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体育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4209490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市体育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安徽省淮北市体育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安徽省淮北市体育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体育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体育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淮北市体育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经历了长达数千年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能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获得新生。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解答的时代课题。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自身的烙印。在形成一个民族的诸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都不如文化来得重要。这个观点虽然是现代西方的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提出来的,但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先贤早

2、就有所认识。例如,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见,孔子并不是从地缘、血缘的角度来认同周王朝的,而是着眼于文化。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呢?应该说是以人为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民族的先民则认为取火方法是他们中的一员燧人氏发明的。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西方人把崇拜的目光投向天庭,中国人则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不是匍匐在诸神脚下的可怜虫,更不是生来就负有原罪的天国弃儿,相反,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

3、的诫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源于人的内心。先秦的诸子百家虽然议论蜂起,有的甚至势若水火,但他们都以人为思考的主要对象,其智慧大都是关于人生的智慧。这种思维方式为中华传统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当其他民族对各路神灵的至高权威顶礼膜拜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和效仿的对象;当其他民族把人生的最高目标设定为入天国以求永生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当其他民族从宗教感情中寻求灵魂的净化或愉悦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既然中华民族的先民以人为万物之本

4、,他们的理想国就在人间。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栖栖遑遑,席不暇暖;庄子热爱个体生命,对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也抱着爱惜态度。如果说儒家更注重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群体利益,那么,庄子更重视的就是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儒、道两家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把握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显然,这种文化心理既有丰富内涵,又有积极意义,可以滋润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宝贵遗产需要我们继承:一是重视自然环境的生命观,以“民胞物与”的态度看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二是既重物质又重精神的价值观,不会在追求物质文明时丧失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三

5、是既重视群体又重视个体的道德观,儒家的大公无私与道家的个性自由形成互补;四是见贤思齐的学习态度,随时准备学习其他文化的长处;五是见隐知微的忧患意识,重视国家和民族可能面临的祸患而绝不讳疾忌医。今天,西方文化依然风靡全球并对其他文化强势入侵,许多民族都对如何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忧心忡忡,我们当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们在努力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优长的同时,更要从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资源。只有当我们在这两方面都取得成就时,才能打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进而为实现全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摘编自莫砺锋以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心灵,2017年6月20日人民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

6、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古老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不间断地发展,中华民族有了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并最终获得了新生。B. 中华的先贤早就认识到,形成一个民族的诸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加起来都不如文化因素来得重要。C.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生命认知完全不同,中华先民效仿圣贤求得生前建树,西方膜拜神灵求得死后入天国。D.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是以人为本,理想国就在人间,以儒、道两家为代表,都有对人生价值的把握。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旨在阐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B. 文章兼用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将

7、中西方传统文化作比较,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应是以人为本。C. 文章通过剖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即人的精神崇拜、道德准则等源自人还是神,阐明中华文化的先进性。D. 文章比较论述儒、道两家均以人为本,其思想同中有异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化是一个民族自身的烙印,孔子从文化的角度来认同周王朝,支持了这一历史观。B.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火种来源认知的不同表现得最为典型。C. 中华先民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幸福感,与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有很大关系。D. 需要我们继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五个方面的宝贵遗

8、产,其核心应是人生价值的把握。参考答案:1. D 2. C 3. B【1题详解】试题分析:A.偷换概念。据原文,中华传统文化“能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获得新生”,此“新生”是传承意义上的创新;说“最终获得了新生”,此“新生”则有焕然重获新生的意思。B.外加信息。据原文,“地缘、血缘因素都不如文化来得重要”,并无“加起来”的意思。C.过于绝对。据原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是说“认识最早”,即便是“对生命的认知”,也没说“完全不同”。【2题详解】试题分析:C外加信息。据原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不能借此说“中华文化的先进性”。【3题详解】

9、试题分析:B曲解文意。据原文,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民族的先民则认为取火方法是燧人氏发明的,“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而说“火种来源认知的不同表现得最为典型”是曲解文意。2.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共9分)书画的装裱书画装裱是伴随着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工艺。至迟在两晋时代,书画装裱进入初创时期,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还并不完善。南北朝时,书画装裱有了初步发展,产生了卷轴这种装裱样式。唐代,以人物、山水、楼宇为题材的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发展,产生了卷轴和册页这两种新的装裱样式。五代历史非常短暂,但绘

10、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画绢幅面的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成为可能。一些作品成为屏风的装饰,而后人可能在对的屏风修理过程中,将其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和收藏。 宋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飞跃发展。宋代帝王十分喜好书画,在宫廷内设立翰林图书院,以奉绘事;同时又设立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此时,书画装裱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装表样式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著名的“宣和装”手卷。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的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

11、。因而,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在装裱样式上更加完备,挂轴画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在装裱理论方面,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书画装裱因为

12、所在的地区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加上装裱格调、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清代出现的“京裱”与“苏裱” 并称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京裱”古朴庄重,讲求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求防霉、防蛀,直至今日,这两个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能够更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对繁荣传统文化发挥着独特作用。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8.下列关于“书画装裱”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书画装裱选材、样式及技法的不完善使书画装裱发展迟缓 B、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使书画装裱材料有了

13、更大的选择空间 C、书画创作的繁荣能促进书画装裱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D、统治者的重视促进了宋明两代书画装裱工艺的不断发展。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使得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 B、装裱志是我国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C、地理气候的差异使我国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 D、“京裱”和“苏裱”两大流派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平。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五代时期大型绘画因为画绢幅面扩大而只能装裱单幅作品。B、讲求放燥与讲求放霉对书画装裱材料有着不尽相同的要求。C、社会对“苏裱”的推崇

14、使江南地区文人画在国内独领风骚。D、清代古朴庄重的“京裱”的出现能够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 参考答案:8、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文中没有提到书画装裱发展缓慢,书画装裱选材、样式及技法的不完善不是书画装裱发展迟缓的原因,故选A9、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对后市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无直接因果关系。C项“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错,地理气候的差异仅仅是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原因之一。D“京裱”和“苏裱”两大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但不能说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平。故选B10、B解析:本题

15、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A项五代时期大型绘画因为画绢幅面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成为可能,还能装裱多幅作品。C明代江南地区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D“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的推断不合情理。故选B 3. 本大题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9题。 梦 张洁现在想起来,仿佛已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常梦见我在溜冰场上大显神通,像陀螺般的旋转,像流星般的飞驰,像燕子掠水般的滑翔。我也梦见过在海浪里嬉戏,跃上浪尖,纵入浪谷。其实我既不会滑冰也不会游泳。我甚至连海也没有见过,而且那个时候我连冰鞋也买不起一双。我还梦见过我既是我自己又不是我自己,我是那样的端庄妩媚,仪态万方,完全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畏瑟、灰暗在梦里,我扮演过多少在我醒时渴望着的美好角色,做出过许许多多毕竟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前些日子,我梦见我重又回到少年时代生长过的地方。那山坳、那流水、那树林,宛如我曾爱过的一样。可是,当我张开双臂,扑进那树林里去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不认识它了。 树木都已长大,再也找不到儿时的痕迹。而那一棵树呢?大概也早已被人砍伐。当然,谁也不会留心我曾在那上面刻过自己的名字。除了我自己,那名字对谁也没有意义。我怅然地在那树林里徘徊,用手掌抚摸着每一棵树的树干,懊悔着自己曾被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