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朔州市毛皂镇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2480404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8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山西省朔州市毛皂镇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山西省朔州市毛皂镇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山西省朔州市毛皂镇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山西省朔州市毛皂镇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山西省朔州市毛皂镇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A10 B20 C30 D40参考答案:B2. 图中大圆为晨昏线,P点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O点线速度为0千米小时。且向周围的方向都为南,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回答当OP最短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日在北京看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B非洲大陆上的动物向南迁徙C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达一年中最高值D南极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参考答案:A3. 一观测者在某日对当地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进行观测,图6中a、b两点记录了该日两个

2、不同时刻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其中a点为北京时间19:00的观测记录。读图回答1112题。图611b点观测记录时的北京时间为A11:00B12:00C13:00D0:0012该地的纬度大致是A37NB37SC53ND53S参考答案:CA解析:11.a点观测记录时太阳位于正西,地方时18点,而“a点为北京时间19:00的观测记录”,故该地进度为105E。b点观测记录时太阳位于正南,地方时为12点,那么北京时间就是13点。12.根据b点观测记录,该地为北半球(坐北朝南),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约55。该日a点观测到太阳在正西,说明昼长大于或等于12小时,直射点在赤道或以北。

3、4. 下图是“某国沿纬度为30的地形剖面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处的山脉是A. 阿巴拉契亚山B. 德拉肯斯山C. 大分水岭D. 安第斯山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该国的经度位置和地形剖面图分布判断为澳大利亚,则该纬线为30S,处的山脉是大分水岭,C正确。阿巴拉契亚山、安第斯山位于美洲,德拉肯斯山位于非洲。故选:C。5. 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那部分,剩下的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的能量。左图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随气温变化图,右图为净初级生产量随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24. 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A. 随气温升高而增大 B.

4、 随气温升高而减小C. 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 D. 最大值在2525. 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均值最大的是A. 温带沼泽湿地 B. 苔原 C. 中纬度草地 D. 荒漠参考答案:24. C 25. A24.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据题干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能量,而呼吸作用则消耗能量;图1反映的是随着气温变化的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和呼吸作用损耗的能量的变化情况,两者的差值就是净初级生产量。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净初级生产量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故答案选C项。25.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结合两图可知,针叶林所处地区温度较低,光合作用微弱,净初级生产量较小;荒漠地区降水量较小,净初级生产量较小;温带

5、沼泽湿地和中纬度草地相比,温带沼泽湿地属于潮湿地区,净初级生产量较大。故答案选A。6. 读极地投影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晨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 经线的交点。61. 图示的日期可能是A. 3月21日 B. 6月22日C. 9月23日 D. 12月22日62. 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 120E 、2326S B. 120E 、2326NC. 60W、2326S D. 60W、2326N 参考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日期判读、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答案解析】61.B 62.B解析:61题,根据经度数值可

6、知,该图是南半球俯视图;“AC段为晨线”可知,南极圈附近出现极夜,此时为夏至日,所以图示的日期可能是6月22日,B正确。62题,根据61题可知,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即2326N;而120E为12点,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故而可知,B正确。【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和理解光照图判读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7. 下图为推覆构造示意图,这种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图示断层两侧岩体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解析:本题关键看岩层的分布变化,飞峰上岩层与断层的上部岩层位置相当,而

7、断层下部岩层分布位置较低,结合选择项信息可知,B正确。【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8.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34题。3.图中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4.关于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参考答案:B B9.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

8、赏心悦目”每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湖边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10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A湖泊较深 B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C河流入湖泥沙量小 D湖泊周围的人类活动少11“高跷树”根部裸露的原因是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C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参考答案:BC10. 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和人口生理密度(一个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的数据。国 家甲乙丙丁人口算术密度(人km2)370129313人口生理密度(人

9、km2)353503934559若表中四国是中国、埃及、加拿大和印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中国 B乙是埃及 C丙是印度 D丁是加拿大参考答案:B11. 2008年10月14日上午,中俄双方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西侧一半的岛屿正式归属中国。读“中俄黑瞎子岛边界示意图”,回答乌苏镇是我国最东端的村镇,每年最早约凌晨2时15分左右(北京时间)就可看见日出,此时我国最西端的乌恰县(3915N,7333,E)所在时区的区时约为A1时15分 B5时15分 C22时15分 D23时15分参考答案:D12. 读下图,完成华北平原改造盐碱地的关键是A. 使土壤脱盐 B.

10、改造局部气候 C. 植树造林 D. 完善排灌系统参考答案:A13.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为我国境内两条著名河流的流量变化图,读图并回答下列关于甲河及其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河下游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B该流域主要的新能源是太阳能和地热能C该河主要依靠雨水补给 D该流域农业地域类型属水稻种植业参考答案:A14.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 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读图完成34题。3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甲区

11、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4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生活方式的转变参考答案:3.A 4.B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人文城市化还是景观城市化甲区的指数都是做高的,而且人文与景观相辅相成。4.目前乙区域人文城市化指数较高,但景观城市化指数较低,也就是题干中显示的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城市发展不适应。15. 马铃薯原产于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区,目前已广泛种植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第一生产大国。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占全自治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2,产量位居

12、全国前列。2011年乌兰察布马铃薯获得丰收,但却遭遇滞销。回答46题。4. 内蒙古乌兰察布与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区相比,适合马铃薯种植的相似自然条件是A.纬度较高 B.地势起伏大 C.气候温凉 D.气温年较差大5.乌兰察布利用网络推销方式,缓解了该地马铃薯滞销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A.市场信息畅通 B.农业技术提高 C.政策导向得力 D.运输条件改善6. 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经营者收入受市场波动影响最小的是A.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参考答案:4-6 CAC16.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该地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 A.110C B. 90C

13、 C70C D. 50C参考答案:C17. 下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公园拍摄的景观照片,图中常绿灌木外围采用了防寒措施,周围的景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 针叶林B. 常绿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D. 落叶阔叶林2. 常绿灌木采用此种防寒措施所考虑因素主要是A. 防寒成本B. 观赏需求C. 采光风向D. 昼夜温差3. 根据图示景观,可推断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时间是A. 春季上午B. 春季下午C. 秋季上午D. 秋季下午参考答案:1. D 2. C 3. A【1题详解】根据材料“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此地树木落叶,为落叶阔叶林,选B。【2题详解】图中的防寒措施采用了一面封闭一面开敞固定的做法,封闭是为了挡风,开敞是为了采光,据此选C。【3题详解】根据防寒棚应朝向北,开敞面朝南的特点定出图示方向,再根据图示影子朝向西北可知此时太阳在东南方向,应为上午。再根据此时新叶发芽可以判定此时为春季,据此选A。18. 读下图,完成若X轴表示近年来的时间变化,则可能 Aa曲线代表沿海赤潮发生频率的变化 Ba曲线代表全球冰川体积的变化C. b曲线代表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 Db曲线代表太湖平原工业产值的变化参考答案:A19. 下图为某大陆沿45纬度在地质历史时期从古至今的四个阶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78各题。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