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统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龙抬头介绍PPT模板

上传人:静*** 文档编号:242262323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58.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色传统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龙抬头介绍PPT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红色传统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龙抬头介绍PPT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红色传统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龙抬头介绍PPT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红色传统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龙抬头介绍PPT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红色传统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龙抬头介绍PPT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色传统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龙抬头介绍PPT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传统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龙抬头介绍PPT模板(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目录目录肆壹贰叁节日来源历史沿革相关传说节日习俗节日来源惊蛰至春分间,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第一部分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宿”。“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龙抬头”的说辞,来自

2、古老的天文学,上古时代人们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组星象作为坐标,以此作为观测天象参照物。01 节日来源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北方地平线下,。节日来源惊蛰至春分间,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01 节日来源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

3、的是明亮的龙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长,苍龙高悬于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庄稼丰收,苍龙也开始在西方下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古人把仲春时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崭露头角称为“见龙在田”(即为“龙抬头”),仲夏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称为“飞龙在天”01 节日来源此外还有“亢龙有悔”、“群龙无首”等,分别对应各时节天象。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标示阳气自地底而出,各种蛰虫有感因此开始活动,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了。龙抬头时节,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春雷始鸣。二月二01 节日来源元时期将阴历“二月二”称为龙抬头,从节气上说,“二月初二”正处在二十

4、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二月初二与“龙抬头”相关的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01 节日来源历史沿革惊蛰至春分间,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第二部分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其由来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

5、定时间,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出现在文献上将龙抬头与节俗联系在一起是在元代后。02 历史沿革汉代,文献记述中出现了龙的形象。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后世以此作为耍龙灯的滥觞。汉时期唐时期仍未出现龙抬头的节俗记载。唐朝人把二月朔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 9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取中正、平和之意)

6、,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唐时期02 历史沿革唐德宗时期,唐德宗认为,三月有“上巳节”,九月有“重阳节”,而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却没有一个节日,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就征求宰相李泌的意见。李泌觉得德宗所说颇有道理,为此他建议:废除以往正月晦日(正月最后一天)为节的旧例,改贞元五年(790)二月一日为“中和节”;这一天,皇帝要赐宴群臣,并赐给他们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表示务本;02 历史沿革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互相赠送亲友;村社居民要酿制宜春酒来祭祀勾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以祈祷丰收等等。德宗听了十分

7、高兴,完全采纳了李泌的意见,立即颁布了一道诏令,以贞元五年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同时规定,每年此日给官员们放假一天。唐代宴会总少不了赋诗乐舞,中和节宴亦复如此。德宗李适喜欢作诗,在中和节曲江宴会上,皇帝赐御制诗,百官奉和是必不可少的节目。02 历史沿革宋代时在二月初二有“挑菜”御宴活动,但与“龙”无关。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

8、抬头”联系在一起。宋时期到了元时期,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所吃的食物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元时期02 历史沿革明代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元费著岁华纪丽谱:“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又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明时期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清

9、咸丰武定府志:“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清时期02 历史沿革相关传说惊蛰至春分间,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第三部分传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

10、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龙抬头传说03 相关传说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

11、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03 相关传说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03 相关传说节日习俗惊蛰至春分间,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

12、,故称“龙抬头”。第四部分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剃龙头古时,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龙抬头时节我国部分地区会有“起龙船”的活动,请龙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起龙船04 节日习俗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人们认

13、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要在“二月二”这天奉祀土地神。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在中国南方地区,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祭社神04 节日习俗相传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为孩子正衣冠、点朱砂启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愿孩子长大断文识字。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形式。开笔写字“龙抬头”也是农村的农事节。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时春雨贵如油。倘春雨充沛,预示着一年的

14、大丰收。使耕牛04 节日习俗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引龙伏虫的活动有很多,最有特点是撒灰。撒灰十分讲究,灰多选用草木灰,人们自家门口以草木灰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财两旺;从临街大门外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拦门辟灾;将草木灰撒于墙脚,呈龙蛇状,以招福祥、避虫害。引田龙04 节日习俗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