遵循什么原那么?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章主旨 孔孟认为,追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表达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学习

7、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 在于“学以致用”。 二、重点语句 学

8、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析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解析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

9、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 三、文章思路: (1)要有好的求知态度 好学谦虚老实以学习为乐 (2)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按时复习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思结合注重启发 (3)要有好的学习原那么 居之安,那么资之深积累重要坚持不懈 (4)要有好的学习原那么修养身心 四、写作特点: 论学的这几那么也能充分地表达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标准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

10、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沉着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表达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根本相同,属体。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种故事往往就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善于论辩,是孟子的特点。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孟子的寓言,那么多有民间故事色彩。集备意见个案补充 1.温习的重要(第一,二那么)。 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第三那么)。 3.虚心好学(第四、五、八那么)。 4.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那么)。 5.启发式教学原那么,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那么(第七那么)。 6.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那么)。 7.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那么)。 8.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那么)。 9.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那么)。 10.读书、学习要有疑心精神(第十三那么)。 教研(备课) 组长签字教务处 (抽)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