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焦斌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4772005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焦斌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德州市焦斌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焦斌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焦斌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德州市焦斌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将甲、乙两种金属的性质相比较,下列不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 ) A. 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 B. 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 C. 与某非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失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D. 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参考答案:C2.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H2O与D2O B35Cl与37Cl CO2与O3 D乙醇与二甲醚(CH3OCH3)参考答案:D略3. 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

2、环境污染考虑,最好的方法是 A铜硝酸铜B铜硫酸铜硝酸铜C铜氯化铜硝酸铜D铜氧化铜硝酸铜参考答案:D略4. 甲、乙两种非金属:甲比乙容易与氢气化合;甲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只有 B只有 C D参考答案:C略5.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 甲苯 B. 乙烷 C. 丙烯 D. 乙烯参考答案:C甲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错误;乙烷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

3、B错误;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乙烯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6. 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CA.A装置是过滤装置,可用于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故不选A;B.B装置为蒸馏装置,可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故不选B;C.C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不用于分离物质,故选C;D.D装置为分液操作,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故不选D;本题答案为C。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稀有气体比较稳定是由于其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 元素周期表有主族、副族、零族等共16纵

4、列C. 第四周期的Fe、Co、Ni均位于第VIIIB族,所以化学性质相似D. P3-对应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VA族参考答案:D【详解】A. 氦的最外层为2,处于稳定状态,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项错误;B. 元素周期表有主族、副族、零族和第VIII族,其中第VIII族包括3列,共计18列,B项错误;C. 第四周期的Fe、Co、Ni均位于第VIII族,没有VIIIB族,C项错误;D. P3-对应元素为P,原子序数为15,位于第三周期第VA族,D项正确;答案选D。8. 下列化学反应的速率,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AA + B C 在500时的反应速率;D + E F 在100时的反应速率。B相同温度下,

5、颗粒相同的锌粒分别与PH相同的硫酸和盐酸反应。C相同温度下,锌粒和铁粉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DG + H W + Q(Q0),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200和100时反应。参考答案:D9.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 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水和乙醇B. 加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C. 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D.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混合物参考答案:BA.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水和乙醇,应该蒸馏,A错误;B. 镁铝与盐酸反应,铜不反应,加盐酸后过滤,可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B正确;C. 将O2和H2的混合气

6、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被氢气置换出的铜能与氧气又反应生成氧化铜,从最终生成物可知相当于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错误;D. KNO3和NaCl均能溶于水,不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混合物,D错误,答案选B。10.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 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 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向苦卤中通入氯气置换出溴单质,分离得到溴,通入氯气是为了提取溴,A正确;B、粗盐中含有钙离子和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

7、杂质,精制时通常在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到溶液呈中性,再进行重结晶进行提纯,B正确;C、工业常选用生石灰或石灰水做沉淀剂,C错误;D、还是提取溴一般用氯气置换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溴单质,再用二氧化硫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溴化氢,达到富集的目的,D正确,答案选C。【名师点睛】本题以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为载体重点考查了粗盐的提纯、海水提取溴、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操作、试剂的选取等,题目难度中等。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溴离子氧化为单质溴,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据此解答即可。11. C

8、AzRBD有原子序数为Z的元素R,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中间,如右图所示,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是 A4Z B4Z10C4Z5 D4Z14 参考答案:C12. 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光伏材料蜂窝状石墨烯。生产原理是:Na2O+2CONa2CO3+C(石量烯),然后除去Na2CO3,即可制得蜂窝状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生产石墨烯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C. 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CO属于酸性氧化物,Na2CO3属于盐D.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式参考答案:C碳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降低到0

9、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B正确;CO既不与酸反应,又不与碱反应,属于中性氧化物;C错误;煤主要成分为碳,碳元素以游离态存,碳酸钙中碳元素以化合态存在;D正确;正确选项:C。点睛:中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常见的为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水等。13. W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2 B. 若x=18,则z=8 C. 若x=14,则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WD. 若x=17,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W2O7参考答案:C14.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的化学药品名称与标志

10、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酒精剧毒品 B烧碱剧毒品C白磷放射性物品 D浓硫酸腐蚀品参考答案:D略15. 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不能作为达到平衡标志的是A. 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B. 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C. 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D.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参考答案:A【分析】化学反应到达平衡后,压强、温度、密度、反应速率之比、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等都不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这些物理量不变,就达到了化学平衡;这些物理量不变,是否达到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本身的系数有关,具体问题要具体分

11、析,有些是恒等的,有些是不恒等的,不恒等的物理量如果不变了才能推断出达到了化学平衡。【详解】A、假如m+n=p+q,则不正确,因为这种情况下无论反应有没有达到平衡,体系的压强都是不变的,故A错误;B、反应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如果热量不能被传递出去,一直在体系之中,则可以通过温度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故B正确;C、如果没有达到平衡,各组分的浓度一定会改变,只有达到平衡才不会继续改变,故C正确;D、质量分数和浓度有类似的效果,如果没有平衡则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只有到了平衡才不会继续改变,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把握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角度,特别是利用压强判断平衡状态时,

12、一定要结合反应方程式特点,为易错点。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 (填序号)(2)若利用装置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 ,的进水口是 (填“f”或“g”)(3)某小组同学欲配制230mL 0.4mol/L 盐酸,则需取用4mol/L盐酸 mL(4)装置是该小组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 ; (5)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B移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C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又倒出一些D量筒量取溶液时,

13、仰视刻度线E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参考答案:(1);(2)温度计; g;(3)25.0;(4)应该选用250毫升容量瓶;未用玻璃棒引流;(5)BC【考点】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1)具有塞子、活塞的仪器使用时需要检查是否漏水;(2)用装置I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利用沸点差异分离,需要测定温度;(3)应配制250mL,结合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解答;(4)配制250mL、0.4mol/LHCl溶液,应选择相应规格的容量瓶,且转移液体需要引流;(5)根据c=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解答】解:(1)具有塞子、活

14、塞的仪器使用时需要检查是否漏水,则仪器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故答案为:;(2)用装置I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温度计,蒸馏时,冷却水应从下端进入,即g进入,以使水充满冷凝管,充分冷凝,故答案为:温度计; g;(3)应配制250mL,则需取用4mol/L盐酸的体积为=25.0(mL),故答案为:25.0;(4)配制250mL、0.4mol/L盐酸,应选用250mL容量瓶,且转移液体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应该选用250毫升容量瓶;未用玻璃棒引流;(5)A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不影响溶液配制;B移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质减少,配制溶液浓度减小;C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又倒出一些溶液浓度减小;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未加到刻度线,溶液浓度增大;E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不影响溶液浓度;配制过程中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操作是BC故答案为:BC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0分)短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