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新庄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4203519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新庄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新庄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新庄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新庄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新庄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新庄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科技文阅读(9分)变色龙的启发 有一种叫避役的爬行动物,体长也就25厘米左右,但它的本事不小,舌头能从嘴内伸出好几厘米长,便于捕捉昆虫;更有一个绝招,是它能随时伸缩身体,改变皮肤的颜色,使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环境(如树木花草等)的颜色保持一致,以达到隐蔽自己的目的。避役的善于变色使它获得“变色龙”的称号。 人类是最善于学习和创造的高级动物。变色龙的本事使不少军事家和材料科学家羡慕不已,都想学学变色龙的本领,看看它是怎样练就这身变色功夫的。后来发现它的真皮内有多种色素细胞,通过伸缩身体而使表皮色素细胞

2、发生变化,也就变化出多种颜色。 美国国防部为了对付前苏联的侦察卫星对美国部队和军事装备的侦察,在20世纪6070年代研制出了一种变色龙式的隐形材料,并把它们涂在各种武器上。这种隐形材料可以随着周围的环境而变换颜色:在草地上它就变成草绿色,在沙漠地区它又变成沙子的黄褐色,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使照相侦察卫星对这些地面的武器难以分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冷战气氛有所缓和,一些材料科学家,尤其是日本的纺织业,为了抢占世界的服装市场,别出心裁,开始大力研究变色服装。这种服装特别受那些喜欢寻求刺激的男女青年的欢迎。 1989年,日本东邦人造纤维公司研制出一种叫“丝为伊UV”的变色衣服,在室内穿时是

3、一种颜色,但到室外在阳光下一晒,它就变成蓝色或紫色。原来,这种衣服是用一种能因感受紫外线而改变颜色的有机纤维制成的,只要太阳中的紫外线照到衣服上,颜色就发生变化。日本东邦人造纤维公司还制造了一种变色游泳衣,人一旦穿上这种游泳衣,在岸上是一种颜色,只要一跳进游泳池,它就会变出红、蓝、绿等鲜艳色彩。原来,这种衣服是用一种感温纤维制成的,只要周围温度一变化,它的颜色就会改变。1991年在伦敦举行过一次别开生面的时装表演,女模特身着款式新颖的时装行走时,服装不断改变颜色。原来这是英国的材料科学家研制的一种液晶服装面料,这种面料在2833的范围内具有变幻莫测的色彩。如在28时衣服呈红色,在33时又呈黄色

4、。模特在行走时使衣服以不同速度和方向摆动,身体各部位的体温就发生变化,这样时装就会变幻出彩虹般的迷人色彩。 变色材料的用途今后将越来越广。现在有一种茶杯,当茶水温度达到不冷不热时,茶杯表面上就会出现一种图案和文字,如“请您用茶,祝你健康”之类。原来,在这种茶杯的外面涂有一种感温变色材料,一到适合饮茶的温度,它就显现出鲜艳醒目的颜色来提示你:请用茶吧!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变色”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避役获得“变色龙”的称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个是舌头能伸出好几厘米长;另一个是它能改变皮肤的颜色,以达到隐蔽自己的目的。B避役的表皮内有多种色素细胞,通过伸缩身体而使真皮色素细胞发生变化,

5、也就变化出多种颜色。C变色龙是通过伸缩身体而使表皮色素细胞变化来实现变色的,服装设计师也是依据这一特征选取了感温变色材料作为服装材料,设计出了变色服装。D1989年,日本东邦公司研制出一种变色衣服,用一种能因感受紫外线而改变颜色的植物纤维制成的,只要太阳中的紫外线照到衣服上,颜色就发生变化。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国防部为了对付俄罗斯的侦察卫星对美国部队和军事装备的侦察,研制出了一种变色龙式的隐形材料,并成功地把它们涂在各种武器上。B人类从发现变色龙的特征之后,就同时致力于军用和民用研究,并实现了当初的 愿望。 C经过研究,人们利用感温的材料实现了军用的隐身和民用的变色的目的。

6、 D感温变色游泳衣就是利用野外、室内、水中和海岸温度的不同而变化出各种颜色的,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刺激。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能够发现动植物的各种突出的特点,并加以研究,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就能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出新技术。B隐形飞机与隐形衣服虽然都能实现隐形的目的,但其隐形的手段是不同的。隐形飞机主要靠回避相应的波长而隐身,隐形服装靠材料变色实现隐身。 C从日本研制出的变色游泳衣、英国的材料科学家研制的一种液晶面料服装和现在的变色茶杯来看,变色与材料的感温程度有关,与阳光的照射无关。 D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对变色材料的利用今后将越来越广,一定

7、会应用到侦察服装、公共汽车等方面上来。 参考答案:1C(A“舌头能伸出好几厘米长”不是不可或缺的;B表皮与真皮互换;D不是植物纤维,而是有机纤维)2D(A前苏联,不是俄罗斯;B同世纪,不同年代;C军用与民用的变色手段不完全相同)3A(B时装主要是变色,不追求隐身;C与阳光有关;D应用领域被随意拓宽,不符合实际)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并雄踞古代文坛霸主地位达两三千年之久。中国诗经历了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再到七言诗的发展演变。陈伯海曾提出:以诗与乐的关系来论,诗经是入乐的,可唱的;随后的楚辞就摆脱了与音乐的联系,独立发展了文学,是不可唱的;再后

8、来到了汉乐府和五言古诗时代,又重新建立了诗与音乐的联系,但它们是对诗经和楚辞的综合,也是对二者的超越,像五言诗的创作既注意格律,具有一定的音乐性,但又不同于专门用于歌唱的作品。如果说诗经是诗与乐关系的正命题,那么楚辞就是一个反命题,而汉乐府和五言诗就是一个合命题,是否定之否定。以内容与形式关系而论,先秦至汉魏时代的文学质朴无华,还没有考虑到形式问题,是质胜文的时期;随后的六朝文学与之完全相反,过分地讲究形式,形式甚至淹没了内容,可以说是文胜质的时期;再后来的唐宋文学综合了二者的成就,既重视内容,也不忽略形式,追求内容与形式并重,可以说是文质彬彬时期。如果说先秦至汉魏时代是有关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

9、的正命题,六朝时代就是它的反命题,唐宋就是合命题,否定之否定。以诗的特点而论,唐诗富有情趣,视野开阔宏大,充满外向精神,是以诗为诗的时代;随后的宋诗别开蹊径,以理趣取胜,眼界狭小,是内向型的,是以文为诗的时代;再后来的明诗追慕盛唐,批驳宋诗,但缺少宋诗开创新路的精神,走上了复古模拟之路,其内在的精神指向实际是企图揉合唐、宋诗的特点。如果说唐诗是诗歌写作原则的正命题,宋诗就是一个反命题,是对唐诗的否定,明诗就是一个合命题,是否定之否定。(本文节选自刘登阁著的中国文学史话)10、以下不属于本文语段内容的一项是( )(3分)A诗歌的起源 B诗歌的音乐性 C诗歌的内容与形式 D诗歌的特点11、下列表述

10、中,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经是可唱的,楚辞是不可唱的,汉乐府和五言诗与音乐有联系,也可以当作专门用来演唱的作品。B汉魏时代的文学,重视内容,而认为形式是不需要考虑的,是个质胜文的时代。C六朝文学,重视形式,甚至认为形式可以超过内容,讲究形式过了头,是个文胜质的时期。D唐诗富有情趣,以诗为诗;宋诗富有理趣,别开蹊径,以文为诗,所以唐诗内向,宋诗外向。12、联系文章内容,请解释第二段划线句子的具体意思。(3分)参考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我们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我们的先人创造、建构了庞大的文化体系,为今人积累了丰美而深

11、厚的文化资源。其中既有严谨朴实、情礼交融的日常生活信条,意境高远、笔触深沉的文艺作品;也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巨著,深邃广阔、精义入神的哲学理论;更有存在于佛道、中医、武术气功之中的生命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在近现代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忠勇无畏、团结奋战的革命精神。这些不同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对未来人类文明作出具有华夏色彩的卓越贡献。我们的文化底气与先人留给我们的财富有关,当然这些财富仅是必要条件。没有今人的转化创造,这些财富也只能是被封存的资源而已。我们拥有有利的文化创造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当今社会文化创造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保障机制

12、,提供了激发文化活力和推动文化发展的制度基础。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世界文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为文化创造提供了相较于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更为优越的条件。当下,我们触手可及人类文明所创造的各种资源,我们亦可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开展文化整合创造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网络虚拟性和生活真实性的高度融合极为适宜文化创造实践,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前人不可想象的新颖社会环境。但是一些陈旧体制的障碍,仍然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创新。我们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创造活动。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今天,中华民族正在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文化创造活动。从哲学历史到

13、文艺影视再到科学技术,我国文化发展规模始终位于世界前列。同样,经过三十余年的积累发展,我国文艺影视在国际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中国的文化实力逐渐得到世界认可,但这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巨大的文化发展成就值得期待。由此,文化自信的底气不是墨守成规、虚夸自负,而是来自文化创新,来自新时代条件下激发的巨大文化创造能力及成果,来自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础上构筑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1. 下列关于原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文化创造提供了保障机制和制度基础,让世界文明成为整体。B. 丰厚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

14、实意义,拥有这些资源,我们就有了文化底气。C. 文化创新及新时代条件下激发的巨大文化创造能力和成果是文化自信底气的重要条件。D. 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和正在进行的文化创造活动,让我国文化发展始终位于世界前列。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对文化创造条件论证充分,既提到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制度,也提到世界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B. 文章论述客观,在论证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的同时,也指出了应该注意改进的方面。C. 文章首段列举先人积累的文化资源,从丰厚的文化资源方面论证了文化自信底气的来源。D. 文章从文化资源、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创造活动等方面论证,回答了标题提出的问题

15、。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如果不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那么就不能拥有文化自信的底气。B. 中国会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中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曾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C. 要拥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就需要我们不断改革创新,为文化创造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D.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的丰厚文化资源,有的可能成为被永久封存的资源。参考答案:1. C 2. D 3. B【1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A项,“让世界文明成为整体”的前提是“全球化的日益发展”;B项,“拥有这些资源,我们就有了文化底气”错,还需“今人的转化创造”;D项,“我国的文化发展始终位于世界前列”理解有误,文中强调的是“文化发展规模”。故选C。【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项,“先进的社会制度”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