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辽宁省铁岭市平顶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6.83KB
约11页
文档ID:241289254
辽宁省铁岭市平顶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1

辽宁省铁岭市平顶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水汪汪的眼朱以撒对于深度的认识,我不是从书本开始的——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很难领会数字给予的启蒙,譬如我们身处海平面多少米家园中曾经有过的三眼汪汪的古井,如同三枚饱满滋润的水印子,钤盖在我敏感的皮肤上井的出现使我对于深度有了抚摸的可能间接地通过井绳,与深井接触平静的水面,随着邻里结伴汲水,三四个小木桶此落彼起,烂银子似地荡漾波光甚至在早睡的梦里,还能听到大人们借着洁白的夜色浇灌、木桶击水或者桶帮与井壁磕碰的声响一眼古井,经过漫长时日的打磨,已经泰然与人亲和,不需要后人特意花费心机护理轻松地享用,减少了人们对古井的牵挂——人的本性通常如此,譬如那些会讨会要咋呼不休的人,往往得到满足;而斯文缄默者总是被人淡忘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贬低的口吻里,分明涉及了井的固有状态,它狭窄如眼,缺乏宏大的格局和开阔的气派只有与古井为邻的人才知道,古井的周围远比其他地方翠绿和润泽,有一缕草浆汁水的生生气息在井栏边无声漾开没有人去追问井的来源,对于清亮照人的水和井内黑暗下去的视线,即便不联想纷起,却没有一个人表示贪欲——共同拥有,人们的心态都平静得如同井内的水。

时日在井底下流逝当年的锋棱锐利已经成为钝拙,曾经崭新的色泽变得泛黄,一些黧黑的苔藓,星星点点地附在井壁上,让人一眼望去发出井已老矣的感叹冬温夏凉,井水在浑然无声的节候里默契转换这样的井是苍天幽深的眼神,水汪汪地参透一切天机世相不能如愿的井让人难堪当初那位手执罗盘看风水的人已经走远,掘到底才知道——问题来了有的井水量涓滴;有的则过于充沛,溢出不止;还有的不可食用一眼井让人失望了,必然果断填埋掘出来的土才见到阳光,又匆匆返回潮湿的地下,堆挤压实这时主人庆幸的是,好似一个出了瓶子的魔鬼,又被计谋引回——一个生命在瞬间夭折这样一来,直到现在仍然使用的井,它的生命质量令我们感佩莫名如果不是有意填埋,一眼井的年龄要远远超过一个人、一个时代深邃的井让人想起同样长久的大树,一个向下延伸,一个朝上生长巨大的树干让人联想起浑圆的井口和向下延伸的黑幽幽的井道如果不是雨水落入井内,或者风掀动树枝,安静是它们的共同语言干枯的井令人想起干枯的树,意味着生命已经走远,只是残骸遗留古井的命运比古树更为悲怆,它甚至就成了垃圾倾倒的场地,远远不如枯树在烈焰中焚化快慰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高楼越来越多,古井必然越来越少许多高楼底下就是被填埋结实的井,发不出丝毫呜咽。

即使是幸存的井,井沿上已很少汲水的印记,人们只需两个手指头轻轻捻动精致的水龙头,水便喷涌而出,一种姿势从此消失  曾经水井密集的村庄,大片大片地迁移走了时代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不安地移动整个村庄搬得彻底干净,车运马驮,手提肩扛,甚至一些破烂用具也因为车厢尚有空隙登上了旅程在搬不动的物品里,井是最典型的,没有谁能把它移走是人遗弃了井,还是井背离了人?当人们在新的居所,品着茶,觉出口味不对,才会想起丢在荒村中的井如何甘美,想起曾经过往的日子,想起井沿边的许多故事不必设置悬念,一口与自己童年、少年每日相伴的古井,那种清新,连同水汪汪的神秘,已经沁入体内,纵使远走高飞,怀乡的主题如新月一般静静升起,也就是从不变的古井开始的吧爱迁徙的人与移不动的井,如长风之于古树,不能互相厮守是一种必然只能这么去面对了,当一眼古井孤零零地停留在荒村里,倒映着孤月,它的凄美将使我们更加怜爱   那些对于古井,不,就是对于一般的井也一无所知的少年,和那些曾经享受着绠汲之乐的少年相比,体验中肯定缺失了一个空间一定会有些人在拨弄着便利的水龙头时,会在自己回眸的角度里,看到地下的潜流正在深处发出渴望的冲动,期待着涌出,重新成为生活的甘霖——我们所说的美感,一口井也足够赐予我们的了。

   15.文中写人们对井的淡忘和“坐井观天”等,对井采用“贬低的口吻”,这样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塑造井的形象有什么好处?(4分)16.从艺术表达的角度鉴赏文中两个画线句4分) (1)许多高楼底下就是被填埋结实的井,发不出丝毫呜咽2分) (2)当一眼古井孤零零地停留在荒村里,倒映着孤月,它的凄美将使我们更加怜爱2分17.纵观全文,作者以“水汪汪的眼”为题,有哪些隐喻意义?请分条作答6分)18.这篇散文的结尾耐人寻味,试作简要赏析8分)参考答案:15. 这是一种似贬实褒、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2分)这样写,突出了古井平静低调、默默奉献的精神(1分)以及它坚守自我、润泽周边、心气开阔的品德1分)16.(1)用拟人手法描绘出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古井被彻底毁灭,毫无生机的惨状,作者深感痛惜和无奈2分)(2)用拟人和映衬的手法突出乡村古井在时代变迁中被无情遗弃和冷落,所有的故事和思念停留在荒村,只有明月相伴,更显古井的处境孤独凄凉及作者怜爱之心2分)                                                                         17.①“水汪汪的眼”是古井水清照人、润泽万物的生动写照;②是伴随时间流逝、见证世事沧桑的形象描述;③是备受人类冷落不忍退出生活舞台的心灵外化;④也是作者感叹时代变迁、同情古井悲惨命运的一双泪眼。

6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18.少年与井相伴的生活体验是人生难得的财富,为未来奠定了基础;这些人如今面对便利的水龙头,不仅会怀想往日的井边生活情境,还会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新生活的渴望和期待;同时也呼吁人们要保护古老淳朴的传统文化;由往昔到眼下到未来,由井及人,升华了主题;由实到虚,使文章摇曳生姿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四点钟普莱斯·戴伊桌上闹钟的指针指向3点47分快到时候了,乖乖克兰格先生说笼中那只名为“乖乖”的鹦鹉冷冷地盯着他,叫道:“豆豆儿克兰格先生从桌上的碗里取出几粒花生,将其中一粒隔着鸟笼护栏塞进去,乖乖伸出盖满羽毛的爪子抓住花生,再用尖硬的嘴把它咬碎到3点49分的时候,克兰格先生又说:“的确,这么大一个抉择,只有我才可靠指针指向了3点50分想想看吧,乖乖,”克兰格先生说道,“再过10分钟,短短的10分钟,等我说出那一句话,全世界所有的坏人马上就会变矮,个子只有原来的一半高,那样,咱们就能知道谁是坏蛋了——谁是杀人犯,谁是大恶棍,谁是地痞,谁是流氓而且一个也不会漏,全都变得只有现在的一半高乖乖说:“豆豆儿克兰格又喂它一粒我知道,你不完全赞同我把坏人缩短一半这个计划,”他说,“不过,我已经想了3个星期了,要让坏人原形毕露,这肯定是最好的办法。

3个星期之前,克兰格先生就总是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凝望着天边的浮云他猛然间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在全世界所有的坏人身上做个记号从那个时候起,他就把全部时间都用来考虑如何运用这种能力了首先,他必须定出哪些人是坏人其实,这倒也不算困难对于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克兰格先生可是明白得很至于坏人,就是克兰格先生觉得坏的人呗其次,他还得想出个给坏人做记号的办法他原想让他们的身高和体重都增加一倍,好让他们像恐龙那样,由于身体庞大而成批地死掉可是,他们临死的时候也许会进行垂死挣扎,还会伤害到别人,克兰格先生真不愿让事情发展成那个样子于是,他又改变了主意,决心利用自己的神力,让所有坏人的身体都缩短一半诚然,个子矮一半的人也会有威胁,不过,他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造出适合自己身高的武器呀而与此同时,想想看,他们穿着大好几圈的衣服,帽子一直扣到眼睛上,样子会有多可笑啊一想到那些矮子的可笑模样,克兰格先生微笑起来他又喂它一粒3点55分的时候,他说:“眼下最有趣的地方大概就是审判杀人犯的法庭了,谁也不知道受审的人是不是有罪,可等到4点钟,如果他真有罪,那他——”克兰格先生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闹钟的指针指向了3点56分乖乖叫完,他又喂它一粒。

接着他又盯住闹钟的指针,看着它从3点57分移到3点58分一开始,”克兰格先生说,“报社肯定不会相信尽管报社里就会有人矮一半下去,他们还是不会相信的可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明白这些事情的指针指到了3点59分这件事会变成一篇绝棒的报道,”克兰格先生说道,“乖乖,没有人会知道谁这么伟大,他竟能干这样的事情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闹钟的分针从3点59分向前滑动着,克兰格先生的心跳也加速了,他喃喃地说:“没有人会知道的指针指向4点钟,闹钟的铃声大作克兰格先生只觉得有一股力量闪电般地传遍了他的周身他闭合双眼,大喊一声:“变!”闹钟的铃响停了下来乖乖转转头,盯着他克兰格先生又想给它喂一粒花生,可是,这一次嘛,他虽然使足了劲,而且尽量伸直了胳膊,但还是够不到鸟笼子摘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者在文中使用了3点47分、3点49分……4点钟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营造了紧张的气氛,有力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文章的主题思想B.小说中对克兰格先生“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心跳也加速了”等的描写,表现了他内心善良的一面C.小说的结尾处克兰格先生“虽然使足了劲,而且尽量伸直了胳膊,但还是够不到鸟笼子”,这一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D.小说的情节是虚构的,貌似荒诞,却让人感到非常真实,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不乏像克兰格先生这样的人E.乖乖是克兰格先生养的一只鹦鹉,它“冷冷地盯着他”,说明它不赞成他的做法,它也是文中正义的代表2)乖乖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何作用?(3)克兰格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你从小说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 C D(2) ①乖乖是克兰格先生的倾诉对象,目睹了克兰格先生的所有行为,写它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乖乖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是克兰格先生思想、行为的见证者,文章通过它揭示了主题,揭露了克兰格先生的真面目3)克兰格先生是一个没有原则,没有是非观,一心想整治别人却不反省自己,最终自食其果的伪君子形象至于坏人,就是克兰格先生觉得坏的人呗”表明克兰格先生没有原则,没有是非观小说的结尾,克兰格先生自己反而变矮了,说明他不反省自己,并且自食其果,得到了应有的惩罚4)克兰格先生一心想要整治别人,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这就启示我们,要有正确的是非观,要惩恶扬善,光明磊落要做于人于己都有益的事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文中使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没有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文章的主题思想B项,“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心跳也加速了”表现了他即将实施计划时的紧张心理E项,“它也是文中正义的代表”言过其实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赏析作品形象的能力这是一道典型的作用题,考生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在结构方面,要结合小说的文本特点去思考,寻找其和情节的关系在内容方面,要注意两点,一是乖乖这一形象本身的特点,二是其和主题的关系3)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形象的能力文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角度,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题,具有开放性,要求考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考生作答时,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其次,要善于寻找合适的答题角度,选择自己理解深刻的角度作答在答题时需要注意的是,一要着眼于文本,二要联系实际,后者可以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展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