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枣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1875979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2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枣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枣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枣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枣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枣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读图回答“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朦朦亮的,其主要原因是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吸收作用 B散射作用 C逆辐射作用 D反射作用w.w.w.k.s.5 u.c.o.m参考答案:B2. 下表为我国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读表结合所学,完成地点年降水量(mm)303.816.5780.1804.6一月平均气温()17.29.01.95.0七月平均气温()19.827.323.228.7下列对于四地的

2、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位于半湿润区 B.、两地的河流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两地附近高山垂直分异显著 D.、两地都有红、黄壤参考答案:D3. 读图和下表数据,完成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表 122月35月68月911月地平均气温()3.612.024.316.2降水量(mm)793.1435558.3541.6地平均气温()7.114.224.618.5降水量(mm)241.6672.3868.4544.7关于图中国家工业、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著名的新兴工业中心,其所在岛屿被称为“硅岛”B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等沿海地带C农业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水稻、棉花种植面积广参考答案:B4. 读区

3、域图(图9),回答1415题。14西藏地区:A河湖稀少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15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A. 热量更充足 B. 降水量更大 C. 光照更充足 D. 土壤更肥沃参考答案:14.C 15.A5. 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治理图示地区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A扩大农业用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D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参考答案:A 6. 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

4、东南第一山”。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据此回答1213题。12阅读雁荡山峡谷图片,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 ( ) A古冰川作用 B古岩浆活动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13雁荡山的岩石以白垩纪流纹岩为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雁荡山的岩石比较致密,密度相对较大 B该岩石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 C雁荡山岩石属于沉积岩 D雁荡山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参考答案:C B7. 读“甲、乙、丙三地农业商品率、畜牧业比重、种植业比重图”,完成30-31题。30.甲地可能位于A.墨累一达令

5、盆地 B.西欧平原 C.成都平原 D.潘帕斯草原31.关于乙、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为季风水田农业 B.乙为游牧业C.丙为混合农业 D.丙为大牧场放牧业参考答案:30.C 31.C8.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构造剖面图,据图回答与我国渭河平原相同的地质构造是 AB C D参考答案:D9.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A. 80m B. lOOm C. 120m D. 140m2. 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西南流向东北 D. 东南流向西北参考答案:

6、1. B 2. A本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读图、析图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考查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1题详解】理解河流两侧等高线对称是本题的关键。图中等高距是20米,据图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可以看出,图中最低处为260米高差120米。也可以利用公式“(n-1)d H (n+1)d”其中d为等高距,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图中n为5条,d为20米。题中要求选出最大高差,只有100米在此范围内,故答案选B。【2题详解】本题需明确水往低处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故图中河流流向由东北流向西南,答案选A。10. 丹麦农业发达,农产品近3/4出口,被誉为“欧洲食橱”

7、。丹麦农业实现了从基础生产到食物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组织形式,该生产组织形式也被称作“从土地到餐桌”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影响丹麦成为“欧洲食橱”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临近市场B. 农业生产率高C. 气候温湿D. 人口少4. “从土地到餐桌”模式优势主要体现在( )A.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B. 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提高C. 有利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D. 更灵活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参考答案:3. B 4. D3.根据材料丹麦农产品近3/4出口,出口率高,说明其农产品产量大,农业商品率高,丹麦农业生产率高,使其出口量大,成为“欧洲食橱”,市场距离、气候条件和人口少对其成为“欧洲食橱”

8、影响较小,故该题选B。4.据材料“从土地到餐桌”模式,将基础生产到食物加工和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市场的变化来调整生产和加工的内容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答案选D。11.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据此完成下列各

9、题。6. “沙嘴”面积增加最快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7. 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A. 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交换B. 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C. 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D. 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8. 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错误的是()A. 湾内地形起伏大,地势险要B. 湾内淤泥深厚,不利于行进C. 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D. 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参考答案:6. B 7. D 8. A第1题,“沙嘴”是由泥沙淤积形成,主要从泥沙来源、搬运作用、堆积作用(流速变慢)三个角度分析,注意流速越慢时沉积越多。

10、第2题,“臭”的原因主要和淤泥、微生物有关。夏季“尤,即味更浓,原因和水少、风弱,自净能力弱有关。第3题,“天险”也就是通过较难,联系材料所给时间及图像信息,主要从水面宽、水温低、淤泥多、水浅(不利于船只通行)、水臭”等角度分析。【6题详解】根据图示及材料可知,沙嘴的形成与河流携带泥沙入海、海流搬运、锡瓦什湾海底地平水浅、海流所携带的泥沙容易沉积等有关。由材料可知,亚速海冬季盛行偏北大风,风力强劲,泥沙被搬运到沙嘴以外区域,夏季因风力弱、海流趋缓,泥沙沉积较多,“沙嘴”面积增加快,故B项正确。【7题详解】根据材料,“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说明臭

11、味主要来自水中淤泥以及沉积物的腐烂,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尤臭说明气味难以扩散。由亚速海的经纬度和地理位置可知,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更浅;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夏季风力较弱,稀释作用弱,臭味浓度大,难以扩散;该地的海流常年存在,海流位于海湾以内的亚速海,对海湾“尤臭”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8题详解】锡瓦什湾成为“天险”,说明该海湾有许多不利于苏联红军涉水的因素。由材料可知,湾内淤泥黏重深厚,不利于步兵行进;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水位浅,不利运兵船通行;气味腐臭,不利于人员长时间逗留;海湾内地形平坦,故A项错误,符

12、合题意。12. 下图为某边防检查站(45.2N、84.6E)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 图中铁路选线主要考虑因素是A. 靠近湖泊,供水方便 B. 山谷地带,工程量小C. 方便村镇间的联系 D. 不易发生雪崩灾营10. 图示区域铁路运营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A. 靠近湖泊,大雾天数多 B. 峡谷地带,泥石流多发C. 多大风天气,易被风沙掩埋 D. 冻土广布,地质不稳定参考答案:9. B 10. C9. 根据等高线,图中铁路经过山区 ,铁路从山谷中穿过,选线主要考虑因素是山谷地带,工程量小,B对。铁路选线不需要靠近湖泊,A错。该段铁路位于边境,村镇联系、雪崩灾害不是主要因

13、素,地形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 10. 图示区域铁路位于我国西北,气候干旱,沙漠分布广。运营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多大风天气,易被风沙掩埋,C对。气候干旱,大雾天数少,A错。降水少,峡谷地带,泥石流少,B错。气候干旱,水分少,冻土少。位于板块内部,地质稳定,D错。13. 我国某湖泊原有面积为1416km2,由于人为增加湖泊深度,湖面水位降低,其面积减小为239km2。读该湖水平衡表,完成下列各题。水量收入项以体积表示(106m3)水量支出项以体积表示(106m3)湖面降水量变化前552湖面蒸发量变化前1212变化后96变化后215地面、地下注入量变化前770地表流出量变化前110变化后816变化后697总计变化前1322总计变化前1322变化后912变化后9126.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 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7. 湖面缩小后A. 湖面蒸发量增大 B. 湖面降水量不变C. 径流补给量减小 D. 供给下游水量增加8. 湖泊的变化最可能导致该湖泊流域内A. 气候变得湿润 B. 地下水位升高C. 水土流失加剧 D. 荒漠化加剧参考答案:6. C 7. D 8. D【6题详解】根据水量的收入和支出可以知道,该地降水少,蒸发量大,且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可判断该地区是西北地区。排除ABD,故选C。【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湖面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