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板桥镇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3136096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板桥镇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板桥镇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板桥镇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板桥镇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板桥镇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渔光曲李清明洞庭水乡水多、鱼多,以捕鱼为职业的渔民也多。他们每天早撒网晚收船,用捕获的鲜鱼换取生活的必需品,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春不种秋不收,家无隔夜粮平日里我们见的最多的是他们都十分喜爱唱渔歌,高兴时唱忧伤时也唱,捕获丰收时唱一无所获时也唱,调情说爱时唱恼怒骂人时还是唱只是选择的歌词内容有别,曲调的唱法不同而已。洞庭渔歌被乡亲们称为“丫口腔”渔歌,即为张口就来,兼有自由发挥、尽情抒发之意。早在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就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记载。渔歌的歌词常无固定对象

2、和讲究,多为见人唱人、遇事唱事、见景抒情;曲调有欢乐调、悲叹调、采茶调,甚至还有望郎调、烧火调、扯白调等等;内容有以传授知识、歌唱丰收、晓喻事理为主的儿歌、盘歌、叙事歌、节气歌、捕鱼技巧歌。据统计,这些洞庭渔歌光是有记录、有名目、得以传唱的便有300多首。在洞庭湖水乡,观湖景、听渔歌有一个极好的去处远浦楼。该楼耸立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南岸,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整体为一座三层四檐的歇山式建筑。她所展现的是:白天,湖水如练,平湖似境,柳岸如烟,远山若黛,渔民们驾着渔船唱着渔歌撒网洞庭;傍晚,他们收起渔网,提着鲜美的鱼儿迎着晚霞唱着渔歌,呼唤着眺立在远浦楼上等他们归来的妻儿老小一起回家。此时湖水如银,

3、晚霞流金;桅灯闪烁,流萤似豆; 渔火、星光、湖山、篷影、城廓等皆浮动在无边无际的远山碧水之间此楼此景被称之为远浦归帆,又名渔舟唱晚和渔村夕照,乃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随着年龄的渐长,我们慢慢发现,只要登远浦楼远眺,用心聆听,便能知晓常年生活在洞庭湖上渔民们的喜怒哀乐。记得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洞庭湖湖水清澈,水草丰盈,湖柳茂盛,水鸟密集,水产品极为丰富。当我们站在楼上,听到随风飘来的阵阵渔歌,看到广阔的湖面上成百上千条大小渔船朝着远浦楼前不远处的深潭慢慢靠近的时候,我们便知晓洞庭湖一年一度最为精彩的捕鱼节目开潭捕鱼的热闹场景马上就要来临了。开潭捕鱼大多在冬季进行,此时洞庭湖湖干水浅,鱼儿在

4、枯萎的水草和残荷败叶间穿梭跳跃,将满湖湖水搅得浑黄;鱼鹰和飞鸟在低空中盘旋,瞅准鱼儿扎堆的地方,时而一个俯冲,时而一阵掠影,引得鱼逃虾跳,湖面泛起一阵接着一阵的涟漪。鱼鹰不喝污水,不吃死鱼,是洞庭湖环境好坏的重要信物。只见一脸兴奋的渔民们在千里湖面上驾着渔船组成圆形围阵,由远而近,挥篙扑水,拖网追击,将鱼赶至深潭用大型围网围住,等待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开潭前夜,十里八乡的洞庭湖水乡渔民蜂拥而至,一盏盏若隐若现的渔灯,一股股浓烈的米酒醇香,一阵阵清脆的渔歌此起彼伏,夜幕下的洞庭水府,成了不夜的水上闹市。待东方出现鱼肚白,随着一声锣响,伫立船头的开潭船长用右手做月牙状紧靠嘴边发出“开潭啰”的号令,

5、此时“开潭啰开潭啰”的附和声伴随着桨声、吆喝声响成一片。时光如水,才十多年过去,由于洞庭湖上游筑坝截流,继而蓄水量少,湖床淤积;还有部分渔民目光短浅,常用迷魂阵和电击等方法竭泽而渔,加之血吸虫病在湖区卷土重来等原因,致使八百里洞庭千帆竞捕、渔歌唱晚、水天寥廓的场景渐成历史,难以再现。过去成片成堆、飞起来遮天敝日的鱼鹰此刻再也难觅踪影。如今,日渐干涸的湖面上间或也能见到几只小小的水泥渔船,而飘的来却多是如十二月渔民苦养女莫嫁打渔郎等苦情悲调的渔歌。歌声悲伤、哀婉,唱得人心忧伤沉重,也唱得满湖的湖水一片阒寂据悉,洞庭渔歌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为遗产,如果再不加以重视、不用心拯救、不倾心珍惜和

6、保护,我们将来真的只能从史书上、从传说中再见再听,抑或再传再唱洞庭渔歌了这是令我们泪流满面的现实。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自然段详细介绍洞庭渔歌歌调之丰富,侧面反映了渔民生活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具有浓郁的渔民生活气息和地域色彩。B. 作者对洞庭湖远浦楼及洞庭湖湖水及湖边环境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洞庭湖环境宜人,景色优美的特点。C. 作者在文中提到,鱼鹰是洞庭湖环境好坏的重要信物。如今鱼鹰再也难觅踪影,体现了洞庭湖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D. 作者批判科技发展破坏了生态平衡,认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得人们无视生态,一味地追求物质

7、上的富庶。5. 分析第段中画波浪线段落环境描写的手法及作用。6. 解释文中划横线的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只要登远浦楼远眺,用心聆听,便能知晓常年生活在洞庭湖上渔民们的喜怒哀乐。(2)歌声悲伤、哀婉,唱得人心忧伤沉重,也唱得满湖的湖水一片阒寂。参考答案:4. D 5. 比喻,把湖水比作白练,湖面比作镜子、柳树比作炊烟、远山比作眉黛;写出了洞庭湖湖水清澈,环境优美;与后面对洞庭湖环境的描写形成对比,衬托出洞庭湖环境受到破坏,人们不重视环境保护的主题,号召人们要尊重与保护自然,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 6. (1)洞庭湖的渔民都非常喜欢唱渔歌,不管高兴忧伤都爱唱出来,我们能从他们的歌唱中知晓他们的生

8、活。(2)洞庭湖受到自然和人为破坏后,生态堪忧,渔民的捕捞受到限制,生活受到影响,因此唱出的渔歌也是苦情悲调,整个湖面一片凄凉。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D项“作者批判科技发展破坏了生态平衡,认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得人们无视生态,一味地追求物质上的富庶。”在原文没有依据。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赏析划线句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这类试题一般要从手法和手法的效果角度作答,拿到句子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文

9、意分析手法的效果。根据理解本题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湖水比作白练,湖面比作镜子、柳树比作炊烟、远山比作眉黛;写出了洞庭湖湖水清澈,环境优美;与后面对洞庭湖环境的描写形成对比,衬托出洞庭湖环境受到破坏,人们不重视环境保护的主题,号召人们要尊重与保护自然,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点睛: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句子的含义类试题,考生要注意首先要把句子放在文中去体会和理解,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深层

10、含义。句子的含义往往出现在几个关键词上,考生应抓住句子的关键词,把握句子的深层含义。第(1)句,“聆听”“喜怒哀乐”即指渔民把自己的生活通过渔歌唱出来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歌曲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第(2)句,弄清楚歌曲悲伤的原因生态受到破坏,渔民收成不好,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历史的流沙雷抒雁北京三环路畔有一家书店,叫“知不足”。好名字!是要人去买书、读书。读,然后知不足。古人的话大体是对的,不读书时,侃侃而论,似乎天文地理人事,无所不知,一翻开书,惊出一头汗,原来尚有那么多事不知;甚至先前以为已知的,却是半知,或谬知。这是熟理,不说。以写作人的目光看,翻翻前

11、人的书,忽然能生出些恐惧来。在我们的前边有多少呕心沥血,三更灯火五更鸡,自以为写下了惊天动地的诗文的人,竟被历史的流沙埋得这等严实。如今说出他们的名字,极少有人知道,说出他们的著述,读过的人万里难得寻一。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名家,他撰写的二百二十卷的石匮书,是纪传体明史。后又完成了记叙明崇祯朝和南明史事的石匮书后集,共六十三卷,附录一卷。张岱自信这些书可以传世,应以金为匮,藏之石室,那种自负,应不逊于今人。历史的尘沙,让人不敢回头,多少创造,多少建筑,都沉沉地埋进了黄沙。那古楼兰的繁华强盛,让唐帝国如芒刺在背,边塞诗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唱的是决心,也是艰难,是牺牲。可是如今,我们只能从那

12、漫漫黄沙下坍塌的土丘推认当时的建筑,从未朽的枯骨分辨远去的古人。他们的创造,他们的歌唱,他们的诗文以及由此引起的鸡争狗斗,得来的荣华富贵,享受的声誉名望,一概地归了沙尘。常说历史无情,大概就在于此,它埋葬了多少爱恨情仇。先前的文人也有过风流,也有过宗派,也有过吹捧和打压,更有过相互围剿与厮杀。可是,一旦时过境迁,一切都风流云散,花落水逝。历史的无情还在于历史的霸道,不论输家赢家,尽覆黄沙之下。文人多狂士,一旦成名,难免“仰天大笑出门去”,要“一览众山小”。自己写的片言只字,都敝帚自珍,不肯让人雌黄。古人概括为“文人相轻”,可知此毛病由来已久。加之过于自珍自恋,便有俗语说:“别人的婆娘,自己的文

13、章。”宁肯让美丽给别人的妻子,不可输美文于自己的文章。看看那些为了获得某种奖誉的寻机奔走,获取虚名后的趾高气扬,便可洞见其心态之一二。时代如人,要前进,自然背不动许多陈旧的包袱。那些先前看来还光光亮亮的劳什子,现在只好扔到一旁让尘封沙掩。前边说过的那位张岱先生,是经历了由盛转衰、由红变暗全过程的一个典型。这个纨绔子弟,说起先前的自己,充满了夸耀和感叹,他说他“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看看,真是人间的一切繁华和欲望都集中在他身上。可是,历史弄人,明灭清立,先前的繁华尽被风吹雨打去,张岱一下子就变成了另一个人:“年过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

14、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这就让他回首往事,不能不恍如隔世了。历史的流沙,把他的自负、狂傲、才华、富贵、虚名、心血,统统掩埋。?当然,历史并不虚无。当我站在秭归,站在屈原高傲孤愤的塑像前边;当我站在李白墓前,站在那方千古巍然屹立的墓碑前,我就想到,其实,许多大的文人和大的思想家,他们是高耸的山峰,是根深叶茂的大树,历史的风吹过,它们不会动摇。沙尘只会匍匐在他们的脚下,无法遮蔽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存在反倒丰富和深厚着历史。我想说的是诗人也罢,文人也罢,来了,如春花开绽;去了,如黄叶飘落。留下的只是果实,即你安身立命的作品。这果子能否在许多年以后重新萌芽,则在于它的生命含量。你现在的奔忙,其实对它

15、能否恒久无助。?前些年,有人将自孔子至今的文化名人,归统齐数了200名。新中国建立前是150名。算一算,孔子至今将近3000年,大约15到20年出一个名人。一个世纪也就四五个人。但当今却占了50名,许多小弟弟、小妹妹也孔子一般入了名籍。我想新中国的文学成就即便很大,与历史比,未免过于乐观了些。?冬天到了,寒风又起,窗外呼呼啦啦吹起些黄叶。塑料袋也好风凭借力,飞上了枯树枝头,远远看去,竟像是花簇一般灿然。 (有删改)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A文章从“知不足”书店落笔,谈古论今,抚今追昔。既写“我”的不足,

16、“尚有那么多事不知”,又写当下中国文坛的不足。B开篇的“惊出一头汗”和第段中的“生出些恐惧”,都是因为“我”翻书时才知道自己有很多事不知或者一知半解、谬知。C张岱的自负不逊于今人,他的著述甚丰,而晚景凄凉,作者认为无情的历史流沙掩埋了他的自负、狂傲、才华、富贵以及文学成就等。D屈原、李白等许多大的文人和大的思想家,留下了许多安身立命的作品,这些作品有恒久的生命力,说明了历史并不虚无。E文章将新中国建立前后的文化名人的数量进行对比,含蓄地批评了当今中国文坛过于乐观的心态和追名逐利的现象。17为什么说“历史的尘沙,让人不敢回头”?请结合第段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18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语言表达技巧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