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2875585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B.牛顿其经典力学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形成C.普朗克量子论诞生,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D.爱因斯坦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参考答案:B2. “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下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该宣言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英国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2、 从此英国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A. B. C. D. 参考答案:C3.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思想最为相近的是A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子的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D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参考答案:A4.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不论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白强弱,都因为需要交往而对交往规则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是一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材料体现的思想核心是A.民主自由B.社会公正C.社会契约D.人民主权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信息“不

3、论各色人等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可以判断其思想核心为社会公正。故B正确。A民主自由针对专制暴政,C关乎国家起源,D针对主权在君在神,皆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5. 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A. 仁者爱人 B . 民贵君轻C. 天人感应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参考答案:C6.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搞好集体经济,同时也指出“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不同

4、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这一通知A.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B.结束了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D.实际上肯定包产到户的做法参考答案:D由“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同时也指出“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可以看出此时中共中央实际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中的“确立”与题干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体现对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C项对应的是中共十四大。7. 荀子提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天地为万物之本” B.

5、“夫形于天地之间,物也”C.“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D.“心外无物”参考答案:D8.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对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参考答案:C9. 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

6、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苏联参考答案:B解析“绥靖政策”是一战后西方大国的统治者为了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一种妥协政策。主要实施国为英、法、美、苏联四个大国。故排除C项。在英、法、苏联三个国家里只有法国在二战期间沦陷过。故只能选B项。10.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它讲述的是南京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女学生、13个风尘女子以及6个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下列对当时抗战形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平、上海已被日军侵占B.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已经形成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艰苦抗战D.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参考答案:

7、D11. 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苏核垄断的重大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参考答案:A12. 了解历史事件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要素。据下图判断,它记录的历史事件应是A.兴中会成立B.中国同盟会成立C.湖北军政府成立D.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参考答案:B从材料“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等信息可以得出,图中记录的历史事件应是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故B项正确;A项是1894年成立,排除;C项是1911年成立,排除;D项是1912年成立,排除。点睛:解题时紧扣“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由此可以直接判断出其

8、是中国同盟会成立。13.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处死路易十六A.康德的思想B.卢梭的思想 C.伏尔泰的思想D.孟德斯鸠的思想参考答案:B14. 宋神宗时设置了军器监,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军器监雇佣工人四万多人,监下分十大作坊,生产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作坊各为一个,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时“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这表明当时( )A战时武器以火药武器为主B火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C政治重视新式武器的研发D火药武器生产组织严密参考答案:知识考点:科技成就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当时已有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部门,且工人多,规模大,分工、生产严密

9、,且每天生产武器多,这说明了火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故答案为B。材料仅仅反映了火药武器的生产,但并不能反映火药武器是否使用为主,故A错误。C也无法从题中体现。D仅仅符合题中的“监下分十大作坊,生产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作坊各为一个”,D过于片面化。15.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参考答案:B 马关条约。1.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抓

10、住关键信息“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这体现了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而马关条约允许列强投资设厂的内容正是这一侵华方式转变的反应,故B项正确。16. 根据195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它们不包括下列的 ( )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D海南岛参考答案:D17. “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犹如混乱的涡流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这段文字描述的是A护国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参考答案:C18. 齐民要术记载,图2所示

11、的草原动物,在北魏晚期的中原地区属“常畜”,但在以前却是中原地区少见的“奇畜”。这一现象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图2推动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中原农区和北方牧区的经济交流推动了中原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交往A. B. C. D.参考答案:A19.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为了实现统一和巩固统一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他首创军功爵制,使军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B他在统一方略上,从弱小的韩国开刀,最后灭赵C他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思想、医学和种植的书D他在全国设立36郡,郡下设县,避免国家重新陷入分裂局面参考答案:D20. 北魏拓跋澄在回

12、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北魏迁都洛阳的目的是很多的,但是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巩固统治特别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另外,一般而言“迁都”的根本目的要从加强统治的角度来进行考虑,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其它三项不是根本目的。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21. 右下图书法作品的字体特征是A.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B.兼具规矩和放纵,雅俗共赏 C.笔画详备,结构严谨

13、 D.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参考答案:B22. 在学术界,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使得颐和园的建设经费问题成为当时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根源于A.政治斗争的需要B.民主思想的传播C.近代海军的发展D.甲午战争的失败参考答案:A根据“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结合所学,慈禧太后挪用建设近代海军的费用修建颐和园,是造成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说明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矛头对准颐和园是为了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是源于政治斗争的需要,A正确;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主要反映通过颐和园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来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是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D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源,排除。23. 中共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而村民选举是基层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每次村委会换届参选率都在90%以上,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这一事实表明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B.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C.使农民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的“我国每次村委会换届参选率都在90%以上,农民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