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历史复习要点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心集权制度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2)目的: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或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仍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①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位置;②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 2)内容:①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②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位置的安排与继承制度,保证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结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亲密的结合在一起;③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 贵族的特权位置;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深厚的部族颜色 ;二、大一统与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 1、中心集权制度的基本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2、中心集权制度内容:(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心官制 ------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帮助皇帝治理军务)( 3)地方官制 ----废分封,置郡县3、影响: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2000 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进展和完善 1、汉武帝集权:①中心:设立“中朝”②地方:颁布“推恩令”,强干弱枝;设“刺史”,监察地方;2、唐朝三省六部制:( 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3、宋初强化中心集权的措施( 1)措施:①收精兵:原就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别,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②削实权: 中心把相权一分为三 (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 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地方上,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设通判监督知州;③制钱谷:“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财赋运到中心;( 2)影响:加强了中心集权,转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4、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5、明朝: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票拟);6、清朝:设军机处①时间:雍正年间②缘由:处理西北紧急军务③职权:跪奏笔录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进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进展的重要标志;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心权力不断加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减弱;8、 把握中国古代两大冲突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中心与地方的冲突是怎样不断进展变化的;9、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展过程:西周“世卿世禄”;战国“按军功授爵”; 汉武帝“察举和征辟”;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制”;科举制的作用 前期 :为寒人供应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把选官权由地方收归到了中心, 加强了中心集权; 提高了统治阶级的文化素养; 促进了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进展; 后期:明清以后,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摧残了 文化,阻碍了进步;其次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1、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①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②希腊城邦小国寡民(民主政治的前提); ③ 多山、多港、多岛的环境促成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 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公平、民主观念;2、希腊城邦的主要特点是:小国寡民3、希腊城邦中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斯巴达)、民主制(雅典)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1、民主政治演化过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梭伦改革 ---将雅典国家 引上民主化的轨道; 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 陶片放逐法;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期,给公职人员发放工资);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3、表达:(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组成)①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 负责审议并打算一切国家大事; 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绽开辩论;②五百人议事会: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负责为大会预备提案; 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4、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积极意义: (1)供应了集体治理的新形式,差额选举 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为后世民主政治进展积存了珍贵体会; (2)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的仔细争论,会使问题考虑的更全面;( 3)推动思想文化的进展 :局限性:雅典民主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而外邦移民、奴隶和妇女,没有民主;三、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1、《十二铜表法》:意义:①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是罗马法的渊源;②《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篡仍是平民的成功,由于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说明习惯法;2、查士丁尼法典 / 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标志着罗马法进展到完备阶段;3、罗马法的影响:①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②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4、今日继承的罗马法法律制度、原就:①陪审制度②爱护人制度即律师制度③ “没有告知人就没有法官”,即“不告不理”原就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一、英国的制度创新1、《权益法案》: 1689 年议会颁布 -------立法权向议会转移意义: ①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益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②“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向责任内阁转移① 1721 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③ 19 世纪中期,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导担任,有行政权;3、责任内阁制特点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②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内阁就要下台, 或者宣布解散议会, 重新进行选举;4、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①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为核心;②国王“统而不治”;③内阁对议会负责;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1、1787 年宪法原就①联邦制原就: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心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②分权制衡原就: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相互制约;③民主原就:总统和议会由民选产生;2、美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 表达分权、制衡原就, 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不同点: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项目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民选 世袭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任期制 终生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无(虚君,国家的象征)政府首脑是谁 总统 首相政府如何产生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政府与议会关系 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相互制约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 总统 议会三、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 年〕:-----确立法国政体为议会制共和国内容:①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 ②行政权归内阁和总统; 总统由国民议会选出; 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领, 总统征得参院同意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2、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立德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内容:①国家元首是“皇帝”,把握国家最高权力;②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权力较小,帝国国会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只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特点:具有深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颜色,被称为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3、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表达分权、制衡原就;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不同点:项目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国家元首 皇帝 总统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世袭 议会选举国家元首的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有 有权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政府产生方式 皇帝任命 议会产生政府与议会关系 政府不对议会负责 对议会负责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4、资产阶级代议制皇帝 议会1、确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2、资产阶级代议制特点:①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②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就;③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3、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①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意志, 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②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③调剂、缓和了冲突,稳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 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 1949.9〕一、1840 年至 1900 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1、第一次鸦片战争⑴缘由: 根本缘由是: 打开中国的市场, 变中国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直接缘由是:中国的禁烟。