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工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41876624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工低价出售百度文库财富值帐号实力见证一切联系旺旺whx0910专业销售爱问共享资料积分帐号价格公道合理联系QQ1747-8863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报告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情况,请予审议。一、近年来民事审判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民事审判是通过司法手段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一项重要司法工作,与刑事审判、行政审判共同构成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主干。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事审判工作呈现许多新特点:一是涉及范围广。包括婚姻家

2、庭、权属纠纷、债权债务、损害赔偿等传统民事审判,公司、金融、证券、房地产等商事审判,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审判,以及涉外商事、海事海商审判,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二是案件数量大。20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493.95万件,占人民法院全部诉讼案件的85.77%,结案标的额20528.51亿元。三是增长速度快。20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年均审结各类民事案件597.58万件,比前五年年均结案数增长了22.82%。四是新型案件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公民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新类型案件大量出现,涉及劳动争议、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等多个方面

3、。五是审理难度大。民事审判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涉及诸多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平衡和案结事了的难度很大。多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牢固树立能动司法、为民司法、平等保护、注重效果等司法理念,在促进经济社会有序发展、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坚持能动司法,着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依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年以来,针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出现的新变化,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向全国法院提出能动司法的新要求,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等37个有关

4、民事审判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文件。今年以来,为确保党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制定了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指导地方各级法院妥善审理在调结构、促转变、扩内需中发生的各类纠纷。地方各级法院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许多好的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公司、借款、保险、破产等民事案件379.37万件,结案标的额9889.85亿元,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公平交易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依法促进自

5、主创新。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制定贯彻意见,采取切实措施,着力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注重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规范驰名商标保护,明确专利侵权判定标准;连续开展“司法护权、激励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和“优化自主创新司法环境”年度主题活动;定期发布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和典型案例,加强审判监督指导;推进知识产权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提高知识产权审判透明度;妥善审理涉奥运会、世博会知识产权案件,保障奥运会、世博会顺利举办。20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66872件,与前五年相比年均增长112.66%,为激励自主创新、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了

6、应有的作用。认真审理涉外商事海事案件,依法促进改革开放。各级法院依法行使涉外商事、海事司法管辖权,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精品年”活动,提升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度;规范涉及外商投资企业案件的审理,优化投资环境;制定审理船舶碰撞等纠纷的司法解释,维护良好的航运秩序。201*年至今年上半年,共审结涉外商事案件2.66万件,比前五年年均增长58.41%;审结海事海商案件1.90万件,比前五年年均增长22.89%。注重维护港澳台同胞的合法权益,促进内地与港澳地区、大陆与台湾地区经贸交往持续健康发展。201*年至今年上半年,审结涉港民商事案件15596

7、件、涉澳案件769件、涉台案件9022件,分别比前五年年均增长24.03%、8.92%和11.87%。(二)坚持为民司法,着力服务民生各级人民法院坚持依法妥善处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切实保障群众权益。针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婴幼儿奶粉事件和玉树特大地震灾害等突发事件,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制定相关司法政策,指导地方各级法院依法妥善审理因公共突发事件引发的各类民事纠纷。20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审结婚姻、赡养、抚养、继承等案件330.94万件,劳动争议案件72.35万件,人身损害赔偿案件153.77万件,电信、服务及产品责任案件80.70万件。为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更好地服务“三

8、农”工作,2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指导各级法院依法审理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征收征用、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以及汽车、家电、农机具下乡等案件,201*年至今年上半年,共审结涉农民事案件54.27万件,比前五年年均增长45.29%。为更好地听取群众意见,201*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推行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旁听案件制度,法院开放日制度,新闻发布制度以及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制度,畅通民意沟通渠道。为更好地方便群众诉讼,20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

9、干意见,指导各级法院不断完善民事审判远程立案、预约办案、视频审判、电子签章等工作规范;在偏远地区设立巡回办案点,就地审理案件,减轻当事人的奔波劳苦;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法官培养,方便少数民族当事人诉讼;加快诉讼场所无障碍建设,方便残疾人诉讼;完善对经济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的条件与程序,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三)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加强调解工作各级人民法院引导广大法官强化调解意识,树立调解能力是高水平司法能力的观念,带着对当事人的真挚感情去做调解工作,努力实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201*年至今年上半年,经人民法院调解,当事人达成和解或撤诉的案件共828.53万件,占审结民事案件

10、的61.39%,今年上半年达到65.78%。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呈现出调解结案率和服判息诉率“两上升”,涉诉信访率和强制执行率“两下降”的良好局面。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法院把调解作为处理民事案件的首选方式,同时进一步规范好调解工作,对不能调解及调解不成的,及时依法裁判。20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推动建立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格局,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坚持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完善民事审判制度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

11、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大力加强民事审判制度和机制建设。2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就完善公开审判制度提出具体要求。完善人民陪审工作机制,加强陪审员选任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密切联系群众、监督审判活动的作用。20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案件1393771件。针对民事案件总量大、增速快、办案压力大的状况,完善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做到当繁则繁,宜简则简,加快审判进度,减轻当事人讼累。20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按照简易程序快速处理的民事案件已占一审民事案件的67.32%。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调整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

12、民商事案件标准的通知,把更多的案件交由中级、基层法院审理,使上级法院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审判监督指导,提高整体司法水平。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试点工作,及时调整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大力推进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体系建设,许多法院设立环保法庭,进一步发挥了司法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五)坚持重心下移,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绝大多数一审民事案件由3122个基层法院和1万多个派出法庭审理,占人民法院各类一审案件的85%以上。20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基层法院共审结民事案件1331.32万件,结案标的额14444.02亿元;人民法庭共审结民事案

13、件504.37万件,结案标的额2107.64亿元。最高人民法院确立“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的基层工作方针,着力完善基层工作机制,提高基层司法能力,改善基层司法环境,确保基层法院、人民法庭成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重要防线。最高人民法院将“公正、廉洁、为民”确定为人民法庭庭训,作为人民法院干警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积极解决西部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法庭布局不合理问题,大力推广巡回审判方式;改革人员招录办法,为西部法院定向培养法律和双语人才,缓解法官断层状况;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去年以来已完成对三千多名基层法院院长的轮训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对一万余名人民法庭庭长的轮训,着重提高院长和庭长把

14、握工作大局、善于做群众工作、依法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积极推进法院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建立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改善了基层法院经费保障状况。(六)坚持公正廉洁司法,着力加强民事审判队伍建设为提高审判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法院大力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加强民事审判队伍司法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广大法官化解矛盾纠纷、开展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改进司法作风,倡导法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下发并严格落实关于“五个严禁”的规定,大力开展

15、司法廉洁教育,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建立健全对民事审判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大力宣传推广宋鱼水、陈燕萍、任秋华等优秀法官的先进事迹和工作方法,激励广大法官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发展进步,是各级党委正确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政协、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各级人大代表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人民法院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二、当前民事审判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增长、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日益丰富的新形势下,人民法院

16、民事审判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民事审判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法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意识不够强,对能动司法的认识不到位,不善于把民事审判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有的法官对司法的人民性认识不到位,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办案效果不好;有的法官对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审判政策把握得不好,不善于辨法析理,不善于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导致有的案件质量不高,当事人长期上访;有的法官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价值观,抗不住干扰,经不住诱惑,还存在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现象;有的法院内部监督制约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致使队伍中发生违纪违法情况。这些问题虽然只存在于极少数人和少数法院,但严重削弱了民事审判的公信力,损害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形象。二是民事审判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实现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民事审判体制机制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