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2472509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20分)流逝的古典(1)那天下午,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他讲的是诗经蒹葭。午后的阳光从窗户跑进来爬在他那苍苍白发和陶醉的脸上,听着他温暖地读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诗句时,我突然有一种很静谧、很幸福的感觉。(2)夜里,月色和清风悄悄穿过窗帘,我从高高的书架上找出了那本遗忘多年的诗经。线装的书页泛着远古的光芒,是那种随着光阴流逝,越来越朴实的金色。在幽幽浮动的墨香里,我再一次看到了“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我看见远古时代的一个芦塘,清晨,纤纤芦苇被牛乳般流动如烟的雾霭轻柔地

2、包裹着。晨曦中,浅绿的墨绿的苇丛倩影婆娑,亭亭玉立,如衣香鬓飞的女子涉水而来。怀念这一种意境,我不想把这说成是一种诗情,而情愿把它归为一种古典。“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令我们咀嚼、玩味不够。(3)我读到关雎,读到桃夭,读到“青青之麦,生于陵坡”,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到“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伧江潭。”我想到为什么,这些很远古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淙淙如诉,让人可感可悟。真如澹澹的渌水,我们的心田仿佛千万年来一直是它青青的河床。(4)想到了古诗十九首,这些不知作者姓名和年代,突兀而起复又戛然而止的谜一般的诗歌群落。

3、为什么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为之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会洋洋洒洒醉酒般地写下整卷古风?我想,这就是古典的魅力吧。它们以其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震撼、陶冶着无数的后人!(5)注视着这些古典书籍,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我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而它们又是那样宁静,我不敢想象没有诗经、楚辞的时代叫什么先秦;没有唐诗宋词的时代算什么唐宋;没有小说的明清是什么样的明清。这些源自第一张植物纤维构筑的纸片的灵感,在千百年漫长的时光中,抚慰着人类的精神与灵魂,牵引着人类穿越长长的时光隧道。一行行时长时短的句子,一页页时近时远的思绪,那么质朴、厚重,它们牵着

4、我走向文字的源头。这些久远的古典文字的确“旧”了,但那字里行间所充盈的生命精神、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却超越了彼时彼地,在这个世界夜深人静的时刻渐入我们的心灵、血脉,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6)我相信那些古典的文字肯定来自于平凡的生活,源于简洁、沉静的心灵。古人在最为平凡的采摘、狩猎、耕种之余,偶有所见所感,自自然然,随口吟出了“蒹葭苍苍”“渌水澹澹”这些精纯得像墨金一样的文字。汽车、电脑离它们很远,人欲物欲离他们很远,而平凡离他们很近,诗情离他们很近,古典离他们很近。古典与古人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一体。而我们呢?在抚摸那些诗经句子的时候,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和疼痛:那自然史上

5、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7)怀念古典,这是一份超越时空的契约。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会留下一个宽敞、透亮的空间,让飘溢着灵性、充盈着生命精神的古典诗情灿然长流。(选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7日第12版)17对本文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作者幻想芦塘旁边的亭亭玉立的女子,从而产生淑静,典雅的感觉。B. 文中的引用和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文采,丰富了文章的内涵。C. 只有多读古书,才能让“古典”不至于流逝。D. 本文融叙述描写说明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古典珍贵无比的价值。E. 李白的古风言近

6、旨远,语短情长,极具艺术魅力和震撼力。F. 文章由“读”入“思”,层层深入,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思考。18. 文章第一自然段,作者听“老教授的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9. 第五段划线句子中“厚实的脊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文章第六段“在抚摸那些诗经句子的时候”一句中,“抚摸”一词用得很特别,淡淡你的理解。(3分)20. 第六段作者说“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请指出前文照应此句的地方,并回答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3分)参考答案:17. BF(答对1个给2分,全对5分)18.(1)起引起下文的作用。老教授的课使作者产生了“静谧、幸福的感觉”,从而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古典深刻的感悟;(2

7、)暗扣标题(或照应标题),“渐行渐远”的诗句暗示古典在人们的视线中郑慢慢消逝。(1点3分,其中作用1分,简析2分)19.质朴、厚重的古典字里行间所充盈的生命精神、深邃的原理、多级的内核,渐入我们(读者)心灵、血脉,抚慰人类的精神与灵魂。 用得好。 “抚摸”一词体现了作者用心体验,感悟之深,表现了作者阅读是满欢思古之情。20.(1)照应处:第(2)段“怀念这一种意境”一句(1分)(2)现代的人们被物欲所左右,失去了简洁沉静的心灵,已经远离了纯真的自然,再也无法像古人那样做到文学、生命、自然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2分)略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别时容易蒋勋张大千有几方印记是我喜欢的

8、,如“三千大千”、“大千好梦”等;而我最喜欢的一方是“别时容易”。大风堂收藏的书画是有名的,尤其是石涛八大的作品。然而这些作品也曾经在大千先生手上流散出去。凡从大风堂流散出去的作品便大都钤有“别时容易”这一方印。对于一个精于鉴赏的人来说,曾经自己收藏的珍爱之物,一旦不得已要拱手让人,的确有难以言喻的感慨。这一方小小的“别时容易”,虽然钤在不起眼的角落,却使我感觉着一种爱物如人的伤逝之情了。我自己是不收藏东西的,艺术上的珍贵之物,经历了久远的年代,也仿佛是久经劫难的生命,使人要起痛惜之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惧怕这心的痛惜,我对一切人世可眷恋美好之物,反倒宁愿只是欢喜赞叹,而无缘爱,也无缘占有吧。纳

9、兰容若有一句词说“情到浓时情转薄”,我想是可以理解的。小时候我其实很有收藏东西的癖好。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如玻璃弹球,朋友的信、照片、卡片等,因为保存了几年,重新翻看把玩,就似乎有了特别的意义,使人眷恋珍惜,而每次到抽屉堆满,不得不清除时,便有了难以割舍的痛惜。我们能有多大的抽屉,去收藏保有生活中每一件琐屑之物中不舍的人情之爱呢?几次的搬移迁动,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暂时栖身,我终于习惯了“别时容易”的心情。“别时容易”也许是从李后主“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脱胎出来的吧。但是,去掉了头尾,截出这四个字来,镌成图章,便仿佛多了一层讽喻。把这样的一方印记,一一盖在将要告别的心爱之物上面,那些在

10、人世间流转于不同眷恋者爱抚之手的书画,也似乎是一个有沧桑的生命了,使人痛惜,使人不舍啊!小时候有收藏东西的癖好,其实也是因为东西实在不多。在物质困难简陋的年代,往往一件东西可以用好多年,那从俭省而生的珍惜,最后也就成了一种对物件的不舍之情吧!随着物质的繁盛多余,有时候不经意地舍弃一件东西之后,才发现,原来物质的富裕已经变成了对物的薄情了。在许多以富裕繁华著名的大城市中,每天夜晚可以看到堆积如山的垃圾,各种尚称完好的家具、电视机、冰箱、质料细致的服装等,都被弃置路旁。我行走于那些街道之间,留恋于那月光下凄然被弃置的物件,感觉着一种大城的荒凉。是因为富裕,使我们对物薄情,是因为对物的不断厌弃、丢掷

11、,变成了这城市中人与人的薄情吗?工业革命以后的大城市真是荒凉啊!仿佛在繁华最盛的时刻已经让人看到了以后的颓圮,仿佛所有的富裕却是为了把现世装点成一个废墟。我的不再收藏东西,我的不再保有太多东西,我的不再执著于情爱的缠绵,也许正是害怕着那对物对人的薄情吧。我愿意,每一次告别一事,每一次告别一物,仍然有那“别时容易”的痛惜。有许多遗憾和怅惘,也有许多歉意和祝福。大千世界,所有我们相遇过的物与人,容我都一一钤盖这“别时容易”的印记吧!1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 透过钤有“别时容易”方印,“我”似乎能感觉到将心爱之物拱手让人的难以言喻的感慨,爱物如人的伤逝之情

12、。B. 张大千的这枚“别时容易”的印章是从李煜的词作中选取的内容,有一层讽喻之情和沧桑之感。C. 富裕繁华著名的都市街道却有一种颓圮苍凉之感,这种感觉是源于每天夜晚可以看到堆积如山的垃圾。D. 文章以“容我都一一钤盖这别时容易的印记”一句结尾,意在表达对相遇过的人与物挥手作别的潇洒。E. 本文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读后让人久久难忘,回味无穷。14. 文章引用了纳兰容若的词句“情到浓时情转薄”,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理解这句词的?(3分)15. 作者说自己现在不再收藏东西,请结合全文,说说其中的缘由。(4分)16. 作者曾说:“散文到最后,恐怕不只是文学技巧,而是

13、要在情怀、气度上完成一种典范。”有人也评价蒋勋的作品中有一股文人情怀。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认为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参考答案:13. (4分)C D14. (3分)因为眷恋美好的事物,所以离别的时候会有痛惜。(1分)为了避免痛惜,反倒宁愿只是欢喜和赞叹而不愿占有,(1分)这样表面看来就显得薄情。(1分)15. (4分)小时候有收藏东西的癖好,是因为物质困难简陋,从俭省而生珍惜;(1分)告别所收藏的东西时候,会有痛惜,作者不愿意经受;(1分)害怕由于不再痛惜告别,而对人对物都变得薄情起来。(2分)16. (4分)此题答案不唯一,符合文意,见解合理,能自圆其说即可。参考:作者抒情细腻

14、,笔下流露出对物的深情,在他眼中无论是艺术品还是日常的物品,都仿佛具有了沧桑的生命作者深刻体察现代都市中的人情,流露出对“人”的关怀(评分标准:情怀2分,结合文章内容恰当解说2分。)3. 现代文阅读(共9分,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颠覆经典为哪般? 张德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影视剧方面,戏说历史,颠覆经典,调侃古人的现象一直存在,而且还在继续蔓延,甚至形成一种消费主义“文化”潮流,以娱乐消费为旨归。这样的作品,看起来固然好玩,满足了一时好奇欲,但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说,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文化建设,不利于人们的精神修养。实际上,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的是文化危机

15、。首先,缺乏文化原创力。历史以及历史上留下来的经典著作,是前人的文化创造,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实践与艺术想象的产物,毫无疑问,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今人,本应从中汲取有益营养,结合今人的实践,创造出表现今天社会生活的作品。当然,这样的作品也是有的,只是,很少振聋发聩,也难以荡气回肠。超越前人的文化高峰不是容易的,除非你比前人下的功夫更大。有谁愿意十年磨一剑?何况这是一个快餐化的“微”时代,时不我待。那怎么办?还是要搭历史之车,借名著之光。于是,这样那样的改编开始了,把价值颠倒过来?让故事情节节外生枝?对历史来一段戏说?如此这般,确实招人眼目,人们看着稀奇怪异甚至新鲜,收到了娱乐效果。消费前人的遗产,这确实是一条最省力的文化产业路径。好在祖先给我们留下那么深厚的历史资源可供搬弄与消费。最省力的路,一定是下坡路。这是缺乏文化原创力的必然选择。其次,缺乏文化终极价值。看了许多作品,想找出其传达的精神价值,但多数作品,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回过头来看,可有什么作品执着于终极价值的探问?我们敬畏什么?有哪些作品站在了人类精神的高处,让人肃然起敬?事实上,文化价值的稀薄是恭维、戏说、颠覆、解构、调侃的创作思维的必然结果。毋庸置疑,戏说、调侃、颠覆有一种轻松愉快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