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业区位论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44679545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25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工业区位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农业、工业区位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农业、工业区位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农业、工业区位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农业、工业区位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工业区位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工业区位论(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1.农业农业 区位理论论的概念2.杜能模式的理论论前提与主要内容3.杜能农业农业 区位论论的应应用研究4.杜能农业农业 区位论论的意义义5.局限性1.农业 区位理论的概念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农业区位论,是由德国农业经济 学家杜能首先提出的 产产生背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目的由满足自身消费,转变为满 足市场的需求,获取最大的利润。因此农业布局除了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研究市场因素的影响。利润(纯收益)的大小成了农业布局的决定性指标 . 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

2、式的地域配置原则。理论论前提:研究方法为为“孤立化的方法”,即排除其它要素的干扰扰,只探讨讨一个要素(距市场场距离)的作用,考察农业农业 生产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假设设条件:(1)“孤立国”中唯一的巨大城市位于沃野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围为其农业农业 腹地,平原被未能开垦垦的荒野所包围围并与外界完全隔绝绝;(2)城市是其腹地多余产产品的唯一市场场,并且不从其他区域获获得产产品供应应;(3)“孤立国”内的交通手段固定为马车为马车 (当时时无火车车、假定无通航河流);(4)腹地具有均质质性,即认为认为 各地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地理环环境相同;腹地各地农业经营农业经营 者的能力和技术术条件相同

3、;(5)腹地经营经营 者是追求最大利润润,并且有能力按市场场要求调调整其农业经营类农业经营类 型的农农民; (6)运费费与距离成正比,并且由产产品生产产者农农民负负担。形成机制:区位地租:单单位面积积土地产产生的利润润,即收入减去生产产成本和运输输成本后的净净收入农产农产 品的生产产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为为目标标。对对某一固定农农作物而言,农农民的地租收入受市场场的价格、产产地的生产产成本和两地间间的运费费三个要素所决定R=PQ-CQ-KtQ=(P-C-Kt)Q=常数-KtQR为为地租,P为单为单 位农产农产 品的市场场价格,C为单为单 位农产农产 品的生产产成本,Q为农产为农产 品产产量,K为

4、产为产 地距市场场的距离;t为农产为农产 品的运费费率结论结论 :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加,地租收入减少,直至为为零 。杜能农业农业 区位理论论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 ,就是如何通过农业过农业 布局来达到节约节约 运费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地租地租曲线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易运输的农作物斜率较大,反之则较小。杜能通过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的结果,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及斜率,从而形成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杜能农业农业 圈的主要内容以中心城市为为核心的同心环环状农业农业 圈:第一圈:自由农业农业 区。它最接近于城市市场场,土地用于生产产不易运输

5、输的易腐食品,以蔬菜、牛奶、鲜鲜花为为主。内外两层层第二圈:林业业区。这这一区的外限,根据城市对对木柴的需求量而定 第三圈:轮轮作农业农业 区。主要农产农产 品为为谷物与畜产产品,采用轮轮栽作物制,无休闲闲地,六区轮轮作 第四圈:谷草农农作区。谷物、牧草、休闲闲,主要农产农产 品也是谷物与畜产产品,其特点是经营较经营较 粗放,在轮轮作中增加了牧草的比重,而且出现现了休闲闲地第五圈:三圃农农作区。处处在整个谷物种植区的最外围围,经经营营粗放,土地大量休闲闲。离家近的地方实实行三圃农农作制(黑麦、大麦、休闲闲),离家远远的地方为为永久牧场场。第六圈:畜牧区。为为家畜养殖区,经营经营 畜牧业业 第六

6、圈以外的土地已无经济经济 开发发价值值,只能作为为荒地 杜能圈的修正杜能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为了使其区位图式更加符合实际条件,他在孤立国第一卷第二部分中将他的假设前提加以修正,指出现实存在的国家与“孤立国”有以下三点不同:(1)在现实存在的国家中,找不到与孤立国中所设想的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和物理性状都完全相同的土地。(2)在现实国家中,不可能有这么唯一的大城市,既不靠河流,也不在通航的运河边。(3)在具有一定国土面积的国家中,除了它的首都外,还有许多小城市分散在全国各地。 图3.6可通航河流和其它小城市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3.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乔纳乔纳 森对对

7、欧洲城市周围农业围农业 用地分布形态态的研究 (宏观观尺度)上海、北京市郊区农业农业 用地分布的圈层层形态态(中观观尺度)一些发发展中国家以农农村聚落为为中心的同心圆圆状土地利用形态态(微观观尺度)4.杜能农业农业 区位论论的意义义 农业农业 地理学上的意义义: 杜能农业 区位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由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出现农业 的空间分异,致使各种农业 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 构 4.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经济经济 区位研究上的意义义:其孤立化的研究思维维方法最具重要意义义,对对后来的区位理论

8、论研究者有很大影响与启发发第一次从理论论上系统统地阐阐明了空间间摩擦对对人类经济类经济 活动动的影响,成为为后来土地利用一般理论论的基础础 5.局限性 (1)完全均质质条件下的 “孤立国”在现实现实 中很少存在 (2)自给给性农业经营农业经营 的存在是导导致杜能模式与现实农业现实农业 空间间分布状况产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一 (3)即使是商品性经营农业经营农业 ,农业经营农业经营 者的经营经营 方针针和经营经营 能力也各不相同 (4)技术发术发 展与交通手段的发发达使得杜能理论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变约变 小 二、农业区位理论的发展 辛克莱模式辛克莱通过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许多大城市周

9、围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围土地利用模式,即所谓谓的“逆杜能圈”他认为认为 ,杜能理论论在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现实基本吻合,但在发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围却表现现出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地理格局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韦伯(Afred Weber,18681958年),德国经济学家,于 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德国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在这种背景下,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挑选了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大城市产业与人口集聚现象)的空间机制 二、韦韦伯工业业

10、区位论论概要1.基本概念与理论论前提2.运费费指向论论3.劳动费劳动费 指向论论4.集聚指向论论 1.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1)基本概念 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为经济 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即在特定区位进行某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降低费用的可能性区位因子区位因子分为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困子;集聚、分散因子 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由于集聚利益(相关工业集聚以及相关设施的有效利用)向某一地点集聚,或由于过度集聚而导致地价上升而向其它地点分散,则为集聚、分散因子 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 影响一般

11、工业业生产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主要包含如下方面:A 布局场场所的土地费费B 固定资产资产 (不动产动产 与设备设备 )费费 C 获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动力燃料费费 A 原料、燃料费费 劳动费劳动费D 劳动劳动 成本 B 劳动劳动 成本 E 物品的运费费 C 运费费 运费费F 资资本的利率G 固定资产资产 的折旧率结论结论 :影响工业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为为运费费和劳动劳动费费(2)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 理论论前提: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 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 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 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 力的无限供应 (2)理论前

12、提与构建步骤构建步骤骤 第一阶阶段:运费费指向论论。运费费作为为影响工业业区位的唯一因子,由运费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间中的基本工业业区位格局第二阶阶段:劳动费劳动费 指向论论。将劳动费劳动费 用作为为考察对对象,使在运费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业区位格局发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阶段:集聚指向论论。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对由运费费指向与劳动费劳动费 指向所决定的工业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可以使运费费指向与劳动费劳动费 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2.运费指向论 运费费主要取决于重量和运距 (1)工业业原料的性质质和重量 遍在原料原料 纯原料 局地原料 损重原料运费费指向论论主要是使用原料指数判断

13、工业业区位指向 运费指向论主要是使用原料指数判断工业区位指向。原料指数为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 局地原料重量(Wm) 原料指数(Mi) 产品重量(Wp)原料指数大小,决定理论上工厂的区位。每单位产品的需要运送的总重量为区位重量。需要运送的总重量为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和。 局地原料重量十产品重量 区位重量= 产品重量 局地原料重量 =+1=原料指数+1 产品重量(2)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产过 程不可分割,消费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费原理的区位为为: (1)仅仅使用遍在原料时时,为为消费费地区位; (2)仅仅使用纯纯原料时时,为为自由区位; (3)仅仅使用损损重原

14、料时时,为为原料地区位。用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表示,一般区位法则则: (1)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时,工厂区位在消费费地; (3)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 费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3)综合等费用线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市场原料地3.劳动费 指向论 工业业区位由运费费指向转为劳动费转为劳动费 指向仅仅限于节约节约 的劳动费劳动费 大于增加的运费费 劳动费劳动费 指数即每单单位重量产产品的平均劳动劳动费费。如果劳动费劳动费 用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费区位移向

15、廉价劳动费劳动费 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则,这这种可能性就小 劳动劳动 系数即每单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劳动费 。劳动劳动系数大,表示远远离运费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劳动 系数小则则表示运费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人口稀疏的地区工业业区位倾倾向于运费费指向;人口稠密的地区则倾则倾 向于劳动费劳动费 指向。 集聚与分散对工业布局的影响集聚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分散则是因为把生产分散(分布到多个点上)进行而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工业集聚的两个阶段低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工厂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表现为许多在生产上、销售上存在着密切联系的工厂向一

16、个地点集中集聚的作用使企业便于采用最新技术,使生产进一步专业化可以更好地开展厂际分工与协作,更合理地组织劳动力,更廉价购入原料、大量运销产品更易于取得银行的信贷可共同使用许多辅助企业与基础设施,减少间接开支,从而按不同比例降低每个参加集聚的工厂的生产成本集聚效益的增加总是一个倒“U”字形曲线。分散因素的作用 在集聚规模扩大的同时,地租与劳动力的价格会随之上涨,原料供应与产品销售距离也会随之增大。这些分散因素给集聚规模的扩大造成某种阻力。当阻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聚的经济效益就会完全丧失,以致走向反面,这时分散因素的作用开始占上风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不是两个单独起作用的因素,而是相互消长的两个力的统一他们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表现为生产成本节约指数的增减,这是集聚是否合理、适度的重要指标只有把存在种种内外部联系而要求集中分布的工业,按一定的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4.集聚指向论 (1)原理:在运费费、劳动费劳动费 定位的基础础上考虑虑集聚、分散,目的在于节约节约 成本,获获取最大经济经济 效益 当集聚(分散)节约费节约费 用(额额)追加的运费费、劳动劳动费费之和,能搬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